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 Rindler信件,骚扰侮辱 20160930

楼主: VElysian (くるみ)   2016-10-11 21:37:28
※ [本文转录自 VElysian 信箱]
作者: Rindler (Space)
标题: Re: [心得] 回向与布施所需俱备的条件 Re:[问题]心经
时间: Fri Sep 30 08:41:53 2016
先说,回应你这篇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去争论细节真伪,
只是要举例说明:
你的文章底下确实有人提出反对甚至认为不知所云,
所以我认为你说的发了几百篇都没人觉得有问题,恐怕自信过满了
然后,所谓的好意和诚意,
是让自己满意,让自己感觉良好,还是让别人觉得好?
举例来说,如果父母对子女说:“我不同意妳和他交往也是为妳好啊”,
就真的是为对方好吗?
是希望对方符合自己的期待的那种好,还是以对方的立场角度,希望对方快乐?
我认为一个人一味说自己善意诚意,
做出来的行为却让对方的感觉相左,那是讽刺也荒谬的。
那只是坚持在自己认知的自己爽而已,说穿了这只是满足自己的虚荣(面子)。
无论自己究竟承认与否。
※ 引述《VElysian (家瑀 致中和)》之铭言:
中间这些:大家都知道、符合科学、理所当然...等之类的废话,我就先删除了。
基本上你的文章绝大多数的比例都是充斥着这种内容,
那这个基本上和灵学板几乎毫无关联,
可能去做人处事、教育理念探讨、教义智慧开释、佛学佛理等看板,就足以适合。
几乎没有必须要在灵学板的必须性。
因为内容根本不涉及灵。
讲的这些东西和洪兰教授的等级差不多。
请别误会,我没有意思要批评,陈述我观察到的事实而已。
如果冒犯的话,日后不交流便是。
下面也不用继续再看,避免伤身伤神。
心理学上的依赖感,是指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上。
因此当外界的评价不符合期待,就会损及她的自我价值。
换言之,依赖感会把自信基础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上,
与没有依赖感的人把自信建立在对自我的认知上不同。
我写的东西,是真假好坏,我有自己的认识。
而且根本无须因为别人怎么去评论或褒贬,就去生气。
每个人都有她的看法,她怎么去看这件事,根本不会去改变任何事实,
所以我不知道有什么好气的。
但妳好像很在意我对妳文章的评价,
以及别人对你的文章的评价。
先前一再强调文章多少篇,很多人看了也都没问题,
所以有人觉得不清楚,一定是这个人的问题或是不礼貌或是鸡蛋挑骨头?
反过来情况若发生在我身上,我只觉得正常。
连总统都不可能让所有人认同或支持了,我不懂这有什么好在意的。
就算我觉得你的文章是废话,也只是针对你的文章,针对事情,
就事论事而已。而不是针对你这个人。
一个人把话说得再怎么好听,文章写得再漂亮,
如果自己做不到,我也觉得是枉然。
要修佛修身,却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那是自己修行不到家。
智慧不是用嘴巴说,而是身体力行。
平常没事的表现,正常人谁都会很好。
要看一个人真正的个性,是在她情绪来临的时候,选择以何种方式去处理。
文章文笔流畅,只有在考试作文拿分的时候是真的。
平常做不到,也只是假象。
金刚经和心经也说了别执著于色相。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能否自我觉察就是另一回事了。
妳好像对自己的作品引以为傲,不得有人给予丝毫负评?
: 那么,智慧要如何开启呢?
: 以佛教来说,步骤是是 戒、定、慧 。
: 戒:就是降伏其心,但是一开始妄心很难降伏,只好靠戒律强迫自己遵守。
: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定:等到即使在可能导致自己犯戒的场所,自心仍能如如不动,称为定。
: 到了这个层次,妄心就真的被自己降伏了。
: 慧:此时内心已没有执著、妄念;
: 这时再仔细去体察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智慧便因此产生了。
: 除了这个还有四圣谛和八正道;与戒定慧三者是佛法的根本。
: 改天有空再写。 ^__^
: 知道什么是执著吗?
: 当我们因面子而不明是非、故意让人难堪、对自己的孩子过份宠溺或严厉等等就是执著。
: 妄念则是有不切实际的遐想:例如担心地球会爆炸、因感情的事情太过悲伤等等。
: 简言之,行事或思考不可太过或不及,就是所谓的中道。
上面这些道理,我认为多数高中生以上的都懂欸。
应该说这是常识吧,只是跟佛学名词作连结而已。
扣除掉这些名词,妳说的只是国小老师会老生常谈的话,
或者中学作文在论说文理会写的成腔滥调。
用专有名词包装一般人都可以浅显易懂就知道的生活常识,
也不会因此就变得比较有深度。
: 于是,有了智慧后,当我们要布施或回向时,才不致造成反效果。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