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神椿代々木决战DAY2 花谱怪歌现地分享

楼主: mobetaq99530 (Mobetaq)   2024-02-18 21:55:55
神椿代々木决战分为第一天的V.W.P 2nd ONE-MAN LIVE “现象II-魔女拡成-”与第二天的
花谱 4th ONE-MAN LIVE “怪歌”,前一篇介绍代代木体育馆的周边和整体LIVE流程,本篇
的照片比较少也会把重点放在个人观察以及在场内的感想
第一篇在这里: #1bqGWVpX (Vtuber)
存盘购票在这里:https://www.zan-live.com/ja/live/detail/10354
上午自由活动:
经过第一天熟悉周边环境与入场流程,电子票券也早就处理完,人员会合只要在discord内
讲一下就搞定,物贩更是已经解决不需要再排一次队,第二天入场前都是自由活动时间
在会场外除了有物贩区域,还有ARENA区的特典领取和Youtube会员赠品领取区
https://imgur.com/6pBKcFQ.jpg
只要出示会员资格就可以领取对应魔女的贴纸以及当天的票卡夹,不过并没有特别限制领取
次数所以有心是可以重复领取…
有几位魔女的贴纸很早就发完,第二天我又是入场前才到会场,贴纸和票卡夹全部都发完了
https://imgur.com/8SRAaEk.jpg
https://imgur.com/fwb3Kn1.jpg
第二天一早我跑去横滨看钢弹,下午去秋叶原晃一下顺便拍路边的宣传广告
https://imgur.com/h3JNEXZ.jpg
https://imgur.com/JPfwXIz.jpg
https://imgur.com/6JuPpGh.jpg
Discord内有人跑去圣地巡礼,像是吃明透吃过的甜点店,或是到便利商店印很多绘师提供
的插图
https://imgur.com/hlzTLDk.jpg
https://imgur.com/clTYdKg.jpg
https://imgur.com/l3XGj9X.jpg
https://imgur.com/pXq5m9a.jpg
https://imgur.com/3QRds4T.jpg
https://imgur.com/EJaxuG0.jpg
https://imgur.com/k0TDHrW.jpg
HMV则是有合作活动,单笔消费满500圆可以拿一张小卡,一笔消费限拿一次,所以有人跑去
抽一番赏凑齐小卡还拿了一堆奖品要头痛怎么带回国XD
https://imgur.com/lAIkWpi.jpg
https://imgur.com/zOsW14w.jpg
入场与舞台设备:
傍晚时间来到会场,当天的天气不错让周边空地成为很好的粉丝活动空间,有人cosplay在
拍照、有人跟立牌合影、也有各自成群聊天或继续排队买物贩的,周边空间足够容纳参加者
的场地比起台湾那些规划不良的场地真的舒适很多
https://imgur.com/WzPj1Ik.jpg
https://imgur.com/yFMY9Di.jpg
ARENA区一样从侧门入场,因为没下雨,查验门票改成外面无遮蔽的地方进行,人虽然很多
却很有秩序又有效率的入场
https://imgur.com/UBB7PF3.jpg
这场站在海景第一排可以趴杆的位子,说真的比起前一天第10列(靠走道也算不错的位子)的
空间更加舒适,加上前方通风比较好没有前一天那么闷热
右边看起来又是一位学生,至于后面的兄弟只能说声抱歉了,你前面站一个180公分的人算
你运气不好XD
(其实日本年轻人的平均身高很高,可能有超过170,果然营养好又有运动习惯才是成长的关
键)
https://imgur.com/KzzE6tQ.jpg
https://imgur.com/L3eZcmi.jpg
https://imgur.com/afF9lhx.jpg
说是趴杆,前面有围出很大一块区域让摄影机移动,舞台的高度也有2公尺以上,再加上多
层的设计距离演出者还是有一段距离
我的前方正好有一台摄影机,演出期间会看到摄影师根据平板上的脚本移动、拍摄,算是相
当特殊的体验
https://imgur.com/sBXUUfj.jpg
再往前的舞台上正好是弦乐团的位置,近距离观察乐手们演出也很有趣,特别是小提琴手很
可爱,在她没有演奏的期间会跟着音乐打拍子或是摇摆玩乐,当你看到演出者们都投入且享
受这场演出的时候才是LIVE最好玩的地方
舞台左侧的鼓手、吉他、键盘、贝斯很多都是神椿LIVE的熟面孔,特别是吉他和键盘经常得
到摄影师与导播的关爱,对LIVE的投入程度也圈了不少粉丝(吉他手shoma去他的X回复还会
点你爱心)
https://imgur.com/jlPafIs.jpg
https://imgur.com/dyeduUS.jpg
https://imgur.com/9Ffk0jQ.jpg
https://imgur.com/hIMlEcv.jpg
https://imgur.com/qWYUvub.jpg
https://imgur.com/J0naYOO.jpg
https://imgur.com/WBvnyPb.jpg
https://imgur.com/naqb1jK.jpg
https://imgur.com/jo9UWL6.jpg
再详细介绍一下舞台,大概只有最前排可以观察到一些比较细节的地方
舞台分成第一层比较矮的带状萤幕与第二层超大型萤幕,第二层的下半部带状区域以及第一
层是花谱和Vtuber会出现及左右移动的区域,这两个区域的萤幕与上半部纯萤幕使用不同的
面板(看照片会发现第二层的上下半部有色差)
https://imgur.com/apMoGVD.jpg
这两块特殊的带状萤幕也是神椿的核心技术,现场肉眼观赏时都是2D的平面画面,但是在模
组边缘会有类似噪声的效果,经过特殊摄影机拍摄后即时转成AR演出串流到线上
我有询问专门搞相关技术的朋友,不过他人没到现场看到只透过我的照片、截图和描述也说
不准是用上哪些技术,只能说欧美、中国的相关产业和商业套件早就杀成一片红海,不知道
日本或是神椿用了哪些或是有自行开发多少技术组合起来使用
还有一些比较内幕的消息就不多提了,有兴趣讨论Vtuber和AR技术的人再来找我
回到现场本身,前方的专用摄影机确实爆改了一堆设备上去,上方的小监视画面则是跟旁边
投影幕的画面差不多,除了前5-10列的人可能会看到模组边缘的资讯溢流效果外,其他人应
该是不会有感觉(更后面或是楼上看舞台都只有鼻屎大)
中央舞台两边斜的半透明萤幕关闭时会看到后面的布景,演出时可以呈现漂浮字幕的效果或
是全开当成额外两块超大萤幕使用
后方的布景和两侧乐手旁边的布景两天略有不同,花朵有换过、布景设置也有小变动,这种
小细节都没放过
https://imgur.com/UHM2I5K.jpg
https://imgur.com/XDD9qmz.jpg
https://imgur.com/3VLTN32.jpg
https://imgur.com/n93iIZX.jpg
https://imgur.com/4Z26Pkj.jpg
第二层的大萤幕实际上是由四块面板拼成,终场前的一小段演出其中一块面板有类似接触不
良的演出效果,但是线上看到的画面全部都正常,也就是说神椿透过某些手法或技术让现场
和线上在某些小地方看到不完全相同的画面
(那段接触不良很多人以为是设备出包了,了解数位与类比讯号差异的人就会知道是演出效
果,目前还不清楚是在埋什么伏笔)
开演:
设备和舞台总算介绍完,再来终于到演出的环节
身为海景第一排的责任是必须表现出非常投入在演出还有打call,因为摄影机随时会转过来
拍摄观众席,就算是没有很喜欢的来宾登台演出一样要表现得非常激动才行XD
这场使用的手灯都是物贩购买具有遥控功能的专用手灯,演出期间会由官方控制灯效不用自
己切换,缺点是彩排期间靠近会场会让手灯亮起来让电池提早没电,有些老经验的会事先更
换电池
特效的部分,雷射和聚光灯经常直射眼睛要自己闪、火焰特效非常热(做过舞台或办过LIVE
的会知道搞火焰特效有多麻烦、需要多少专业人员来处理)、最后喷彩带因为靠太近捡不到
、泡泡会一直漂到脸上手上
ARENA区的音场相当不错,不论是第一天偏右侧还是第二天偏中间都有很好的体验,80分与9
0分的差别,音量大却不刺耳、乐器与人声分辨率足够且定位清楚、场地大到有回音却不影
响聆听体验,相较之下台湾几乎所有的场地都是一坨___,特别是三创内的CLAPPER STUDIO
烂出新高度(在这之前我去过最烂的场地在华山和松菸)
第二天开放拍照摄影的那首歌,舞台明暗对比比第一天更强烈,拿手机拍摄惨不忍睹,后面
有人拿单眼出来拍摄,我们第一排不想惹事或给工作人员找麻烦给官方难看只好乖乖一手拿
手机另一手挥手灯装忙了…
https://imgur.com/EkaBfFB.jpg
https://imgur.com/iN25HLU.jpg
https://imgur.com/gTay1Tn.jpg
LIVE前半场只要看过花谱LIVE的人都很熟悉整体流程,旧歌、新歌、重编版、组曲、来宾合
唱、新衣装,中段加入的电音环节我个人不怎么喜欢(我就摇滚乐/金属乐迷啦)不过技术上
真的很厉害
饶舌的演出也快变成固定桥段,同样我个人不怎么听嘻哈音乐或饶舌,但是不能否认嘻哈、
电音都已经成为现代JPOP的核心组成,相关讨论预计放在下一篇一起说
这整场LIVE演出不论是花谱还是来宾或乐手都是目前这么多场LIVE以来表现最精采的一次,
花谱的唱歌方式调整完后比过去更加触动人心,技术更是有X眼插火箭般的进步,不再是我
过去介绍文中提到的“如果单纯以歌唱的基本功来说,花谱在同工作室里并不出色”,现在
绝对可以扛起核心的地位
还有前一篇提过的演出张力,花谱的动作、表演能力都有很大幅度的进步,舞台的观赏性海
放过去每一场LIVE
https://imgur.com/XPS64Fk.jpg
https://imgur.com/vVwF9s4.jpg
https://imgur.com/hsIAEhA.jpg
https://imgur.com/uJzk8bA.jpg
https://imgur.com/gIcPoch.jpg
https://imgur.com/uPomQS3.jpg
好的部分讲完了,再来是评价微妙的部分,那个拟真人偶让恐怖谷理论大爆发,要不是DJ强
到让全场闭嘴,实在搞不懂加入这个段落做什么
https://imgur.com/YhpXrF8.jpg
https://imgur.com/d1rh3Q2.jpg
最有争议的回花段落,我个人是不太意外也可以接受,甚至期待未来的发展(一样详细等下
一篇再说),也能理解有些人的崩溃、难以接受
回花的演出维持相同的高水准,歌曲本身我没有很喜欢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是线上看或是现场比较远的地方看可能以为本人有在现场演出,外加以为回花很高(好
像很多人认为她身高超过170),就近观赏会发现回花还是在独立的摄影棚内以特殊的打光演
出、经过特效处理才把画面串流到现场的萤幕与线上
回花的服装和发型设计也刻意破坏人体比例,加上画面经过一定的变形处理后,营造出异常
挑高瘦长的印象(有认识身高破170的女生就会知道回花的比例很奇怪)
https://imgur.com/4iKhQLI.jpg
https://imgur.com/a5HaPi1.jpg
另外同位体的部分果然日本人跟我们一样没有很喜欢,中间跟同位体一起演出的段落总是能
感受到气氛微妙的冷淡,最后information环节全场很一致的捧场给所有未知甚至已知的消
息欢呼声,唯独同位体的消息出来全场一片安静甚至有些失望,没有出现嘘声已经算很客气
了XD
然后回收一下前一篇的伏笔:抽离感,这场我旁边的学生同样非常激动、MC又听到感动落泪
,而我在花谱唱到カンザキイオリ所写的“邂逅”这首歌时,现场的震撼力是听MV或看线上
LIVE难以想像的强烈,也是这首歌忽然让我想通了很多进场前的疑问,也让前一天的抽离感
消失、以另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角度在欣赏这场LIVE(没错,又是等下一篇一起细说)
散场:
日本LIVE的惯例是星期日的LIVE会比较早开始也比较早结束(当天的演出还是超过3小时,结
束散场刚过9点),所以也有时间找地方聚餐
顺便再把一位香港人抓出来笑一下,第一天他终于在开演前赶到现场想找工作人员买现场票
,确实有票可以卖他,但是他没有能取得电子票券的手机所以最后购票失败不能进场
我们本来想叫他在场外随便找个空地坐下一边淋雨(或是雪)一边用手机线上看XD
物贩有几项商品要等第二天演出结束才贩卖以避免爆雷,如果有提前拆场刊的就会知道是什

尊爵不凡要价一万日圆的一盆石莲,这东西过不了海关而且台湾买一盆的售价不到一百元,
石莲又是随便种随便活的多肉植物…
https://imgur.com/iCoKMCF.jpg
总结一下这两天的LIVE,官方动员非常多的人力来举办这场超大型活动,事前的规划、准备
、现场的执行、应变措施也都做得很好,参加的体验比起台湾的LIVE好非常多
现场影像、音响设备都是一流水准,引进大量流行音乐业界的资源和支援让LIVE品质大大提
升,不像过去有独立音乐的土炮感,这场是成熟且商业化的LIVE活动
V.W.P的魔女们、神椿旗下的艺人们都是以传统艺人的标准在训练,并且带来的演出也是以
要可以登上主流市场为标准,绝对不是一群业余的套皮搞笑实况主,Vtuber的皮只是其中一
种表演用的形象,骨子里是真材实料的艺人
演出方面不只一贯稳定的唱歌实力,经过去年一整年特训后脱胎换骨的魔女们已经可以唱跳
演出,透过曲目编排和重新编曲让歌唱演出更加集中、浓缩的MC也可以有更长的时间好好讲
完想讲的话,现场乐团的演出更是一大看点
还好MC尬聊、讲话吃螺丝这两点始终如一
从一开始的抽选制票券(对海外观众门槛很高)到现场参加的整体体验都比台湾的LIVE好上好
几条街,推荐经济能力和时间允许的人可以尝试参加
其余截图在这边自己看:https://imgur.com/a/ImWaxLc
DC https://discord.gg/MvSNwjv4v5
除了LIVE期间的各种讨论,这几天还有Albemuth、春猿火LIVE的现地票相关讨论,有需要让
票或规画行程的可以来聊聊(Albemuth的S区票好像还有多…)
作者: jamesyang888   2024-02-18 23:01:00
再次推M大~我两场LIVE都是看线上的,但一样能深刻感受到演出的进步跟表演者们想传递的情感。SINKA系列一路走到现在,以及花谱新的开始都很喜欢,未来也会继续当个观测者的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