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常看电视
但我曾为台湾能够有闷锅这种可以正大光明婊政府的节目为荣,
那代表我们能够用诙谐轻松但不失关心的方式关心政治
也代表了台湾有这种环境能够包容并养成这种反对的声音
(这里指的是反对政府的声音,不等于反对特定政党的声音)
或许大环境没有大确幸
至少我们还有能够出一口闷气的出口
但是在学运之后再起的闷锅
却让我更闷
特别是在看到雄烸零本人亲上现场那集,
(那也是学运后我只看的唯一一集)
扮演者反政府方只剩下口罩梗可以被讲的路过洪
当你请到本人上现场,这个婊人的节目还有什么间接性的婊点好笑?
扮演者扮演脚色能够夸张化被扮演者的立场,言论,甚至表现出在他人眼中各样丑态
这也是闷锅ㄧ大卖点
但你请一个根本不能够破坏自己形象的艺人
(如果还有形象可言)
又不敢让其他人婊她婊的太大力
除非制作人有意让雄阿桑自己秀下限
不然这样作,只是破坏了我曾期待的闷锅
找一个过气老态还想红又只会炒新闻的丑角
中夭,想省经费也不是这样
之前,有新闻在说闷锅收视率不佳
看了这一集,我完全不意外
闷锅当初为什么红?
就是因为它能够反应许多对政治对时事的讽刺
针针入骨又不失诙谐
更多时候他反应了人民对于政府的观感
但如今的闷锅打着讽刺的表皮,
骨子里却只能替政府(执政党)代言
甚至变成了政府看待人民的方式
失去了核心以及灵魂的节目
你还想要谁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