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娱乐产业史新一页 一篇搞懂境外境内 OTT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6226 BY 商 台玉
国际知名的影音串流媒体 Netflix 网飞,在今年初 1 月 7 日凌晨,同步在全球 130 个
国家包括台湾上线后,OTT 元年终于正式在台湾开启,仿佛是为了超美赶中,追上消失落
后许多年的发展,境内境外的 OTT 平台都不约而同准备好要在一个新局里施展拳脚,展
开包括内容、服务、技术、资金......的一场持久与短兵相接的肉搏战,这个竞争相较于
传统媒体速度更快压力更大,如果要记录写史都会是本编月而非编年史(也因为这项服务
喜欢按月收费),于是就让我们跟着娱乐重击的第一波“ OTT 系列专访”来看看这半年
不到的发展历程吧!
OTT 系列专访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issues/ott
网飞一上线,重击第二天就做了全面试用评测与分析报导:
从 NETFLIX 优缺点看台湾影音平台的冲击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19692
上线不到一个月(网飞提供一个月免费试用,不少剧迷为了春节假期仍能在试用期限内,
纷纷在社群发言要先忍住不入会),网飞假台北市 W Hotel 的阁楼套房营造一个舒适看
戏的情境举办了媒体记者会,发布进军台湾市场的相关经营策略:
《卧虎藏龙 2 》抢先看 Netflix 沟通长:台湾对原创剧热烈反应超过预期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0630
提供几乎涵盖全球的服务满一季后,网飞又在新加坡召开国际记者会,对第一季成绩提出
报告并对未来提出预估,完全是科技公司的开放作风。今年 50 亿,明年预计追加到 60
亿美元投资内容,预计今年 8500 万的订户会在明年冲破一亿目标,平均每名订户 60 美
元的内容成本。这就是老美做生意的逻辑,明明白白告诉市场,也对传统媒体示范不同的
宣传行销逻辑,和媒体沟通的是大方向的营运策略,和消费者则透过公关公司以社群广告
直接接触,包括跨地区合作的广告影片行销原创影集《夜魔侠》,配合假期推出风趣幽默
的 GIF 档广告(推广不出门在家看剧的新黄金时段概念,剧集整季一次上架就是要剧迷
假期没日没夜一次拼完),新颖行销手法令人惊艳,而这些都是好莱坞工业级的规格与标
准,重击也对夸下一亿会员海口的新加坡记者会做了包括视频的详细报导:
专访 Netflix 执行长海斯汀:明年会员将超越一亿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5423
Netflix & INSA: Daredevil Global GI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XlYlu9G48
(包含台北场景拍摄的涂鸦创作广告,可上FB粉丝团观摩其他许多创意短视频广告)
https://www.facebook.com/netflixtw/
相较于网飞来台,面对政治人物恐中国情结作祟下,“爱奇艺”台湾站的登陆就更戏剧化
了,三月中旬 NCC 主委、前文化部长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员会面对立委质询,给出境外
OTT 无法可管的说法后,一时间立委诸公在根本还搞不清楚这项影音串流服务到底是什
么碗糕时,就是一轮荒腔走板的砲轰,重击担心这个新服务会因被误解而发展受挫,又很
认真的做了网飞/爱奇艺服务模式的比较与介绍,希望能提供主管单位和专责委员会未来
辅导管理的参考:
爱奇艺 vs Netflix -从《太阳的后裔》看境外 OTT 直取台湾“禁区”?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2998
到了月底,爱奇艺大张旗鼓请来许玮甯担任广告代言,同样在高尚的大饭店举办开站记者
会,台湾大部分的内容供应商、电视台都踊跃来站台,开站前期就号称投下破亿资金购买
台湾本土内容(除了 TVBS 可能因为经营者前后期私怨买不到外,几乎一网打尽),于是
官方冷对待视为寇仇,民间产业热情招呼视为新财源的伙伴关系,内外两样情比起电视剧
都还要戏剧性。
爱奇艺台湾站年度形象广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jmdKeWRwo
爱奇艺台湾站点火, OTT 市场烽烟四起
http://livepage.apple.com/
开站后,同样一个月不到,爱奇艺特别针对台湾的内容制作供应业,举办了类似建立“伙
伴”关系的招商说明会,现场坐无虚席聆听爱奇艺的产业经营哲学,如同布道大会(去年
同期,这样的行销推广会议就已经举办过,明年肯定还会更大规模举办,也许还会加上乐
视来凑热闹)。
爱奇艺“分甘同味”是哪一味?授权影音平台崛起的重要性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4549
在中美两强的夹击下,重击兴起了“ OTT 系列专访”的想法,并立刻付诸执行,况且台
湾也不是没有本土 OTT 产业,只是从来没有被政府主管、娱乐媒体,甚至于内容产业自
己所重视。三大电信公司的影音服务,就是台湾最早期的产业先行者,只是在本业过度强
大的排挤下,影音服务一直都只是电信商次要业务,直到本业通讯收费被网络免费通讯服
务取代,又看到影音服务在国际上的蓬勃发展,这几年三大电信商终于挪动了自己庞大如
恐龙般的身躯,开始优化 OTT 服务。
第一系列我们先访问了远传 friDay,主要是因为推出新的企业识别也聚焦了服务内容,
而另外的两大电信商,台哥大因为属于富邦集团,更需要和集团整体包括有线宽带的营运
一起思考,是一个挑战更高更复杂的报导;而中华电信因为公股代表一定会因为政权轮替
而有更迭,近来除小型演唱会直播很热闹外,其他内容营运看来也都趋向保守。
专访远传网络暨电子商务事业群副总刘汉菁/个人化行销如何让 friDay 突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RM1qeAmGM
同时是远传 friDay 的片源供应商,也自营服务的 CatchPlay,让我们通过访问理解到这
个产业的核心产品是“内容”,而“版权买卖”就是核心操作最重要的专业领域,透过版
权的买卖精算,抢独家还是非独家?买多久?买多少区域、多少通路的播映权?新片和片
库的投资比例?还有卖呢?怎么卖?怎么和同业竞合?都是非常专业的领域,牵涉到国际
交易、法律合约,还有对节目内容优劣的专业判断,对于一个刚起步的产业来说,这才是
未来成功失败的决胜关键点。
专访 CatchPlay 执行长杨丽贞/整合产业上中下游 专为电影而生的平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QEXEoAFog
系列专访进行的同时,传来有线电视价格战开打的新闻,流血竞争下只要用户敢于争取,
下杀到 2.5 折的收费都有可能,有线电视的削价竞争不必然是 OTT 服务所造成,削价留
客也不必然就会影响使用者从固网线性服务流向行动非线性的大趋势,但从这个消长的过
程中,我们还是要回到消费者偏好来思考,全世界大概没有比台湾更热中政治、爱看新闻
台的地区了,考虑到消费者的“爱好”,几乎所有本土 OTT 服务都不约而同提供了“新
闻台”的直播服务来揽客,很明显的就是要吸引有线电视观众的别抱。除了价格的竞争力
、内容随选的便利性外,再加上不要担心漏掉围观重大新闻的同好参与感, LiTV 在这个
经营策略下做得最到位,直播频道的选择非常多元,特别在体育赛事上近日更联手本土专
业频道爱尔达,这也是重击第二波系列会关心的重点:分众内容市场的经营。
专访 LiTV 董事长钱大卫/以“猪哥亮”稳固疆土 “在地化”是 OTT 关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M2f5zkmGXg
另一个分进合击的好例子,就是 LiTV 和民视四季线上影视的竞合关系,主事者同样都是
IT 专业背景,一个从美国回台,吸取服务一定要在地化才会生根成功的教训;一个在本
土电视台练兵多年,除技术本位也具备内容产业的专业后,在电视台相对保守的资本投入
下,运用内容和技术的交流策略,帮民视创立了第一个本土电视台的 OTT 服务,写历史
就一定要记上一笔。
专访民视 “四季线上影视 4gTV ”总经理王宗弘/不投资做内容只是死路一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v4dSJjODQ
系列专访的最后一篇,也是最晚投入战局,三立电视台的 Vidol 。结合三立最强大的两
大资源:影像“ Video ” 和偶像“ Idol ”,新创字也是新识别新战略思维,企图开发
属于三立的独特影音串流服务,因为与其他服务商的明显差异,观察经营发展的重点更会
落在粉丝社群操作的成功与否,三立率先跨业突围,找到学生最大的新社群论坛 Dcard
合作,也可见三立在传统电视台本业之外经营三立新闻网有成,对网络产业生态的理解领
先超越其他的电视台同业。
专访三立行动媒体部副总林慧珍/Vidol 专攻偶像剧 打造粉丝经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RWfTpXMYs
台湾 OTT 市场的独特风景
台湾是美、中两种规格的汇流实验场,以网飞为首,目前也只有独一家的美式作风,以技
术为核心的全方位完备平台,行动、网络、不同系统的各类连网设备载具同时完善,内容
以原创的自制剧吸引会员加入,只提供月付费收看的 VOD,服务聚焦以提供高品质影音观
赏为诉求。至于中规,来自盗版影音平台的演化经验,以爱奇艺为首的服务,免费和付费
的内容共一站,同时经营广告和会员收费,平台的建置连打带跑,目前平板的服务还没有
正式上线。
大部分都走中规的游戏规则,加上台湾独有的本土特色,衍生出许多变形的台式规格,一
样的打带跑,iOS 平台因为抽成太高所以目前不急、慢慢来,广告与收费会员并行,但除
了制造消费者选择上的困扰,相互的转换率也值得研究外,对已经有业务单位的电视台也
许还好,可以联合一起拉广告;对没有业务单位的服务商就会相对辛苦。LiTV 找雅虎代
理化劣势为优势就很有创意,三立开发独有的粉丝经济,民视经营直击频道等,都显现出
台湾的多元创意,但在资本密集、眼球与观影时间有限的现实环境下,或许可以思考加深
策略合作甚至并购的可能,强强联手、扩大产业规模,也同时避免竞争力不足被边缘化。
日前 YouTube 和 HULU 等国际影音平台都宣布要进军直播电视,和几乎是最后一波还没
和新媒体平台打交道的传统电视台携手合作,紧接着 Amazon 也宣布进军直播频道,
Facebook 也打算自制影音直播节目 Rise and Shine,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似乎又有了新的
汇流机会。爱看新闻直播的台湾,此刻看起来在策略上还有了一点领先的优势,也许能发
展出真正有竞争力的台式服务,行销到中国以外的华人社群,创造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结论
系列巡回访问后,重击透过访问发掘到一些值得思考的题材,借此抛砖引玉一并提出,希
望
1.政府主管单位正视这个需要协助多过管理思维的新兴产业,譬如在版权保护的议题下,
如何协助业者向美法的 UGC 网络平台如 YouTube、Dailymotion 争取更好的后台支援
以保护合法,组织也需要提升将网络视频纳入服务对象,不要再侷限于传统的影视音产业
格局。
2.娱乐媒体能有更多关心影音串流服务的报导,文中提及的新采访计画,更乐见有媒体
抢先去做,新服务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声量。
3.向其他的电视台与内容供应商喊话,OTT 可能会是产业的一条新活路,不必然是传统电
视台衰败的理由,重点还是在“内容”,唯有投资制作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好内容,才是产
业不死的真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