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30杂志,永不放弃的音乐冒险家》光良

楼主: chiaohsu (chaio)   2013-09-02 22:26:13
30杂志,今天就要的竞争力
永不放弃的音乐冒险家》光良
【不对的事情,那就自己来改变】
一切就是因为太爱音乐。
“不对的事情,始终没人愿意做出改变怎么办?你可以选择自己做,”光良说。
提起创作歌手光良,许多人心中马上浮起一个想像:总是穿着清爽的白马王子,边弹着白色钢琴,边唱着令人耽溺的温柔情歌。熟悉光良的朋友都知道,这只是光良的一个面向,别看光良可以很温柔地唱着情歌,但是一碰触到音乐,那个对音乐充满绝对热情与信仰的光良,跳出来不再袖手旁观。
你完全想不到,为什么一个众人钦羡的情歌王子,怎么会无畏形象,愿意挺身站出来对抗奇怪的体制。
在强大的数位冲击下,整个音乐产业跌跌撞撞,至今一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优秀的歌手及词曲创作人,在混乱的游戏规则中,没办法得到该有的获利。
无所不在的音乐盗版网站,打着分享旗帜,却让盗版音乐在全世界横行无阻,造成唱片公司巨大损失。好不容易政府开始支持打击盗版音乐,这些网站却捧著钱找唱片公司合解,由唱片公司授权,再由科技公司提供音乐串流服务,消费者只要月付一笔钱,就有听不完的音乐。
收取授权金看似解决了唱片产业的困境,但光良却发现这是一个饮鸩止渴的做法。在串流的模式下,最不公平的是音乐串流平台与唱片公司的利益分配,扼杀了词曲创作人的创意空间。
以国内最大音乐串流平台KKbox为例,它和唱片公司的拆帐结构为:KKbox 48%,另外52%,唱片公司拿44%,词曲创作人6%。仅仅6%的获利数字,怎么可能养活众多的音乐创作人?
就像光良新作里的歌词一样,“心里有一个属于你的地方,在我们最无畏的岁月闪著光,”只要是属于音乐的地方,光良就完全无畏。
其实在真实生活中,主修资讯工程的光良,习惯用理性及逻辑来看这个世界。产业发展困境重重,反而唤醒心中那个充满逻辑的光良,仔细思考在规则混乱的数位音乐世界,如何撼动科技公司与唱片公司的利益共生结构?当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吃到饱”的串流服务,如何让更多音乐爱好者清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支持音乐的方式?
他的答案,就是要让最爱的音乐产生应有的价值。2010年,不管多少公司捧著优渥合约找上门,他毫不犹豫地统统拒绝,反而和好友、经纪人孔胜民创立了一家颠覆音乐产业的唱片公司,让歌迷可以透过官方网站合法付费下载到喜欢的歌曲,创造全新的数位音乐行销模式。
“我在滚石唱片时学到一句话:做音乐的人,应该也是卖音乐的人。”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让音乐人可以拿回发球权,不受制于现有的实体与虚拟音乐通路, 让歌手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贩卖、行销自己的音乐。
数位音乐串流服务改变了消费者聆听音乐的方式, 但是经由这些平台凝聚的用户,却不属于唱片公司。“一个产业怎么能没有自己的用户?”这是一个吊诡的现象,数位音乐串流平台的立基点,在于唱片公司的音乐授权,但是唱片公司却无法从授权费中,获得足够的收益,投入产出更多好音乐。
音乐本身一定要有价值。2008年,光良突破传统音乐发行载体的限制,打造首张数位音乐专辑,没想到在大陆的点阅、下载量破千万人次,更让他对发行数位音乐信心满满。
光良有一个“音乐精品”理论,其实每个音乐人都应该将自己当作精品名牌来经营,将新的音乐、MV、发文发表在自己的平台上,久而久之,歌迷自然会养成习惯,主动积极地关注官方平台上的种种新讯息及购买音乐,直接支持与帮助歌手、音乐创作人与录音著作拥有者。
除了实体专辑外,光良同时也在官方网站上提供高品质的数位音乐提供歌迷购买下载,每首歌定价0.79美元(约合新台币23元),比iTunes 定价的0.99 美元更加便宜,音质却更好。
单曲下载能够清楚算出每首歌的价值,就像iTunes, 每首歌以均一价0.99 美元卖出,创作人最终能拿到0.7-0.9 美元。光良要捍卫的就是,唯有创作人获得利润百分比高于授权费,才能有足够的收入持续投入这个领域,创作出更多好音乐......
★★想听光良与你面对面分享他的创新方程式吗?
↗帮音乐人找回主导权
↗经营自主通路,将使用者找回来
↗让冰冷的数位音乐更有温度
▲9/4第三届《30》两岸青年创新论坛
↗行动X海量X文创X数位=创新你的未来!
(活动详情 http://bit.ly/17Tl5wZ)
精采内容见《30》杂志9月号
http://www.30.com.tw/article_content_23841.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