[征求] 精神养护、就业、公益性消费创投集思广益

楼主: oyusho (吉米)   2018-08-13 15:29:03
自身在精神医疗体制下
体悟到体制不公、压迫的来源
专业被制度蚕食
沦为文书、流程、阶层化的奴役
专业权威间妥协与斗争
专业半瘫了,失去了主体性与能动性
于是心里重新寻回对助人专业的初衷
近年来,政策越重视心理健康与长期照护的议题
心理健康是这心灵匮乏的时代很重要的财富
物质不见得能带来心里的安适喜乐
然而,旅游休闲、心灵、文创艺术及知识消费的营余
何以不能应用于公益性事务的推动
营利带动公益,公益带动营利,互利互生
失智与慢性精神疾患、无家可归者之安置
一直是现有机构体制下,最少资源的族群
然而也是市场最为庞大的
机构只能是机构?
还是能有家及工作场域的想像
有时候困境也是契机
失依的浮萍,何处是家?
家庭照顾压力庞大的家庭
何处得以喘息?
家庭与伴侣咨商收费是否仅能由个案与健保负担?
难道不能以公益性、身心灵纾压产业消费之获利
转为部分补助,已达公益、收入及专业服务可近性获得三赢
在后现代、闷世代的青少年们
何处得以将自我的声音有个发表的文创或音乐平台?
以获得一个正当休闲的空间
一直问自己能否在体制外与内整合资源多做些什么?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有多难、多不可行
然而我想问的是
怎样才可以更简单些达到
记得曾有人说过
过著安逸的日子就好
然而我体会到安逸的日子
似乎让人更加不安逸
更加庸庸碌碌
这会是我要的人生吗?
我反恩著有些事情不尝试去做是否会有遗憾?
在追寻心灵与灵性的时代
也许真正的自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一念万千,端看自己如何去衡量
诚征有共同想法的人一起讨论
如果您有以下至少两项条件符合:
1. 精神医疗、养护、复健领域了解
2. 医护社心职五大专业背景
3. 具备禅修、心灵舒压之知识
4. 有媒体行销经验
5. 曾经创业或管理过机构
6. 俱备观光饭店、民宿业、文创音乐产业的经验
7. 有接触创投公司经验
8. 善写文案、计划书者
9. 懂经络按摩或美发者
10.对社会企业有兴趣者
11.对于架设网站、资讯系统专精者
欢迎来信讨论
请简单自我介绍
有时候集思广益,离可能就会近一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