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心一意的同乐会-《幻宴Project》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20-01-09 11:28:08
图文版:https://zhuanlan.zhihu.com/p/101799210
我现在这台电脑上的PCMan贴日文会变乱码,过两天换了电脑再改。
一心一意的同乐会-《幻宴Project》的台前幕后
作者:雾川弥歌
  2019年12月15日,在日本琦玉县举办的东方同人音乐会“幻宴Project~幻想??彩?神
????世界”圆满落幕。这场质量过硬的音乐会的票价,最高也只有1900日元(折合约122
元人民币),时长共3个多小时,演奏员约90人的如此规模,可谓诚意满满,甚至让人觉
得是用爱发电了。笔者从18年底音乐会立项时就在关注此事,也参与了其中一些内容并且
去了现场聆听。回来后决定写篇拙文向国内的东方爱好者讲讲这场东方音乐盛会,和背后
那个“疯狂”的人——社团‘针之音乐’的主催白鹭雪。
白鹭雪在此次音乐会中担当的职务为——主催+编曲+指挥+司仪讲稿撰写+场刊内
文撰写+视频编辑。所以说起这场“幻宴”的故事,不如说就是在记述他的故事。白鹭雪
其人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恒萃工坊引进了他的三本著作两张碟,《幻奏盛宴》上出过他的
作品《东方中华幻想》,本人也来上海THO出过摊,也玩微博。你光见到他本人的话会发
现他就是个身材特别瘦小的眼镜宅男,平时就安静的待在那儿,一跟人聊上了又啪嚓露出
大白牙在那乐不可支,谁也想不到他在音乐领域可以用“奇才”、“天才”这样的词
来形容。如果你听过他的作品就一定能理解我在说什么,那是令一般人望尘莫及的才能。
说白鹭雪很厉害,压根儿就不用吹,把事实往那一摆就够。像幻宴这样他一个人主办并且
包揽全部编曲指挥的大型个人音乐会已经是第二次举办了,第一次是2017年的“针之音乐
团”。他今年才24岁,已经作了近十年东方同人曲。
  关于这场音乐会背后出现一大屏幕在同人活动中的意义,还有从外部角度对此音乐会
的看法之类的,院长each先生已经写过一篇非常棒的文章,感兴趣的建议一读。本文则是
掉转了个方向,从音乐会举办过程的内部角度来写的。笔者跟白鹭雪本人关系不错,也是
他作品的骨灰级粉丝,帮他画过不少CD用图也出过摊,这次幻宴大屏幕上的图也贡献了两
张,合作愉快老熟人了,平时也老跟他扯皮唠嗑,太了解他了,我想装不认识他都难。写
作此文用到的相关情报,全是直接从他嘴里问的,绝对放心。
  如果有关注‘针音’的作品的话,不难看出主催的爱好。白鹭雪是个铁打的《神灵
庙》厨,神子厨,连带着跟《神灵庙》有关系的《星莲船》等等作品一起厨。他非常热爱
日本的传统文化及历史,也就频繁的做《东方Project》中有日本传统味道的作品、角色
的二次创作。这点在幻宴的主题及选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完全没在意什么“船庙不人
气”,就做着自己喜欢的题材,并且把本命CP白莲、神子做了宣传海报(宗教组厨真的高
兴疯了)。曲子也都和他长久以来的习惯一样,大编制吹奏乐,影视配乐般的气氛营造穿
插著角色曲的旋律来用音乐讲述故事,而并非简单改编串烧原曲而已。
白鹭雪从第一张东方同人专辑开始就保持着音乐的强烈故事性,因为他自称并非对音
乐本身感兴趣,也不喜欢“为了音乐而音乐”,他想跳出音乐本身的框架,去做像歌剧、
音乐剧、电影之类的综合艺术。然而以他个人的有限能量及东方同人本身的限制,以上都
不太可能实现,最终这次幻宴使用的、跟着曲子变化内容的大屏幕,是他在综合艺术领域
踏出的第一步。
  这第一步也是挺艰难的。院长的文章里有吐槽不少画作比例失调,这是因为……是没
给钱的。11月初他开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画作募集,只要愿意画的人都可以选择提前列好
的曲目中涉及到的场景来画,没有稿费,但可以免费听音乐会及获得之后所有关联制品。
因为白鹭雪之前制作社团作品时与很多画师合作过,平时同好粉丝什么的也不少,所以收
集到了足够的数量。完全靠同好情谊募集来的画作,自然也没法挑剔水平,所以在大屏幕
上一放确实看起来参差不齐,这也没办法,他就一个人,没有能力几十张画全去约大手画
师,何况这只是第一次的尝试而已。不过重要的海报和场刊当然是正常流程认真做了。
  现场大屏幕播放的时候我注意到有很多黑屏的时间,其实我从影视相关专业学生的角
度来看,这个视频确实还制作得比较青涩,镜头使用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视频是白鹭
雪自己做的,他说黑屏也是他特意设计的,“90位演奏者再加上背后屏幕上的信息,视觉
上很容易过多了。”所以考虑到要让观众也注意到台上的演奏者就减少了画面出现的时间
。讲真有一首曲子这样做的效果很好——《辉针城》题材的〈小人?付丧神?进军〉。这首
曲子以使用日式琵琶和筝为特点,所以在前半段琵琶和筝独奏的时候,屏幕一直是黑的,
我当时也确实所有注意力都在这两个乐器上了,他一说我才感觉到是这么回事儿。但是这
个黑屏本身衔接得也太直白了,加上前面提过的画技问题,背后视频的整体质量确实是不
太高,我在现场看着就有种“挺专业的音乐演奏,配了个业余又显眼的视频,结果整场的
质量都被拉到业余感很强了”的感觉。这方面的进步空间还很大。
  讲真我们觉得业余,约稿老手白鹭雪自己肯定也能感觉出来,但是他没有用商业流程
去对待这些全程参与演出的重要画作的原因,就在于他并不想举办一场单纯的演奏会,而
是想举办一个“不仅是音乐家和演奏者,连画师也能参与的大规模同人合作活动”。所以
我们这些画师其实也是幻宴Project中的一份子(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可能也正因如
此,演出结束后所有演奏员,包括他自己,都出来在大厅和大家零距离互动直到散场。
  白鹭雪一直在强调幻宴“不止是音乐会”之类的概念。其实他放弃掉第一次举办音乐
会用的“针之音乐团”名义改名为“幻宴Project”,本质上就是两场活动虽然都是他主
办的东方同人音乐会,但很多重要性质都已经改变了,所以要更名。幻宴Project这个名
字有能让人很容易觉得是《东方Project》活动的印象原因而取,虽然俩字重了,但和中
国的幻奏盛宴音乐会没有关系。他取的大概是“幻想乡的宴会”之类的含义吧,整场活
动特别注重“宴”这个概念,最后结束那一刻“终宴”两个毛笔大字挂屏幕上感觉特爽。
  相信大家一定也有个疑问:他一个人搞这么大的活动又收个便宜门票,他不赚钱吗?
图啥呢?
  白鹭雪很详细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确实没赚钱也压根没想着赚钱,反而不太敢用这
个赚钱。首先在日本如果用东方同人捞钱的话也会被指责,而且白鹭雪自己就属于“对用
东方同人大幅牟利感到不快”的这类。所以他举办这个活动是以交流为目的而不是盈利,
更不想被误认为是商业活动招来神主那边的官司。其次他的社团也还不是非常知名,票价
定太高可能有劝退的反效果,而且一旦设定了高票价,观众也会对演出效果有高期待,一
旦翻车了就会被骂很久(国内的大家都懂吧)。再,票价不同还会影响当日的音乐厅租金
。综合种种问题,白鹭雪作为主办方不想留下难办的争议,所以就算最后演出效果非常好
,收到了很多“你票太白菜啦”的评价,他还是老老实实地选择了为爱发电,作为幻宴
Project的第一场赚个口碑。
  举办音乐会所需的费用按照日本的规矩,是从演出者那里收取的。他的乐团是公开招
募集结成的,进团需要交一定费用。所以大概是实现收支平衡了吧,太仔细的我没过问。
不过某种意义上,作为音乐会价值大头的作曲和指挥,训练乐团之类都是他自己做了,相
比完全对外委托的,在金钱上还是节省很多吧。
  为什么没有什么收入也要费尽心机,耗费一整年的时间去干成这件事?除去显而易见
的“对东方的爱”以外,作为创作者,白鹭雪想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自己的作品,这场音
乐会就算座位没有坐满,来的人也比他的社团一年销售数量都高。他原话是这样说的:“
???一生悬命作??作品??????人????欲???、评????????????。”(意译:果然拼命创作出
的作品,想让很多人听到并且评价不是吗)。同为创作者,对这种心情真的深有同感,自
己耗费心血创作的作品,让更多的人发现并且得到评价,真的是非常开心,也有继续创作
下去的动力了。而且白鹭雪创作的这种大编制吹奏乐,听现场演奏和听音源调出来的效果
真的不一样(尽管他调音源也能调得很好),爱好古典音乐的人们一定懂这种心情。所以
白鹭雪做这件事是非常开心的,他一个人从头监督到尾的“幻宴Project”本身,就是他
的作品。
  探究做某件事的动机时,也不能忽视作者的性格。据笔者个人和白鹭雪的密切接触,
我如此评价:他就是个没有感情的工作狂,骨灰级东方众。虽然是个宅男,但是除了东方
,他几乎没入别的坑,也很少写东方同人以外的曲子。他所深爱的东方、管弦乐这些东西
,他真的满脑子都是这些,与此同时他也少了很多普通人的琐碎情感,一心扑在东方的创
作上。虽然笔者无数次站在自己立场吐槽他是钢板宅男,但是也真的很佩服他钻研的那股
狂热劲儿,只有有这股子劲的人才能这样闷声干大事吧。就算在别人眼里可能觉得他一整
年图啥呢,但是他自己就是乐在其中,那就够了。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理解了白鹭
雪这个人以后也就能理解他的行事了。这是只有他能做的独一无二的东西。
  同时,幻宴Project的成功举办,也和日本丰沛的古典音乐环境息息相关。首先从主
办的角度,在日本大大小小的音乐会数不胜数,ACG题材的也非常多,包括东方主题的音
乐会,所以白鹭雪从2017年第一次举办音乐会时,就没有觉得这是件稀奇的事情。那时他
还在读音乐大学,他的同学也有像这样举办个人音乐会的。其次,接触过相关题材ACG作
品的我们也知道,日本音乐教育发达,会演奏乐器的学生很多,能欣赏古典音乐的听众也
很多,白鹭雪自己也是从学校的吹奏乐部开始接触音乐的。如此良好的音乐环境,使得他
能够在几个月内招募到一支自愿集结而成的90人大型吹奏乐团,并且通过20余次的合奏练
习,将其打造到了我们在现场听到的优秀演奏水平,同时他也不必太担心受众过少,毕竟
两年前那场免票的音乐会几乎座无虚席。这次由于收门票及宣传之类的各种原因,来场大
约600人,但口碑赚到了,还是很值得期待下次。
  白鹭雪说幻宴Project还有继续举办的打算。虽然没有利润又特别费时费力,他目前
没法开始就计划下一场,但他确实不想停止。毕竟作为音乐家,自己作曲指挥一整场,这
种感觉,我外行想想都觉得太爽了。但我问已经大学毕业、成为专业音乐人的他有没有做
东方同人之外的工作打算,他只能说还没有:“感觉自己只能创作东方,不知道从自己身
上去除东方以后还剩下什么。”紧接着又说“之前我也说过我不是对音乐艺术感兴趣,也
不想为了音乐而做音乐,所以‘东方’的白鹭雪可能会做些同人音乐,但是没有了‘东方
’的白鹭雪是不是不做音乐比较好。”
  笔者作为经历了很久的痛苦挣扎后,才从满脑子只有东方同人的状态,变成“能开始
做原创”状态的创作者,大概确实能理解他深陷其中的感觉。东方同人圈是一个创作者的
温室。虽然完善的同人生态可以给初出茅庐的作者练练手的机会,但局限也如此,在同人
的规则下,纵使厉害到白鹭雪这种程度也只能用爱发电,也只能说“我在做二次创作”,
他并不能作为一个音乐家为东方同人界以外更广大的世界所知。笔者个人认为,绝大多数
人在毕业之后都面临着赚钱养活自己的问题,东方同人在日本也很难成为稳定的职业(大
手社团只是极少数),创作需要的精力和能力一点儿不缺,却连回报都不好意思要,作为
业余爱好或是副业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一个创作者将其作为主业,不仅很难得到经济上足
够的报答,也会磨损创作者宝贵的“原创”能力。尤其像白鹭雪这样的极其优秀极其有才
能的创作者,无论如何笔者还是认为这不会就是他的终点。不过,走出舒适区真的是一件
很辛苦的事情,我们没法要求任何别人去改变他自己,只能把一切都交给时间。东方
Project的年龄,和我们这些人的年龄也差不多,我们与东方一起成长,无论东方的未来
还是我们的未来都是未知数。
聊完关于幻宴Project的事情以后,笔者最后问了他一个重磅问题。
众所周知白鹭雪第一张东方同人专辑内的很多曲子都是他15岁左右就作出来的,笔者
希望这位“天才”能分享一下他是如何开始学习音乐,并在如此年轻之时就能作出如此优
秀的乐曲的经验。希望能对感兴趣的朋友们有一些帮助。
白鹭雪:
嗯……以我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和年龄没有什么关系。有从15岁开始写管弦乐的人,
也有从30岁开始写管弦乐的人,这些有区别吗,我想没有。
被称为“天才”的孩子长大后也能受欢迎的情况应该不是很多吧。应该有很多艺人和
音乐家,虽然年轻的时候很受欢迎,但是长大后就不会成为话题。
管弦乐确实很难做。但是,我一开始做管弦乐的时候,几乎就没觉得困难过。我已经
做了近十年音乐了,直到这个年纪我才觉得管弦乐很难。但在早期我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
。在创作的早期阶段,我认为“感到困难”已经是让创作变得最困难的事了。觉得“因为
很难所以不想做”的人,只要不做就行了;觉得“不管难不难,想做就做”的人,做就行
了。仅此而已。我的话是后者。
在我身边,也有比我小的人从初中开始写管弦乐。这在我们这儿不是什么稀罕事。因
为年龄并不影响你开始创作。 (不过成为社会人后忙得抽不出时间也许是原因)
那个孩子大概也和我一样吧,不觉得“管弦乐很难”。在反复的作曲中,逐渐认识到
管弦乐的难度,但是这种认识又助长了作曲和编曲的能力。
毕竟,我和那个孩子为什么能够写管弦乐,答案很简单:“我喜欢管弦乐。”没了。
日语中有句“好???物?上手??”的俗语,就是这个意思。
说著“我想写管弦乐但是它好难……”而逃避写管弦乐的人,其实一开始就没有那么
喜欢管弦乐。在他们逃避的时候,那些真的觉得管弦乐的声音“好酷!”“喜欢!”“我
也想做到!”这样热情洋溢的孩子们一步步开始创作了。
我初中和高中都在吹奏乐部,在此期间受到了很多乐曲的影响。尤其是意大利作曲家
奥特利诺‧莱斯皮基的乐曲。他不是吹奏乐的作曲家,而是管弦乐的作曲家。但他的管弦
乐曲经常被编曲成吹奏乐演奏。具体来说就是〈交响诗 ????祭?〉和〈???女王 ????〉
两首吧。(拿不准曲名,先不译了)这两首曲子都是为管弦乐队谱写的,但在管乐团中
经常演奏吹奏乐编曲版。
这些是带有故事和背景的,名副其实的“标题音乐”。因此,乐曲虽然丰富多彩,但
另一方面需要很高的技术,演奏起来非常难。我了解到这些曲子作为故事性丰富的音乐的
魅力,也清楚了那个情节和景色用音乐详细表现出的技法的魅力。所以,“怎么写音符才
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呢?”我看着总谱分析了很多。另外,由于吹奏乐版的信息不充分,原
曲管弦乐版本的总谱也读了。我觉得我的技术是通过阅读很多这样的音符,再将其打入
DTM试着再现来磨炼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两首,但是从这两首曲子中受到的影响还是很
大的。我现在还经常听。
确实,大编制的管弦乐和吹奏乐既复杂又难。
但是,像这样分析各种乐曲,用自己的双手将其输入DTM再现的时候,我几乎从没想
过“很难”之类的。倒不如说那就像冒险一样,一页一页,工作不断推进,越来越有趣和
令人兴奋了。
听完白鹭雪的讲述,在对他了解了更多的同时,也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能一路走来,创
造这些令我们惊叹的作品。他是真心的热爱音乐,热爱就是上天赋予他最出众的天赋。
他的社团“针之音乐”仍然作为东方同人社团在继续活动,我们有充分的渠道欣赏到
他的作品并支持他。在日本的朋友们可以期待下一届幻宴Project的举办,在中国的朋友
们可以期待此次音乐会的录像CD及针之音乐其他作品的中文版引进。白鹭雪非常喜欢中
国,也很有可能会再来参加中国的东方同人活动。这位优秀的东方狂人音乐家值得我们对
他的期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