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关于蓝光BD的二三事 Vol.2

楼主: Minazuki (水无月航)   2013-12-24 18:06:10
网志也没有图版:http://minazukiw.pixnet.net/blog/post/39932944
呣....每次让我想最久的就是这个开头XDDDD
那先从澄清的部份开始好了~~~
上次那篇文章之后,有一些网友有寄信问我一些问题
底下的内容会尽量带到这些问题的解答
不过因为想当作是闲聊,所以不会讲的太深啦,有错的部分也请指证
有一点要先做一下澄清的,这点很重要XDD
冤枉阿大人~~我没有反对4K啦~~真的没有啦~~
就目前数位电影拍摄发展的趋势来看,全面性4K数位拷贝绝对是必然的
但绝对没有任何人敢跟你保证何时会全面4K数位拷贝上映
现阶段看起来,SONY旗下的电影是最有可能先行全面4K上映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是唯一一间自己开发4K等级摄影机的片商
而且还自己有卖4K电视,4K家用投影机,全面4K的话他们的获利会比其他片商高
就这阵子的片子也看的出来,SONY很明显想要朝这方面迈进
不然我还真的想不出来大明星世界末日This Is the End为什么后期要做4K
虽然我非常非常非常想看4K的妙丽!!!!!(重点!!
而家用部分,我觉得家用部分厂商真的是操之过急了
前阵子去资讯展,每家电视厂商都有4K的电视,然后都拿照片档或是HD的素材播....
不然就是接电脑播网络上的4K档,然后有些搬来的电脑配备不够还会LAG(爆
还是奇美搭配HDCLUB拍摄的4K烤鸭最赞了!!!(吞口水
这凸显了连厂商的展示用讯源都不足了,更不用说一般家用了
那等于买4K电视的家用用途剩下:
 1.接OPPO之类可以升频4K的播放机
 2.组HTPC
以上,没了,专业后期厂商也不会买这种等级的电视XDDD
在上述的讯源不足情况之下,要推4K,我个人认为真的没有必要
更不用说在对应4K的HDMI 2.0尚未出来的状况之下,你现在买了,明年又要换了(爆
因为以上的情况,我个人觉得还是等待技术成熟普及一点,再来推4K会好一点
说归说,如果昨天中的人是我,我应该会买3台4K电视来做画质比较,可惜不是我中QwQ
所以说不要误会我,我没有反对4K啦XDDD
只是单纯觉得没有必要现在冲动购物而已~~
宁愿先买台堪用的HD电视挡着用,等4K家用稳定,有一定数量的讯源
这时你就可以拿球棒把HD电视打爆...不是,你可以拿去接电脑看什么我都不管你
或是捐给慈善机构作作功德也不错(或是捐给我也可以~~我会很感激你XDD)
然后再安心的购买4K电视,就算不提到时候的价差问题
起码你会拥有一台有HDMI 2.0的4K电视啦~~
澄清的部分到此结束,接着来进入正题,这次从画面比例来说好了
一般而言我们常见的电影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种比例
1.85:1/1.78:1...etc or 2.35:1/2.40:1...etc
我知道,熟知电影的人一定会说我分类错误,还有很多,像是早期的老电影或是IMAX
可是这边我不提,因为我想提的偏向家用部分而非电影摄影部分
如果想更清楚的了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维基百科的"长宽比 (影像)"类目
我想我分这两类,应该有人知道我想谈什么了
讲的直白一点,就是有些人会问的"这部片子放出来是不是满萤幕的阿?"
或是说"我不想看到上下黑边"...etc多种问法
相信如果做过百视达/亚艺店员的网友应该会常听到这些问题
既然主要是谈这个,我就从最早开始说好了
电视机从一开始走入家庭开始,他就是4:3的了
再来是电影为了跟电视区别,所以开始使用宽银幕比例
再接着则是发展出2.35:1/2.40:1(Cinemascope)
之前有业界的摄影师跟我说是为了拍壮阔的西部片与战争片所发展出来的比例
这个我就不是非常清楚了,毕竟我不是电影科系出身~~(茶
可能需要清楚的板友帮我补充一下XDDDD
那么,如果电影是宽银幕,电视却是4:3(1.33:1)的话
要在电视上看电影的话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有两种做法:(这个是从DVD时期开始讲,因为录影带时期我还不懂,没注意XD)
1.裁切成4:3
2.上下加黑边填成4:3,这个还要分Letterboxed跟Anamorphic widescreen
因为主题是BD,所以DVD这边简单带过
Letterboxed跟Anamorphic widescreen两者间最大的差异在宽萤幕电视上的表现
Anamorphic widescreen可以完整播放没有任何问题
而4:3 Letterboxed的会变成下面这个状况
http://i.imgur.com/ADAfoUX.jpg
(图片来源:http://www.avintegrated.com/aspect_ratios.html)
红色框是你的萤幕,绿色框是影像大小,粉色框则是电影本片范围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画面时第一个想法是问候某些人的长辈....
好,DVD时期结束,但是到了BD时期,我觉得似乎有了微妙的转变XDD
那就是2.35/2.40裁切或是填补成1.78/1.85的状况变多了
这边先打住,我先提一下拍摄时的状况
其实一般电影拍摄的时候,大多都是底片感光范围大于摄影师取景的范围
在取景窗毛玻璃上有安全框可以让摄影师用导演与出资者(笑)决定的比例来取景拍摄
但是基本上底片感光范围都是大于摄影师取景的范围的
所以说在拍摄完之后对于播放成品的比例有一定程度的修改空间
为什么要提这个,就是因为这个"填补画面"的作法
现在市面上其实有些电影上映时是2.35:1,可是BD是1.85:1
我不提裁切,因为裁切是很烂的作法,所以不要也罢
但是这个填补画面就很微妙了,因为你的可视范围比电影上映时还要多了
BUT....有个小状况....
早期巨图的捍卫战士DVD,不知道从哪边搞来的母带
DVD被作成4:3 Letterboxed就算了,更莫名其妙的是1.85:1的可视范围
还是2.35填补上下成1.85的画面....所以就出现了2.35看不到的收音麦克风....
毕竟拍摄的时候摄影师注意的是安全框中的取景
如果填补画面就有可能造成穿帮镜头
当然也有另外的例子,像是当年魔鬼终结者3的VCD跟DVD撷取的画面比例不同
所以VCD可以看到女终结者某几幕露点露很大,可是DVD看不到XDDD
因为有这样子的状况,所以这部分就见仁见智(我绝对不是因为点,你们要相信我XDD)
另外,因为是闲聊,所以我可以安心的提个人的看法
其实我个人非常讨厌裁切跟4:3 Letterboxed这两种作法
因为我觉得裁切这件事情非常不尊重电影团队与电影本身
一部电影是由剧情+画面+声音构成,而这些都是电影制作团队的心血
因此,我认为随意的改变就像是作出招财鸭一样的不尊重创作者
毕竟不是每个导演都会插手去注意DVD/BD的制作状况
(所以我个人很敬佩钟孟宏导演,因为就我所知他对第四张画的DVD/BD制作还挺关心的)
所以当然我也认为填补画面成1.78/1.85是不对的作法
不过我也承认满画面看起来的确比较爽
而且我知道有像詹姆士卡麦隆这种拍摄/电影上映/DVD与BD三者不同比例
然后都是他自己处理的搞刚导演出现XDDD(记得魔鬼终结者2就是)
不过这是特例,大多时候我个人还是建议利用最常用的IMDB去查查看成品比例
再跟Blu-ray.com的资料作相比较,再决定要不要买
以上~不知道会不会有Vol.3就是了~
有的话应该会从BD制作压片这部分提了吧~
作者: cat2000   2013-02-24 18:57:00
水无月推~
作者: srx080578 (薯泥玛拉 Rooney Mara)   2013-02-24 22:16:00
家用主机游戏要走到4K还有好长一段路
作者: UnREI (REI)   2013-02-24 23:07:00
我本来认为这一代家用主机会宣布支援4K...
作者: aking306 (aking)   2013-02-25 00:15:00
必推 好文啊
作者: TK421 (TK421)   2013-02-25 01:16:00
作者: Davidgood (我叫Jason不叫David)   2013-02-25 07:17:00
推好文
作者: HondaCBBig1 (没真爱的人生是屁)   2013-02-25 11:53:00
好文推
作者: kaodio (WOLRD)   2013-02-25 11:53:00
SONY又要独霸光盘市场了吗…BD这么贵是不是跟他们有关
作者: winfredlin (winfred)   2013-02-25 12:36:00
M大好文必推啊!
作者: siathy (中台英德日法俄印)   2013-02-25 21:38:00
BD只有台湾特别贵吧
作者: ShadowKou (马龙)   2013-02-25 22:55:00
推~
作者: saeba53 (no name)   2013-02-25 23:33:00
专业好文推!
作者: jamesleo (倚门听吹雪 淡看来时路)   2013-02-25 23:52:00
M大专业!!!
作者: koshitak (GO★FIGHT★WIN)   2013-04-10 17:22:00
4K看来就是过度期 钱多是可以买来爽一下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