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C_Chat 看板 #1W9XFdtE ]
作者: Abby530424 (亚斯卡雷) 看板: C_Chat
标题: [闲聊] 痛觉残留 ft.梅洛庞蒂 知觉现象学
时间: Fri Feb 12 13:36:35 2021
大家安安 小弟弟我是新年新气象的无业啃老族
总算新的一年第一天拼了一下 把拖欠已久的稿子写完了
哭阿 屁眼 屁眼 屁眼 屁眼
先听首歌吧 这首歌听完差不多文章就看完惹
https://youtu.be/K6cJLLYIgqo
前情概要
俯瞰风景Ft.卡谬:荒谬与自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89333308.A.C14.html
杀人考察(前)ft.傅柯 古典时代疯狂史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93394866.A.246.html
在前两篇空之境界的(蓝色窗帘)分析文中,我们借由【荒谬与自杀】与
【古典时代疯狂史】点出了空之境界其中两个重要议题:生命与疯狂。而在痛觉残留中,
我们将会借由介绍莫里斯梅洛庞蒂的著作【知觉现象学】,讨论下个核心议题:身体。
刚好这个领域也是我大学五年时间投入最多时间与精力的哲学领域,不过因为篇幅问题,
只好把我这几年在搞的全部不提,集中在【知觉现象学】的部分。
痛觉残留的第一幕总是让人感到不忍,藤乃在废弃地下室被小混混强暴与殴打后觉醒
了痛觉,残杀了五位小混混其中的四位,故事就此展开。杀完人后,在雨中手足无措的藤
乃遇到了男主角干也,并被他带回家住了一夜。
““还得走一段路,如果你觉得很难受就跟我说。区区一个女孩子,我还背得动。”
“好的。不过我的伤口已经愈合了,不会痛。”
她客气地回答,一只手却仍然摀在小腹上,怎么看都像是正承受着什么疼痛的折磨。
我不知怎地重复了刚才说过的话。“肚子痛吗?”
不,少女在否定后陷入了沉默。
我们缓缓地往前走,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少女颔首。
“—是的。非常……非常痛,我快哭了—我可以,哭吗?”
当我点点头,她心满意足地闭上双眼。……不知道为何,不可思议的是,她露出仿佛
在作梦的表情。”
我们从上面的文字中,看出来在这段路程中,藤乃其实是相当疼痛的,但她第一次的
回答却是:“不过我的伤已经愈合了,不会痛。”明明痛是一种感觉,那伤口愈合与否和
痛觉又有什么关系呢?随着剧情一路下去,我们逐渐得到了一个资讯,藤乃之前患有无痛
症,她无法感受到痛觉。
现象学与梅洛庞蒂
西方哲学史从柏拉图以后,对于身体这个议题就相当不重视。这可能有许多原因,而
我对于汉娜鄂兰在【政治的承诺】一开始提到的说法相当喜爱,而她的说法大致如下:在
苏格拉底这位与群众一同探讨哲学的哲学家被赐与毒芹汁后,柏拉图以降的继承者们将哲
学的概念从意见,也就是与他人的讨论没有孰高孰低的地位提高至了真理,藉以与大众及
现世脱离,躲避被当权者迫害的命运。当然鄂兰这段话是着重于政治哲学的,不过这也稍
微说明了为何柏拉图后的哲学大宗走向总是敌现世,寻找某个不存在的理想(当然这跟基
督教神学也有关系)。这种情况在两千多年间基本上没有太大改变(唯物论也只是强调借由
物体构成世界的抽象法则),要到了十九世纪末(尼采)及二十世纪初(胡赛尔)才展露出对
于追求事物本质此事的犹疑或是否定,当代哲学相当重要的现象学便是起源于此。
现象学是什么呢?这个基本上没办法准确回答,因为只要定义了现象学,那这就违反
了现象学方法论。我们只能模糊的说:她比起过往西方哲学史所沉思的那个理性主体、神
或理型还是什么之外,更强调我们日常生活经验到的内容。她将许多我们对于理想世界或
是其他过去轻易持有的信念放入【括号】悬置,存而不论,而专注在事物所展现出的现象
:回到事物本身。这就是现象学最简易的介绍。梅洛庞帝也是现象学的其中一分子,而与
现象学先驱胡赛尔的意识与死纳粹…阿不对,是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的此在不同的是,梅
洛庞蒂认为现象学里面最基础的东西不是上面两者,而是身体所生的知觉。
胡赛尔
死纳粹(误
梅洛庞帝
梅洛庞蒂根据我欧陆哲学老师的看法,是欧洲的最后一位传统主义者。他从小就非常
聪明,是他那年法国哲学考试的第三名(第二名是西蒙波娃,当代女性主义的先驱者。
第一名是西蒙韦伊。用最推崇的话来说:当时满街都是左派哲学家,可能只有这个人活
出了她的哲学)。他与沙特、西蒙波娃的关系曾经良好,后来因为对于苏维埃共产党的不
同意见因此决裂。他为人和善,时常带着笑容,而他的文字与举例比起他同时代的几乎所
有哲学家,更容易阅读(除了卡谬),也更贴近于日常生活。作为现象学家,他相当重视我
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我们玩游戏或运动等等。他也将过去从哲学中被拉出来的心
理学,病理学等等,借由讨论个案的方式重新试图导回哲学领域。他提到哲学应该不断从
认知导向无知,再从无知导向经验,反复轮回。令人惋惜的是,身体看似健康的他却在有
一天备课时心脏病发死在书桌之前,享年53岁,正值哲学家最辉煌的年纪。
两种态度:智性主义/经验主义
回到痛觉残留,我会将承受伤害的肉体放在身体现象学的角度,而将无法感受到痛觉
的意识放在传统形上学角度。过去的哲学家几乎都将全神投入关注心灵本质,生成方式等
等。主流的派别可以分为两个对比:智性主义及经验主义。智性主义将心灵视为内有某些
先于经验而生的事物,而这个先于经验而生的事物无法正常被在日常生活的我们所经验到
。她就像是先设计了一个蓝图,进而规范这些属于蓝图内的经验的特质。
在这种角度中,藤乃的无痛症可谓是智性主义最完美的身体了:阻绝了身体知觉对于
心灵报导的妨害,成为形而上的理性主体。藤乃无法从“感觉”疼痛得到情报,只能从自
己的视域得到自己有无受伤的“事实”,而无法像其他肉体一般,作为“感觉”的疼痛跟
随受伤的“事实”而来。(当然视觉也是一种肉体感觉,不过向来视觉在哲学体系有着很
高的地位,就放她一马吧XD)
那经验主义是什么呢?经验主义则搭上当时正蓬勃发展的社会科学风潮,以重复的实
验或是自然实验等等研究人与社会的对应关系,借由这种方式,逐渐借由这些结果把握世
界。这两种对于心灵的态度,对于身体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忽视,智性主义将身体视为一
种可能会误导心灵报导的可能阻碍,而经验主义则将身体仅仅视为一个如同机械般的客体
,客观的反应及报导实验结果。
那梅洛庞蒂会支持前面这两种理论的哪一种呢?她两者都有充足的理由去反对。智性
主义先画了靶再射箭,先将某些前提视为是先验的,无法感知到后再去规范经验。这种进
路最后会陷入一种普遍性的范畴,也就是:我们先都是在规范之下的【主体性】,而非各
个都有其独特之处的【主体】。智性主义压平了我们的殊异,将我们等同化了,而这正是
现象学所希望放进【括号】悬置的信念前提。
那经验主义呢?这种反复实验化约的态度,不正好符合现象学先驱胡赛尔所提的:“
哲学作为一门严谨科学”吗?不,梅洛庞蒂对于这种态度抱持着怀疑。现代科学强调著客
观,反复的实验以达到理解世界,这套框架忽视了人与世界的连结与关系,也试图化约掉
第一人称的自我。这种化约主义无视了我们都是由第一人称视角开始认识世界的,试图从
一种全知全能的观点理解世界,这种经验主义声称科学客观,反而成为了如同上帝视角的
唯我论。
痛觉觉醒后的藤乃,为了维持这种痛觉的感受,想要将所有得悉此事的小混混们及同
党灭口,藉以避免被报警或告发而身陷囹圄。她不断将自己的所有杀戮行为合理化,无视
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欢愉。她在享受自己第一人称观点的感觉时,却也完全无视了
自己在第一人称中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仅仅将这些该死的小混混的生命视为是一种对自己
感觉的障碍物,而将其驱逐出去。她虽然对着前来堵人的式口口声声说著:“请你不要叫
他肉片,他是人类,这是人类的尸体。”但是这是个谎言,藤乃完全没有把这个他亲手杀
死的视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这种既享受着第一人称身体感却又试图化约自己在意识中得到
快感的事实听起来似乎十分矛盾,但是这其实就是一种上述所提及的,暴君式的唯我经验
主义。藤乃第一次的敞洋在生活世界中,而不仅仅是从无所感知的角度中假装过活,这样
的她却走向了一种只有我存在的生活态度。
身体主体与在世存有
那梅洛庞蒂认为智性主义与经验主义都不行,那到底要什么才行呢?他提出了依赖著
完形心理学而生的身体主体以及知觉现象学。梅洛庞蒂认为过去所谓的心灵统治身体,抑
或是历史唯物论的物体作为抽象法则的显现都是错误的一元论思考方式,真正的应该要是
身体与心灵的二元论。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错觉实验的图,例如一个杯子及两张脸,抑或
是内缩或是外凸的箭头线段等等。这到底是我们的身心灵出了什么问题,才会把这些东西
看错,看成他想导致的错觉样貌呢?
智性主义抓着心理选择,认为如果我们把引起错觉的图示遮掉,就不会引发错觉了。
经验主义抓着生理感觉,认为我们只是将这几个片段的经验整合在一起后出了差错。
梅洛庞蒂不认为如此。他认为我们在感知个别事物时就已经对整体有着大致理解了,
但这个大致理解也是从身体的感知而来。我们应该设立一个身心统一,
主客合一的主体来取代过去身或心灵统御另一个的假设。
而取代了过去的理性、诺斯等等,梅洛庞蒂带来了身体主体。
身体主体有一些特征。首先他是整体性的,例如我们在看东西,在写字,我们可以很
轻松的了解到我动用了哪一种感官或身体部分去做这个动作。但例如走路跑步,保持平衡
等等动作是整体性的,我们的身体却能在我们清楚我们要对哪个身体部分施加移动命令之
前就直接活动了,这就是身体的整体空间感。我们可以将这些身体部分的知觉视为是身体
作为客体,那与此同时,身体整体空间感就是一种身体作为主体先于意识行动的体现了。
再来,身体主体一直存在,也永远会有一个第一人称视角。身体主体的知觉只能被自己所
感受到,而身体主体无法同时也是身体客体,当一个是主体时,另一个会自动退而成为客
体。(这两个我们实验室并不这么相信,可惜前一个题材的论文直接狠狠地被国外期刊
Turn down了,哭阿)
那这种身体主体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有什么帮助吗?我认为它表明了我们在面对生活世
界的态度,永远是从某个第一人称视角,拥有某些对于世界与自我身体的前理解后,再去
感知这个世界。如果我们只单单强调著灵魂,那我们只会得到一种满是表象,充满错觉,
没有实感的世界;那如果我们陷入了唯我主义,只重视作为单独个体的我而完全忽视了世
界与我的连结,那我便可能导致暴虐而全然不自知。只有我们了解到我们作为身心合一的
主体,生活在生活世界,才能真正的正视世界与我的连结。
“她所能感觉到的全是痛觉。
好痛,好痛,好痛。除了这个字眼,她什么也无法思考。
好不容易才获得的珍贵痛觉,现在却显得如此可恨。”
藤乃在最后与式的对决之中,弄垮了宽广大桥,倒在了废墟之中。在极度的疼痛之下
,藤乃总算回想起了过去自己的生活态度所代表的意义。
“只有疼痛反复侵袭著藤乃。
这就是—自己乐在其中的东西的真面目。
这个事实,比起任何事都更让浅上藤乃痛苦。
如今她才明白自己犯下的罪,自己留下的血代表什么意义。
这个意义过于沉重,她甚至无法道歉。”
她回想起了过去自己与学长的回忆,自己的心声。她开始哭泣,而仅仅是哭泣,便让
痛楚减轻了。在这个时候,式拿着刀,出现在她的面前。
““会痛的话,就要喊疼。”
式在最后这么说道。
…….她所说的话,就和藤乃回忆中的台词一模一样。
她说的没错,藤乃心想。
从现在开始也不迟,如果我可以放声喊痛—大概就不会踏上错误的道路了。”
藤乃在痛觉残留这个故事的最后,重新反思了自己,如果她能正视自己与世界的连结
的话:如果她能对他人说出自己的痛楚的话,那就不会走向这条背上沉重罪愆的前途了。
梅洛庞蒂恰好在书中提到了一位因为母亲拒绝承认男朋友,因此绝食且拒绝说话的少女(
据说是他在学校时期的女友),他说这位少女借由拒绝进食与拒绝与他人的言语交谈,将
自己从世界中切开了,意图不再成为一个在世存有。而藤乃在故事的终幕重新与世界连结
,看到了过去她的暴虐,希望回到那个与生活世界拥有关联的自己。她借由对他人诉说痛
楚的愿望—重新成为了在世存有。
终幕:痛觉残留、罪恶感、自由
“我是一种心理和历史结构。我随着存在得到一种存在方式,一种风格。我所有行为
和我的所有思想与这种结构有关,甚至一位哲学家的思想也只不过是解释他对世界的把握
的一种方式,他是其所是。但我是自由的,并非不考虑这些背后的动机,正因为那些动机
我才是自由的。我拥有别具意义的人生,拥有别具特色的性格与历史,这并不对我投入世
界构成限制,那反倒是我跟世界沟通的管道。”
这是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最后一章的最后一节【自由】所提出的评语。并不
是我逃离了我当前的处境,我的历史背景及我的性格后我才自由了。这些限制使我们能够
与世界接触联系,当我们背负了这些以后,才算是自由地存在于世。
我们从式的口中得知,她并没有杀死藤乃,而是杀死了她肚子里的盲肠炎。可喜可贺
,可喜可贺?并不是。藤乃得正面承受自己的所作所为。她不会被社会层面问罪,但是对
于常识感强烈的她,她会永远背负著这些没有惩罚的罪,没有伤痕的痛觉而活。她的一生
将永远被这些逝去的生命给束缚,沉入无止境的反省与后悔之中,这是藤乃必须面对的。
但在此同时,她也终于自由了。她将背负一切,走向属于她崭新且未知的未来。痛觉将会
残留,但这就是那自由。
“我从静谧深处,迈步而出,前往那未曾见过的遥远黎明:
我将为达成那唯一的目标,踏过重重黑夜。”
穴穴大家 哭阿 有够难修 已经删掉一半了还有五千字
【知觉现象学】该书以至于整个身体现象学领域仍有相当多被我忽略了深感抱歉
也欢迎对于这个领域有兴趣的可以尝试看看参加一些心理学/哲学相关的实验
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