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9文转工/台联A4台综A6/清大资工正取

楼主: CosmicDusks (Lithuania)   2020-10-30 14:47:00
Dcard有一样的原文,不太会用电脑排版请见谅。
开学有一阵子了,应该有不少同学萌生转学念头吧
我这不就来给你们信心了吗XD
是说要聊近况吗... 请帮我的物理上香 QQ
一、成绩
台联 A4:清大资工正取
(微 90 计 96 英 88 加权总分 460)
台综 A6:成大资工备一、中兴资工正一
(微 85 计 78 英 69 加权总分 271)跟成大正取五同分,优先看计概
政大资管:落榜
彰师电机:正取
英文都是最低不知道怎么回事XD
二、背景和动机
文藻大学部英文系。
唸高职时因特殊原因直到统测前三、四个月才开始唸书,共同科目完全没碰、数学放飞,
当时的我觉得能录取文藻已经是极限了。起初我的成绩很好、对学习有高度热忱,只是待
了一阵子后还是不满意这个环境,加上个性不适合未来职业;但我没有下定决心、没有勇
气改变,也不敢和家里说想转学(当初是我吵著读这)。当时有“要不先撑过大学,研究
所再跨考”的杂念,所以只报名全书审无笔试的国立科大资管系(想转工科但碍于科系限
制),大概是因为非本科系又没有相关作品吧,意料之内的全都没上。然而最可怕的不是
落榜,而是强迫自己在不想待的环境下煎熬了一年,每天都像行尸走肉,这才意识到我真
的选了不适合自己的校系。想通后便决定尝试无背景限制的转学考,爬文觉得欧大亮老师
最适合数学0基础的我,没啥考虑就选龙门了。
二、准备方法
1. 微积分
‧ 预习(数学好的话没啥参考价值)
高中到大学都没碰数学,连基本运算都快忘了大概花了两个礼拜复习基础数学,如根
号运算、指数对数、不等式、直线方程、三角函数等等。老师的讲义里也有整理微积
分预备知识,睡前我会在YouTube找相关影片帮助睡眠 (x)
上课或写题目时偶尔会遇到高中内容,如等比级数、参数式、椭圆方程、距离公式等等,
这些我都不懂,也是找网络资源慢慢恶补、求助老师和同学。微积分会用到的高中数学都
不深,大多只需要基本观念,可以等写题目遇到了再解决;啊不要像我一样钻牛角尖,有
些东西明明用不到却还是默默看完了,可能是以前没念数学的关系,现在看到会觉得很有
趣 XD 不过向量微积分就很需要高中底子了,尤其台综好像常考空间观念!欧大亮老
师会视班级情况简单复习,但我一开始完完全全不会向量,连参数式怎来的都不知道,只
好多花几天时间把这位老师的向量教学都看过 费了一番心力才补回来。
https://www.youtube.com/user/ntsh2102
(这个频道的章节分得很细很好找资料,老师讲解简单易懂,推推)
数学是很容易滚雪球的科目,建议和我一样是纯文组或底子不OK的同学重视预习这个步骤

‧ 正课
上课以听懂为主,当天不懂的观念下课前一定要问懂。欧大亮老师的原则是绝不会叫学生
死背,任何公式他都会亲自推导一次,让我们知道每个公式的原理、每个步骤是为什么;
最感动的是他从不会放弃文科生,任何怪问题他都愿意细心解释。前期我会配合原文书
(Calculus: One and Several Variables) 一起读,主要是想熟悉原文书的题目写法和补
充观念,以防同样的题目有不同表示方式,不过后期题目量实在太多了没坚持下去哈哈哈

下课后就狂写题目写到手抽筋,正课教材下周上课前写完、分类题库小考前写完。我的习
惯是写完一题就标上主观难度(1~3颗星),借此检视弱点是什么,之后要复习时也可以
依时间多寡安排要复习几颗星的题目。都完成后就练习助教整理在群组的进阶题,并从里
面挑一些计算复杂的题目抄在笔记上,没手感或想睡觉的时候拿这些出来算,结果不是直
接睡着就是超级醒脑I只能说补习的好处就是资源非常庞大,就看自己愿不愿意利用。
后期的单元(eg. 多重积分, 函数级数, 向量微积分)我会在计算过程旁边写下详细的解
题想法帮助理解,我觉得超有用!尤其像函数展成级数这种一大堆解法的题型,或是常常
需要座标转换的多重积分,把方法写在对应的算式旁边,复习时就能清楚知道这一步到下
一步是怎么来的,之后有更好的想法时也可以更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另一个小习惯是
注记容易忘记的细节,像我常忘记利用图形对称性积分、利用哑变量简化计算、用什么定
理A只要一忘记就写在旁边提醒自己要记得,然后就再也没忘过了。
另外补习班考试频率很高,可以从全省排名中检视自己的程度在哪,这对好胜心极强的我
来说增加不少动力,也因此认识几位很棒的战友、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还有很重要的一
点,我超容易紧张!连小考都会手抖又冰冷、脑袋无法冷静思考,幸好早点发现问题就能
早点解决,无论是找老师聊天或是到处讨拍,总之上考场要把心态调整好,别让紧张影响
表现。
‧ 题库
一直写一直写,题库班整理了各校约十年份的考古题。老实说我没有全部写完,大概
是因为太钻牛角尖吧,一定要确定每个细节都搞懂了才开始下一题,时间分配的不是很好
;不过台大B卷和报考学校的题目一定会写完、重点单元会二刷。一个章节结束后再用树
状图整理有哪些题型、哪几种解法,还有自己刷完题目后有什么感想、什么地方常粗心A一直到考试当天我都抱着这些总整理和助教做的复习本。
2. 计算机概论
- 张逸正课笔记
- 清交线上课程
- C语言教学手册
- Found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 Computer Science: An Overview(工具书)
- Google!
跟微积分比起来准备计概的方式比较随兴,加上高职有读过所以对计概不算陌生(当然难
度不在同一水准)。补习班开课前有复习高中的重点笔记,以及版上推荐的台大OCW;大
学有修程式设计(Python)、网页设计、数据库,毕竟文藻是外语学校所以难度都不高,不
过有动手摸过还是让我在读转考的时候轻松不少,老师讲课的时候脑袋会浮现画面。
进入正题,基本上先跟着张逸的进度把笔记和原文书读熟、刷题目;补习班解答很多怪怪
的,要有能力挑出来找张逸讨论,只要有问他都会解释得很详尽。重要单元会多看清交
OCW(推推清大OS周志远教授)和Overview,并把所有资讯统一整理在正课笔记里。程式
语言的部分建议自己写写看,尤其像指标和物件导向只听课真的不好懂;网络上的教学非
常多,我自己觉得不买程设参考书也OK。
以上都差不多后就Google补充深度和广度,我自己有四成以上都是靠Google;一方面是因
为我很爱滑手机啦,但又把手机封印了所以干脆拿来看计概。由于网络上资讯量相当
庞大,我习惯把不错的文章和网站传到只有自己的群组,并用Hashtag分类,以便日后查
资料及复习,可以算是自己的计概宝典。建议多用英文关键字搜寻,资讯相对丰富以外也
能提升阅读能力,还有毕竟很多中文资料是从原文翻译来的,有时候看原文反而好懂。后
来还发现历届有一些原封不动从英文版维基抄下来的题目,结果那几天我狂看维基,看到
名词连结就点进去看看,乱枪打鸟的概念C
后期刷考古题的习惯:出现生词就丢Google,若题目要求对/错的叙述(台联多选题很多
),我会把正确选项也读一遍,毕竟计概是没有范围的科目嘛,多念多增加信心。写考古
的时候蛮沮丧的,因为每年都会出现从没看过的题目,总觉得自己吸收的还是不够多;不
过就像张逸说的:冷门的东西只会考那么一两次,该拿的分数拿到手才是重点;之后我就
慢慢释怀了,然后跑去怒算微积分 (x)
3. 英文
近裸考,背景多益850。
考前写了一回政大、考试当天快速复习7000单,
看分数就知道考很烂,我是假英文系啦哈哈:)
4. 其他个人习惯,参考就好
‧ 决定拼转学考后把社群软件和手游都删了,只剩line和学习软件。
‧ 隔周换读书地点以消除倦怠感,非必要不会带手机去图书馆,有问题就记在纸上回家
再解决;一开始是怕分心才这样做,不过后期发现自己自制力还不错及疫情影响,就改成
在家里唸书。
‧ 因为不太喜欢先订读书计划那种被拘束的感觉,我在月初会印一张有日期和读书时段
的空白表格,记录每天唸了什么内容,月底看到表格被填满很疗愈!
‧ 学校课业只修最低学分,课尽量排在同一天不要太分散;而且跟转学考相关的课我才
会认真上,其他真的没动力。懒散的时候会到学校走走提醒自己多想离开这里 XD
三、考试心得
拿到考卷时我习惯扫过整份题目再动笔,估计一下对题目的掌握度和题目量再决定时间怎
么分配。看到熟悉的题型可以增加信心,看到不熟的题型要稳定心态,告诉自己:其他人
一定都不会,那我写出来就赢了!
1. 台综大 A06
‧ 微:一题空白、偏微答案好像忘记约分,其他自认还不错,虽然还是有几分不知道飞
去哪了C全手写题最忌讳思绪乱掉反复涂改导致时间不够,先在脑袋里思考步骤再下笔
可以避免这状况。
‧ 计概和英文忘记考啥
2. 台联大 A4
‧ 微:Inflection point我写(0,0),98分擦身而过!!!
填充题和往年比起来计算比较复杂,而因为有前述考试习惯,一开始看到商科题就打算多
留时间处理它,所以填充题我写的很谨慎,计算过程每写几行就先检查一下再继续往下算
,避免过程有误又得从头算一遍、压缩到后面的时间。商科那题其实不难(?),经过魔鬼
训练后应该能马上反应是Lagrange,不慌不乱仔细阅读题目叙述,平时的努力一定不会辜
负自己!倒是工科重视的向量线面积分都没考,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向量的说
‧ 计:应该很多同学满分吧不赘述。
‧ 英:题目量较多、难度不高,考验能不能快狠准答题而已。检查的时候我把心力放在
阅读测验,后来对答案发现前面有几题粗心或填错答案 惨惨惨。
四、心得总结
切勿妄自菲薄—
起初我因为背景不足别人感到相当自卑,明明想转资工却只把目标放在国立资管,还没开
始先放弃的概念;而就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发现也许自己没有想像中这么差,也许我只是
不敢踏出第一步。
过程中经历两次撞墙期—
第一次是寒假得了重感冒,看很多间诊所都没好转,又正好补习班加了很多课,我的进度
严重落后,咳嗽咳到无法握笔C后来只好回老家的大医院休养几天,身体康复后我更注
重饮食和作息,几乎变成素食者了。要记得照顾身体也是考科之一!
第二次是六月的考前焦虑,容易紧张、胡思乱想、小考表现差、没办法静下心唸书。那几
天我找了很多朋友和老师聊天讨拍,也算是真正停下笔来好好整理思绪,回想参加转学考
的初衷,想像上榜后的美好新生活,或落榜后回到地狱的惨样,然后就吓一个回书桌前
了 XD
转学考带给我的收获—
绝不仅仅是知识而已,更多的是面对困难的态度,以及耐心和毅力的培养;过程中也认识
不少优秀且值得学习的战友,还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我很享受准备过程,这一
年让我更了解自己的能耐,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能说走出舒适圈挑战自我的感觉
真的很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