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6清大人社暑转转学考正取一心得

楼主: ORLANDO117   2017-08-01 20:22:46
首先先跟大家报我的成绩。
英文:66
国文:70
台湾社会与文化:80
加权总分:296
───
【关于报考转学考的动机】
其实我现在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
来自台湾正常大学(我读的大学的英文名字真的可以翻译成这样)。
我从大一一进来就并不喜欢这所学校,
大一下的时候有尝试休学重考(考指考),
不过孤军奋战准备状况很差(没有去补习班)、加上跟前男友分手严重影响我的心情,
当时考出来的结果只能说是一个笑话。
其实我本来是想要就这样混到大四毕业的。
想说好歹是一个名声还可以的国立大学的学位,
不过今年的5月5日宿舍名单公布之后,
我发现我没有抽上宿舍,
而这代表我势必要在台北租那种又贵又狭小又潮湿的房间,
除此之外,台北的租金之高,
对我来说有很大的经济压力。
我既不想跟已经很辛苦的父母多要钱,
也不想在压力特大、势必会特别迷惘的大四出去打工赚一小时133的微薄薪水。
也还不想这么快离开学校然后出社会工作,
说实话我根本不知道我在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念的这个科系上到底学到了什么。
说真的我很喜欢所谓的人文学科,像是文学、社会学、性别理论等等的,
可是在学习这些东西上,
我不太认为这所大学有给予我足够的资源(相关的课很少,通常是外系的必修课,很难选
上)去学习,
以及去思考如何把这些东西应用在现实生活的任何一个层面上。
而且我男朋友在清大读研究所。
结论:
因此在
“不想负担台北昂贵的租金”

“很孬地想在大学多混几年”

“想要上更扎实的人文学科课程”

“想待在离男友近一点的地方”
等等的原因下,我就决定在大三下报名清大人社的转学考了。
顺带一提,考量到报名费对我负担不小(光清大人社就要1200),而且也不知道还可
以去哪些学校,所以就只有报名清大人社。
───
【准备转学考的方式】
[前情提要]
因为决定考转学考的时候已经期末了,
我很担心我有几科期末考会考很烂因而被当(因为我满混的,还满翘课而且都没在念书@
@),
考量到如果转学考没过,
之后还是要回来师大继续念,
但是我又不想延毕多负担几年的房租跟学费。
所以我是直到暑假才有心力准备转学考。
不过又因为暑假初要忙着搬宿舍,
事实上我是在6月30日之后才开始真正开始唸书。
说是这样说,但是我一开始就有先上网研究考试的计分方式、查前人考转学考的心得,以
及去看过去三年的历届考古题。
他们开出来的准备书单其实我大致上都翻过也都听过,
还有我觉得考题考的东西并不是所谓的专业知识,
而只是考人文学科的思考方式,
也就是说我并不需要多学习什么很困难的其他领域的专门知识,
而只要向改考卷的人展现我有这种模式的思考方法就好了。
所以我才有胆那么晚才开始念书(硬要找借口)。
因为以上的资讯对我考试还满有帮助的。
而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会来发转考心得文的原因。
[正文]
我第一次考转学考。不过说真的我认为在我这次考试的经验中,
研究历届考古题、思考清大的老师们究竟以何种思维出题,
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事前准备。
而且我从加权计分的制度上了解到,
台湾社会与文化的分数会加权两倍,不过国文英文都只有一倍,
所以很明显的就是要好好把握台湾社会与文化这一科,
毕竟在这里多得的一分,就可以抵掉别人在其他两科中得到的两分。
所以这科要好好把握,国文英文就随缘吧(误)。
好啦不废话了,一科一科说明我如何看待清大考试的方式。
以及我在今年考试碰到的状况。
〈国文〉
这科的题目形式与分数比重,在过去三年都是20分选择题,80分作文。
选择题我自己觉得很简单,大概是国中基测或会考所考的那种程度吧。
像是找错字、简单的文言文阅读测验。
很显然国文作为共同科目,清大或许作为理工学校(从科系比重上来说),
并不注重学生普遍上要有多么深厚的国文(?)知识,
所以才考得很基本。
总之选择题的准备我就做做考古题检讨一下而已,并没有额外多准备。
作文的部分我基本上也没有特别准备,
从往年的题目上看来都是很无聊的题目,
并不要求考生要多有思辨能力,
或者是多会写美丽的词藻修辞。
所以我认为清大的作文考的只是考生“对于人生道理的最基本论述能力,以及顺畅到能够
让人理解的语文组织能力”罢了。
这是由我过去十几年来在升学体制下唸书考试(泪)的经验所得来的判断。
而且,由于我长年以来,
一直都有阅读以及写作(并不是很严谨的写作,可能就只是类似日记、阅读心得那种简单
的形式)的习惯,
所以我并不觉得作文需要多特别的额外准备。
顶多就是思考一下如果碰上前几年的题目,我能拿什么素材放进作文里面罢了。
不过呢,今年的国文题目的分数比重有点变化,
选择题占了40分,作文则是60分,
或许是想要拉低有很多不稳定因素的作文分数比重稍稍下降吧XD
〈英文〉
我这一科只有考66分,
我实在不觉得我能提多么有用的意见耶XD
英文这种东西,我上大学之后大概就基本上没有太多进步了吧?
失去了升学考试的鞭策,
也就失去了念英文的动机,
顶多就是因为大学强制学生要修英文(一)(二)(三),
还有时常都有看英美剧的需要,
才会碰上英文罢了。
看往年的英文题目我觉得,
大致上考得就是单字填空、阅读测验,还有很奇怪的英文句子重新组合(?这种题目我上
次看过是在小学)。
题目形式基本上都是以前在学校考过的东东,
难的是有些单字我都没看过,
不过我也不知道那些单字究竟是从哪些地方蹦出来的,
所以也就懒得准备了,
反正英文也没有要加权加倍计算嘛>___<
是说我在今年的考试上,
一小时的时间根本不够我做完全部的英文题目,
后面的阅读测验耗费我太多时间了,
而且最后一大题与往年不同的是,
竟然是考手写的阅读测验题,
隐约记得是考美国南北战争的几个将军如何打仗,
我花很多时间才稍微搞懂里面人物的因果关系。
等到我做完这题后,
考试时间就结束了,
结果我没有时间做完前面因为单字看不懂而空下来的题目,
于是就只好空下来的选择题全部都猜B>___<
所以说,对于英文,
我真的没啥能帮助大家的意见ㄎㄎ
〈台湾社会与文化〉
这科是我最用心看待的一科了,
因为这科的分数要加权计算两倍,所以这科考得如何是最重要的。
一开始我是先分析清大人社如何出这科的题目,
而我发现清大人社会出的题目差不多都是那几个主题的。
例如“台湾史观”、“具有台湾主体性的思想”、“性别”、“原住民”、“转型正义”
等等的议题。
而且具有迎合时事的特性。像是在103年度那年的考题,
因为那年有很重大的太阳花学运,
所以那年的考题也有很多关于台湾主体性思考的题目。
很显然,对于清大人社来说,以台湾为主体的研究就是他们的显学,
所以我准备的方向也朝对这些议题是否能有更深的理解的方向准备。
但是我并没有准备书单来读,
当然清大人社官网上开的过去几年的转学考书单,
什么《帝国边缘》、《欢迎光临人类学》,
以及大家(?)都说要读的《社会学与台湾社会》我都有翻一下,
(至于周婉窈的《台湾历史图说》是因为我太晚才去图书馆找所以找不到)
不过没有一本我有读完。
就像我前面说的,
我认为台湾社会与文化要考的根本不是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
而只是你对于台湾文化、历史、政治的一个大方向的概念,
是否理解、是否有自己的分析与想法,
所以我并不觉得读完这些书是很重要的事情。
当然这些书并不一定那么重要,
并不代表里面提到的概念不重要。
像是《帝国边缘》很注重的“现代性”,
究竟台湾是如何在几百年以来在夹杂在众多强权的情况下,
一点一点地在各领域促成了现代性的变革?
并不要透过这本书,
也可以透过其他人写的学术论文,甚至是部落格文章来理解。
还有《社会学与台湾社会》,
虽然我从来没有读完这本书过,
但我一直喜欢用社会学的概念来看待自己的人生困境与这个台湾社会,
因为,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有它的“结构性”困境,
像是最基本的性别、阶级。
我作为女性,
在学校里面选文理组,
出社会之后的职业天花板,
很多时候碰到的阻碍并不是因为我能力差,
而只是因为别人看待我是女性因此就认定我将来就是要结婚生子,
并不特别期待我在职业成就方面能有多突出的表现。
等等的。
总之,人文社会学科我认为并不像什么微积分、法律、会计有它很高的门槛在,
我认为人文素养就是一种对于过去历史证的理解,
加上某种形式的思考方式而已。
考前我懒得看完那些写得很无聊的书,
反而我是去找一些比较有趣的学术文章来看,
像是吴睿人的文章就助我良多,
他尖锐的分析,简单干净的论证真是让人头脑一下子就清醒过来,
精神为之振奋。
比起那些写了一大堆学术废话还表达得不知所云的文章书籍,
他的思考、学术研究真是会让人重新对所谓的“台湾研究”燃起希望。
最后做个总结,
是说我上面所看的文章,所念的东西的主题,
通通没有出现在今年的考题中XDD
我手边的考试题目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但我隐约记得第一题考的是一段历史叙述,
然后要你猜那是台湾啥时的历史,
里面牵涉的人物有谁?后来发生了啥时?
记得那是郑氏治台的历史,但我的相关知识上次学习时都是在久远的高三以前了,
总而言之我就硬著头皮把我小时候念的东西凑进里面。
第二题考198X年的520农民运动,
考这运动在干嘛,跟近年的大埔事件有什么不同,
虽然我根本不知道520农民运动是啥,
不过我从年份猜到那跟80年代在新自由主义下盛行的贸易开放潮流应该是有关连,
而农民就是在贸易开放当中受害最大的对象了。
所以我猜测这个运动是反对政府对国外降低关税,使得脆弱的农产品暴露在与国外便宜产
品的恶劣竞争环境中……
总之后面的几题也都是我不熟的领域。
我想表达的是,
人文社会学科很遗憾的并不是拥有高门槛专业知识的科目,
当然它有很多的知识是有它的专业在的,
但是这种大学部的转学考考试,
不会考走到某个深度才会碰到的专业门槛,
大学所要学的人文社会学科,
我多半时候相信它是要你学习一种思考方式,
破除你过往一元化的单调思考,
去思考结构性、多元性的因素,
究竟是何种庞大、复杂的体制造就了我们如今的社会?
───
【最后并不重要的结语】
老实说,由于我男友是清大人社院某个研究所的学生,
所以他给予我的一些意见,以及让我借住他家,
去他的研究室吹冷气念书的帮忙,对我的转学考帮助满大的。
在此要好好感谢他(亲吻一个)。
作者: BlackBarrett (黑黑哦的布莱特哦的咖啡R)   2017-08-01 20:55:00
有读过NTNU 正课或是通识课老师都会提到Normal其实是法文的意思 至于创校为什要这样取名 忘了 去年台今年台师大文学院重考至东吴商学院的校友推 厉害有读过NTNU的学生 上......可是你的不想在台北让家里多负担和不会这么快出社会 想在大学多混几年 不是有些矛盾 且把在大学混几年的时间 用考的读研究所 不是更有经济效益 以你写的动机来看的话 (我自己也是重考没有休学 但是两边顾很难 社团系上又有活动必须与同学朋友合作 xd)台师大X学院 误打. 研究所并非只接触到学术而已 实务应用也很多 不管文管工 你在研究所得到老板赏识自然在学时老板会带你接触业界 毕业会直接推荐你到不错的单位 公司 讲两个例子 接触到政大广电 新闻的朋友 政大是不跑新闻的 跑新闻大都留给......他们的指导教授 会推荐他们到Marie Claire, VOGUE,GQ, ESQUIRE这些必须用精锐思维反应在精品上的杂志公司当编辑助理 一方面文笔都有上乘水准(所以中文很重要 到营销广告部做专题也是必须的技能 别听他人说中文不重要 要进橙果 蒋友柏先看你的作文)在学表现的好 出社会自然挖你入公司 另一个是台师大的弱项管学院(只有一个系 去年刚从学程升等学系)全球经营与策略所(台师管院两所直分企管一系)的一位老师跟越南产业有接触 他就会把好的学生推荐到越南工作 外地工作一个好处 开眼界增知历 即使非洲也是好的方向 工学院已经不太能反应在经济产值上 说穿了是拿肝 肾 血汗换金钱 且有看一些商杂就知道台湾的电子产业能撑多久 17年前是全球MIT 现在几乎是MIC前几年我们的内存 封测两个项目已经狠狠被大陆超越 自己可以估狗上海除了自贸区 还新建了什么区 他们内部运作暂不提 台湾只剩晶圆这块是大陆 韩国很害怕的 但是台湾的一位大老说 政府政策不改变 十年内将必会被大陆超越 所以可能你没接触到相关长辈 所以对研究所的看法有点自我想像造成偏差 当然没读也不是坏的选择 蒋友柏还大学肄业 社会历练大于一切工研所不会好到哪去 自然管研所就只有更差了 全世界界商管毕业的人才最多 美国大三转系或选系最多人选你只要是美国理工研究所的PHD 拿绿卡不是难事 台湾服务业在整个亚洲处境很尴尬 香港 深圳 上海 首尔北京 东京都比台北国际化 政府的政策又很乱来 金融市场迟迟打不进国际 亚洲 这是很严重的事 国考比较
作者: BECKMANROUND (Featherstone Leather)   2017-08-02 11:07:00
B大精辟!讲得好好!仔细看 B大举的新闻、广电之后出路 不是出版社文字编辑相关 跟文学文科没有关吗 @@"不都是出版社文字编辑相关 跟文学文科没有关吗 @@"
作者: ilovenekoten (猫天我妻(ΦωΦ)ノ)   2017-08-02 16:34:00
推个 另嘘极端例子=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