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浅谈《Fate/Apocrypha》小说版架构 (2)

II 名为齐格的人物兼‘镜子’。
读完Apocrypha小说后常会有一个疑问,“齐格真的是主角?”。
当为了确认这件事而翻阅访谈、各卷后记等小说版官方说法的时候,会发现鲜少直指齐格
是主角。明确指出的几乎仅有FAM辞典里的一句话,但他作为主角所要呈现的到底是什么
却一概略过,而且官方奇妙强调的大多是“多人共演”这件事,而非写着“这是人造人的
成长史”。
怎么看都是疑点重重。所以说,齐格=主角这件事虽然是事实,但又不完全是那样。或许
,他只是其中一位主角罢了。
以前在翻空之境界用语解说时看到有趣的条目,上面写着“空之境界是荒耶宗莲这位魔术
师的故事”。
这是很有意思的反向解读,如果荒耶是主角,那么式会变成什么?如果式不是主角,那她
又代表了什么?
同样的,试着将这种观点试着代入《Fate/Apocrypha》后,也可以得到些有趣的答案。
切换角度后会发现,关于齐格这个主角,其实作者并非单纯在描写一个人物,他有许多场
合其实是一面镜子、是一具摄影机,是用来考验英雄第二人生会如何抉择的“问题”。我
们该专心看的不是镜子,而是仔细看被镜子、摄影机照出来的其他角色。
齐格绝对不是标准型的主角,甚至连成长型也不太算。他被赋予意义不全是人物,依照场
合会转变为某种象征,或著作为某个群体的代表。他经常不是人物而是一个“符号”。
面对齐格飞与艾斯托弗、凯隆的时候,齐格是男是女有什么经历根本不重要,他在这场合
所代表的仅是“需要被救助的弱势”这一概念。反映了这三人在是非善恶混沌不明的圣杯
大战里,比起当个服从命令的工具,更加重视自己作为英雄的信条。
面对莫德雷的场合,他代表“人造生命”。如果不看设定,其实不容易察觉莫德雷是一个
人造生命,以及她对这件事怀抱的一些情结,但是与齐格的接触挖掘出了这些细部。
面对开膛手杰克的场合,他代表的是两个幼小、曾被压榨的受害者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生存
方式。一方选择了伙伴并成为守护者,另一方选择了唯一的母亲并成为加害者。
面对迦尔那的场合,他映照出这位印度大英雄的清高与悲哀。迦尔那真正让我们夸赞的并
非武力,而是那清高的生存方式。即使对一个人造生命他也愿意去正视,并心平气和地接
纳一切,显出他的与众不同。
此外一些角色在评价齐格的场合,有时候他们评价的其实并非齐格这个人物,而是透过他
这个缩影去借指“人类的成长阶段&可塑性”这件事。
而且不光是齐格,在文学作品赏析中,有一种方向是作品中人物的重像(影子)理论。拿
红楼梦举例的话,就像袭人是宝钗的重像、晴雯是黛玉的重像那样,影子人物的遭遇与态
度,会某种程度地倒映出原型人物的境遇。同理,周遭人等对影子人物的态度,也反映出
他们对原型人物的想法。
(本段引用自ylmarten(仰观)于 #1Psa5ZEQ 分享的观点)
在整个故事里,除了齐格外还有些角色也会不定时来担任一下影子或镜子。
所以说,《Fate/Apocrypha》是一个半群像类型的故事。
所有角色都是为了构成这故事所不可获缺的一环,这并不是齐格一个人的故事,是众人的
愿望交织成的故事。齐格这个主角的在性格塑造上的贫乏,于凸显其他角色可以成为整体
故事上的优点。因为平淡,所以会更加的反映出其他角色的特性。这大概就是作者的企图
,而他也达到了目的。
不过这不代表可以无视产生的缺点,特别是把这个手法用在“主角”身上的时候。
人格并非一出生就完全成型,是慢慢地吸收接触到的事物后发展而成,之后逐渐稳定下来
。因此成长型角色往往需要够长的时间、需要为他安排事件,当分配到的篇幅不足或作者
能力不足时,这种无法看到角色登上更高阶段的心情就成了一种难耐的焦躁。
而且当故事需要主角不当物件(镜子)而是作为一个人物的时候,就会出大问题。比方说
剧情几乎不是由齐格推动的,而是由他人主导、然后他被卷入后担任助拳人(工具人)兼
见证人的角色。
类似的手法,我个人印象较深的是《疯狂麦斯 愤怒道》,麦斯在故事里的呈现就有着那
种感觉。但要这样演往往需要导演(作者)有很高的掌控力,才能拿捏的恰到好处。
身为主镜头的角色不自主自力开拓局面,造成的印象会容易觉得齐格虽然在道理是对的、
他做的也的确是善事,但就是少了些什么,总感觉无法把他当人看待而去认同。
讽刺的是他的确不是人类而是一个人造生命,而且是出生不到14天,正在一边模仿遇到的
对象一边学习的人造生命。
所以有些意见挺有意思的,他们说虽然没法喜欢齐格,波长很难对上,但是在齐格因为贞
德的死而失控时的那短暂的时间里,倒是可以给予认同。
因为在那一刻他终于不是在模仿英雄、模仿人类的机械,而是变的像个有情欲的人类,以
明确且强烈的自身意念去开拓局面,哪怕那是基于恨意。
齐格是个在“设计”上非常矛盾的主角,他的本质很纯粹适合单纯的议题,但他扛起的却
尽是些不对秤的复杂。又偏偏他被赋予的时间极短,但是作为人物的课题、必须渐进塑造
才妥当的地方却是相当地多。
初期他代表需要救济的一方,随后成为得到自由后展示选择权的一方。中期他是获得力量
的一方,也是实践责任的一方。后期他看过和平与地狱后开始要思考人类是什么,并见证
贞德与天草的人类救济争论。然后Fate是愿望和命运交织成的故事,他也有要背负的命运
,必须寻找自己的愿望。
齐格在剧中的立场复杂又多变,虽然可以明白这是要象征人类的成长阶段,从无助到接受
帮助并渐渐开始有些能力、去思考与下决定,这正是从婴儿到成人的18年缩影。
可是作者让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去跑的“课程”实在太多了,多又仓促而且还要顾其他
角色的戏份,然后有时候齐格又变成物件(镜子)而非人物,于是最终呈现容易失焦,让
读者看不懂。
当剧情偏偏有相当比例集中在这样一个异质的主角时,你会去怎么看待、该怎么看待?有
时候不免会联想,作者想镜映的对象是否也包含了书前的读者?
这种处理方式,或许可以说作者原本有很大的企图心,但可惜在最多五本的篇幅里,格局
已经超出了掌控而没法好好地完整呈现。
如果不这么贪心的话,或许齐格作为人物的面相就会有较妥当的补完。又或者,剧中缺的
是一个专业的故事导航,把各角色的行为和事情因果给穿针引线给予充足的提示,助于读
者理解。
相对的,动画版稍微加强了齐格的人物面相,但是动画这个媒介不像小说可以直接呈现角
色心中的细腻想法,因此作为镜子的机能失去了大半,也失去了原本小说的一些细腻呈现

2完
作者: u067 (だよもん乙女)   2018-01-14 01:09:00
他和天草的对比也很有趣XD原来在下篇有说到XD
作者: typemercury (铁血)   2018-01-13 16:38:00
....难道说是今天一次发完?!
作者: fumifumi (fumifumi)   2018-01-13 17:26:00
推个
作者: Emerson158 (红豆 X 八嘎 X 乌鲁赛)   2018-01-13 18:21:00
希望能同步更新到 弄月网站上呢(眼神死)
作者: TED781120 (苍夜歌)   2018-01-13 20:08:00
完全不觉得有映照出什么,或著这样说,要做到这些齐格的存在都是非必要。
作者: kumoru (kumoru)   2018-01-13 21:35:00
觉得满有道理的,用"齐格"映照的话是不错的,但可惜的是没有掌握好比例分配,如果少一点作为支线的话也许会更合适
作者: light4855 (惘光)   2018-01-13 21:55:00
齐格对作者就是万能工具人
作者: babylina (babylina)   2018-01-13 22:48:00
看完这篇次推~
作者: shadowblade (影刃)   2018-01-13 23:43:00
|—w—^)b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