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7台综大A16正取

楼主: frozenAndy (卷毛)   2018-08-02 23:57:15
如标题,只是正取的其实只有中兴企管,中山备取而已。
再来,读书、准备方式不太是我想写的重点,我的态度也应该不是理想的学习的学习对象。
主要是
想分享这一路以来的坎坷和心境上的一些体会,也就是给自己做个总结酱><心情文,文长可
直接end重点,但4没看内文可能会觉得这结论是冲三小哈哈。希望多少还是可以带给一些些
人一些些警惕(?)
“玩在清华,吃在北大,死在北航自动化”
从2014年学测说起,考了总级分65,刚好卡到顶标,偶然听到可以拿学测成绩去申请对岸学
校的机会就跑去闯闯了,最后决定去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自动化专业,台湾这边
的学校则先办了修学当作备用。
在这背景说明一下,回过头来看,我在此之前的人生阶段还称不上是遇过怎么样的大挫折,
因此碰到挑战或规划往后道路的时候往往是做最理想、理性的打算。兴趣、难度这些往往不
是当时的我考虑的重点,我想的只有就业、出路、撑过这段挑战能得到什么样的成长。
我想也就是这样的心态让我摔了一跤。
去北航面试时老师其实善意的提醒过我们,说在他们这所学校本科四年的内容大致会是我们
在台湾大学加上研究所六年才学完的,但是面试的时候老师说这种话想当然根本没人会当一
回事。之后听了第一堂课才知道代志大条。首先,这里没在跟你上微积分的,学校认为微积
分是大家应有的基础了,我们工科大一学的叫做数学分析。外文系呢?为了逃离数学来的是
吗?很抱歉,你们念的叫做高等数学。而同样作为大一新生,他们的拚命是我不曾见过的。
可能是唸书的动机导致,我有条大致的道路,但是不知为何而走,而他们许多则是背负著家
乡的期望、习惯着那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一路走来的。卖弄著小聪明、考烂时还会以我又
没认真这种智障想法自慰的我,面对拼着命唸书的天才,这时那个轻易破碎的玻璃心是我。
除了课业的难,使我们3/5的台生(总数也就5)离开的原因更大一部分是学校的文化。北航作
为中国发展自制航空(大气层内)航天(大气层外)飞行器而成立的学校,背后仍是军方占了很
大部分。苏联式的建筑、校内随处三人成行、两人成列队队走的飞行员、登入校园网的背景
是大大红字写着“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从校方的角度听到对台湾的介绍,可惜场合
是在军训的保密防谍宣讲上、满满的科研经费但是处处涉密...工科学校的压抑氛围,北航
环境的压迫感,看着菁英的活跃而找不到我作为普通人存在的意义。还记得第一个寒假,在
飞机上想着终于可以回到台湾,内心是激动的想哭;到了暑假我没有眼泪了,在机上是头靠
著窗,静静的祈求飞机可以随着我沉重到不行的心摔下去。虽然难度爆表的课业轰炸也是想
离开的原因之一,但在那熬了一年,多少也是习惯了那样的节奏,于是最后给我熬出了“不
希望我的大学四年是这种生活”这样的鸟蛋理由。还记得最后在决定是否离开时找了一位老
妈在北京工作的朋友谈谈想法,当我强调“选择”时,对方只淡淡说了“幼稚”两个字,遗
憾当时的我也还真的幼稚的无法理解他的意思。
“上天契机后的下海转机”
回到台湾,完全没料到当时的备用系,中山大学海洋环境及工程学系,会真的被我使用到。
一开始提到我就业考量的决断标准,虽然大概国中时期就发现对商管的兴趣、有着商管的家
庭背景,但就算大学选的理工真没兴趣,在研究所仍可转往商管,但反之大学选了商管却不
会有在研究所转往理工的机会。理工相对于商管专业的不可取代性,再纳入就业考量,大学
阶段的选择绝对就只有理工科系了,65级分中最低的数学12也就成了志愿选填的拖油瓶。
而在理工科系的前提下,憧憬著海洋的浪漫,在一片资工的志愿中我私心的选择了海工。
高三时我对数理虽然无爱,但我想若我高中毕业后是直接进入海工系,就算不是以如何优异
的成
绩毕业,我认为我还是能待得下去的。
我想北京的挫折多少还是影响了我,不然我还真的不信有谁连静力学都可以二修不过。
但是到了这里,依山傍海,埋头实验室出来看见可以融化一切心头不快的夕阳,这样渡假村
的环境也让我终于在大三看清自己和问题,不再将问题归咎于环境、模糊焦点。
“准备考试囉”
决定了转系,接下来就是退了本系所有必修,把时间从毕了业也不会想碰触的科目解放。修
修管院的课,为考试准备也为未来的抵免学分。修修西概哲学道德,沉淀一下一直以来
过度思考的思绪。修修国观系统思考之类,重新认识一下世界的运作、配合南向政策了解一
下东南亚的好邻居们。
没了勇闯最难处的冲劲,原本大声嚷嚷反攻的我被北京用力巴了一下头,转学考也就不再闯
了。台综大,
能同样考在中山,让我继续看着这片海洋就心满意足。
“重新开始”
看看兴趣,重新审视一遍各个系所,最后我选择的是暨南大学资管系,其实原先是当时看上
他不用考试丢备审就好,多少作为台综备用的。但几经思考,我想四年就学企管还是有点太
长,写程式我也还算写得有点心得,我当时“大学就是该学点硬的东西”的想法也还是没有
变动,综合两者也就是资管了。虽然暨大与中字备的光环差距不小,但大学也不会是我最后
一个学历,校名也就不再是太大的重点。
拉拉杂杂的写下来,重点是什么呢?我想是兴趣吧,跟着兴趣走。
算著工作机会、算著未来薪水如何、算著一切可能的道路?算不了一切可能的道路。那不如
就随着兴趣走,眼光短
浅一点,脚步踏实一点,埋头闯一番八。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得混乱写得流水帐,谢谢看完
的各位,文章暂时就在这胡乱的结束了,祝大家能重新找回努力的方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