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F/GO] 从经济学与机率偏误浅谈课金这档事

楼主: geniusjimmy (空の境界)   2017-03-23 07:59:45
宇宙就是暧昧.
万物要被认识始得存在.
当你还没看到一件东西的时候, 你不会知道你喜不喜欢它.
但当你一眼就看到那件东西的时候, 你马上就会知道, 你喜不喜欢它.
这就是量子力学中, 所谓的量子缠结.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8F%E5%AD%90%E7%BA%8F%E7%B5%90
更衍伸推广出来的思想实验呢,
就是薛丁格的猫.
当你还没看到那只猫之前, 你不会知道她是活的, 还是死的.
同理, 在你还没看到新的Servant推出前, 你是不会知道, 你是要倾家荡产去抽她呢,
还是在嘴里嚷嚷着"非女角不抽", 而把她跳过.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机制呢?
实际上, 人类的想法, 说穿了, 也就是在脑海中, 用光速来回穿梭的电子,
而量子力学发展之初, 所做的最开头的, 也是最著名的双狭缝实验,
也就是以电子, 来当作观测标的.
所以, 人类的思考会符合量子力学的规则,
想想来说, 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 我们今天要来讲的,
面对 1% 世界线的经济学, 也就是对应机率的处世之道,
其实跟这个, 也有很大的关联.
1% 是不会变的.
实际上到底是 1% 还是多少, 我也不清楚,
可能只有盐川或是干你老庄司才清楚.
反正也不管, 我们只要知道,
是"极低机率".
大数定理告诉我们,
不管是多低机率, 只要重复进行超过一定数量,
其平均值, 会趋近期望值.
而同样是重复超过一定数量的人, 将这些人集合起来,
量测它们的机率分布, 其结果, 将会符合常态分配.
这就是中央极限定律.
上面这些话, 可能有点学术,
但总结来说, 我们只要明白, 只要你抽的数量, 多上加多,
如果是 1% 的机率, 你平均下来, 抽 100 次, 就会抽到一次.
好, 理想, 大家可能都很清楚.
就算没有学过统计学, 经济学, 或量子力学,
大家也很都了然于胸.
那我们来看看现实.
多上加多的数量, 我们是办不到的.
因为我们是人类.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
虽然这句话, 讲得是学问, 但在抽取数量上, 也是说得通的.
既然'无涯'我们做不到,
那我们可以做到的, 就是以尽量大的数量去尝试, 以期待出现的机率, 会符合期望值.
因为是期望出现的机率, 所以叫期望值.
如果你预计要抽400抽, 到第20抽的时候就出现,
那当然好. 击败了期望值, 击败了 1% 的世界线. 可喜可贺.
但是到了第 50 抽, 第 100 抽, 第 300 抽, 都还没出现的话, 那该怎么办呢?
到了第 300 抽都还没出现的时候, 大家心里出现的想法不外乎是:
"我到底要不要继续抽下去?"
答案是要的.
不管多痛苦, 多难过, 多想弃坑, 多想转无课,
还是要继续抽下去.
因为下一抽, 跟先前的300抽, 没有任何关联. 这就是所谓的独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B%AC%E7%AB%8B_(%E6%A6%82%E7%8E%87%E8%AE%BA)
上一抽, 不会影响到下一抽.
但一般来说, 我们人很难直觉地, 领受这个事实.
总会认为, 如果一直失败, 那就要放弃.
生存本能告诉我们, 如果一直失败, 最好要逃, 因为有可能会死.
我们的祖先,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本能, 所以才活下来.
弱者会活下去, 因为弱者懂得逃跑.
人类可能不是最有力量的, 也不是最迅速的, 但却也是最聪明的.
(わーい! 是最聪明的朋友呢!)
当然, 在现在的世界中, 大部分的失败是很难以致命的.
如果你遇到真正会致命的危机呢, 当然是要逃, 要放弃, 要弃坑. 活命要紧.
但在抽卡这档事上, 课业上, 或是上班, 或是追求自己的梦想, 理想.
就算是, 你知道, 失败也不会有什么明显大碍的事情上呢,
我们人类对失败, 还是会有某种程度的抗拒.
而最好的方法, 就是学会无视它,
不断洗脑自己, 失败是好的, 没抽中是好的.
人类是能够学习任何事物, 也能够习惯任何事物的, 这就是人类的强大之处.
如何面对没有回报的投入呢?
这可能是大家生命中最难以面对的课题.
宇宙总是很无情, 别人看起来都那么地好运, 都欧洲人, 都法老王, 想抽什么就来什么.
看自己总是脸黑黑的, 大爆死, 粪营运.
只能说, 这个时候就要考量两个因素.
第一, 自己想要的程度.
以及第二, 自己能容许的程度.
当然这两件事情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就像人家说, 不敢为自己心爱的女人课单, 你还敢说你爱他?
不过大家都有自己的容许程度, 因为想要, 而超出自己的容许程度,
为了课单而三餐不继, 这也是不好的事情.
而因为遭遇不断地失败, 而忘记自己想要的程度, 这也是不好的事情.
总之, 在两者之间如何找个平衡点, 而不被生存本能所摆布,
这才是每个人应该考虑的事情.
作者: david106 (shadowchen)   2017-03-23 08:07:00
是新吉米!
作者: mingguie (っだ)   2017-03-23 08:16:00
哇靠 推一个
作者: ufyui (たかみな一生神推し)   2017-03-23 08:20:00
不敢为自己心爱的女人课单, 你还敢说你爱他?
作者: yingalaxy (在黑暗中寻找光芒)   2017-03-23 08:21:00
所以大爆死的要继续抽就对了吗?了解!拼了啦哈哈哈(坏掉
作者: david106 (shadowchen)   2017-03-23 08:27:00
(看向22单一五星的朋友,嗯...好喔)
作者: ichigoice (肚脐子♂真●陆捌玖)   2017-03-23 08:40:00
等盐川滚我就课!
作者: zoidsa12101 (ECHO)   2017-03-23 08:42:00
不过也正是因为抽出的每张卡都是独立事件 才会有这么多人抽了一堆都没重
作者: winds20151 (壮哉我大纱路教)   2017-03-23 08:42:00
这篇文章激励我周末再课一单,赞
作者: zoidsa12101 (ECHO)   2017-03-23 08:51:00
照道理来讲抽越多会越符合常态分布 也就是什么都没有跟全部都有的人数会极低 大部分的人会在中间 换句话说 如果你抽了一堆还没重 表示你抽太少抽 应该继续加码才符合期望
作者: s87879961 (sekuhara)   2017-03-23 08:54:00
量子力学说一切都是机率,难怪抽卡都会爆死
作者: cyclone055 (硬件变尸体)   2017-03-23 09:27:00
整天说著有多爱,却连个宝五都抽不到?我该去补单了…
作者: TEAJA (Teaja)   2017-03-23 09:32:00
抽卡机制不清楚情况下 谁能保证机率真的是1趴? 如果每人抽卡的结果会互相影响 为了消除或是忽略这额外的变量 不知道要几百 几千抽才能平衡 更遑论1趴本来就很低了
作者: Minihil ( )   2017-03-23 09:32:00
觉得废话
作者: luk5151604 (路人胤)   2017-03-23 10:00:00
原来是数学板啊,我以为是TM板
作者: b12341425 (小屁孩的逆袭)   2017-03-23 10:40:00
优文推一个
作者: NickSwisher (Nick Swisher)   2017-03-23 11:31:00
电子用光速跑?
作者: iouhsu (鍵盤神探-白羅)   2017-03-23 11:53:00
电磁波啦
作者: attacksoil (击壤)   2017-03-23 12:26:00
作者: peter302203 (日暮旅人)   2017-03-23 12:30:00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猫)   2017-03-23 12:54:00
你根本是岛崎信长吧
作者: kning0926 (KNING猫饺)   2017-03-23 13:02:00
是新的吉米!!!
作者: loveangel718 (紅蓮愛天使教教主)   2017-03-23 13:13:00
是不是期中要到了 压力太大XD(X)
作者: Dimios (DIM)   2017-03-23 13:15:00
我只知道对我而言绝对不是1趴
作者: eyb602 (幻忽飘隐)   2017-03-23 13:27:00
一本正经发废文 (′・ω・‵)
作者: sscck5 (oraora)   2017-03-23 13:46:00
电子绕原子核的速率也只有百分之一的光速 以光速运行的电子?虽然知道是废文还是忍不住想反驳思考属于神经传导与大脑各部位的互相作用 因为所有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的所以思考符合量子力学...你怎么不说水跟氧气都有O所以渴了呼吸就好...
作者: ARTORIA   2017-03-23 14:00:00
其实不一定是独立事件 要看程式怎么写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猫)   2017-03-23 14:22:00
应该日服目前还是独立事件,看起来没有用假固定机率法
作者: sscck5 (oraora)   2017-03-23 14:50:00
我说思考不符合量子力学意思是 人类思考的逻辑除非是特别研究过的 不然与量子力学无关
作者: howard765 (ShrineMaiden)   2017-03-23 21:49:00
结论就是干你娘课爆嘛 好我了解了
作者: wavelet0520 (臥槽牽牛織女星)   2017-03-23 23:10:00
这有个术语叫做无限猴子定理XD
作者: zerox123456 (苍流俊)   2017-03-24 00:45:00
等我回到1%线再推回来
作者: qqq3892005 (ShinyaS)   2017-03-24 01:13:00
很多名词的观念不对,非常硬套
作者: louis210000 (louis210000)   2017-03-24 07:46:00
不要误导别人
作者: seer2525 (冠军都是一场梦)   2017-03-24 11:02:00
不要误导人好吗…
作者: peter302203 (日暮旅人)   2017-03-24 23:20:00
嘘回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