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 学刊第八期企画与博士毕业感言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7-11-28 19:40:57
  老实说,
  这几年在这里发文,愈来愈常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我会不会太认真了?
我文章的格式会不会太标准了?(我用要选字的传统注音输入法,而且从小就习惯
了标准作文格式)我的意见会不会太冒犯人了?
  猜疑是很累的,索性就确认说“会”吧,然而我不想勉强自己去改,又还是想
继续露头博名,那也就要有承受冷漠的觉悟。
  我是表现欲特强又自我中心的人。无数次被教训、批判、痛电下来,我也了解
自己有哪些问题。最简单概括来说就是想红不想黑,真功夫又不够深,方向又不够
对,尽管嘴上说应该认真,应该扎实做点什么,手底下也不是没有做出一点东西,
但那真的还差太远,比起那些已经做出了不起的艺术作品、学术论著的同辈,我就
是一个懒惰的嘴炮。
  其他学科、行业的人可以只把东方、ACG等等相关创作当业余爱好,我不行
。我的本行,我多年以来所学所思,就是在传统文化和流行娱乐这一块。我不可以
不用最高的标准去期许自己,我必须断去心里那些可以让自己继续馒馒来的退路。
多年以来,我偶尔都会作一种恶梦,就是梦到自己被不知名的网友骂得狗血淋头:
你以为你自己很了不起?......我所做的一切和我整个人格完全被否定。而因为心
里的确有亏,我便会一时陷入仓惶、忧郁之中。只少数一两次我觉得自己还算站得
稳,而能不为所动。
  对此我也想了一个解方,就是不求自己红,而把力量用在帮别人红。于是我做
编辑,帮学刊作者完善文章,给创作同人提供多一点版面,代理同人动画,翻译音
乐研究。这样证明我不是只有想到我自己,大概就可以多受一点肯定,少受一点鄙
夷吧?
  事实上,下面提出的第八期的企画,也是承著这个思路而来。问我之心,也就
是想要增加一些对各种否定的抵抗力。
  读了个博士学位,足以在主流社会的价值观里抵抗很多种否定了;而在网上、
在实际的商场职场,你还需要更多种、更扎实的表现。但话还要说回根本:比起抵
抗否定,立起你真正的人生成就来达到自利利他、自我实现,才是最重要的。
  那就再多勉励、督促、鞭策彼此一点吧。目前为止我帮助了一些人,打了一些
气,但还不够,远远不够,永远都不会够。
  胡话又说多了,就这样吧。自拿到学位起,我便要教自己成为一个绷得住体面
的老师了。过了的岁月和得不到的东西就休再妄想,尚有的幻想,要用在现在、未
来以及幻想乡。
  本周六(12/2)我会出席第六届御宅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巴哈姆特论文奖担任与谈
人,场地在文化大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起来听。网址:
http://www.u-acg.com/archives/15567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420070
八方云集的流水席
  该是时候和大家来谈一谈《东方文化学刊》第八期的企画了。
  这次的标题是“八方云集的流水席”,专题是“社群”,也就是东方同人社团与各类
同好社群的种种话题。“八方云集”除了取这成语的本义、并嵌入“八云”两字外,住过
台湾的人可能还会想到有一家卖锅贴的连锁店叫这个名字,不过我并没有想要玩这个梗,
想玩的朋友请自便。流水席,不少地方都有,有些是上菜如流水,一道接一道;有些是食
客如流水,一批接一批;也有真弄个水渠来流动着上菜的。不论哪种,都很符合我们同人
界来去自如、川流不息、汇集了世界各地同好的情形,所以这标题就这么定了。
  先前我们说了,是欢迎大家来稿谈论各种东方同人社群:写小说的、画漫画的、做音
乐、游戏、手书、MMD、MAD、广播剧、相声、玩cosplay的,或者做实体周边,乃
至经营展会、读书会等等线下活动的……如果你本人亲自做过,来现身说法,那非常欢迎
;或者你去采访他们,帮大家多问些值得问的问题,也很好;心子再大些,就比照报导文
学或田野调查的形式来做,那更是再好不过。也欢迎在学的同好,结合你本行专业和东方
的题目,写些小论文来,一兼二顾,把课堂的功课交了,也在这里拿些稿费。
  然而,在细谈这些题目之前,我想,应该先重新确认一下,我们《东方文化学刊》整
体的办刊宗旨、大方向、大战略是怎样,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究竟
想要搞什么。
学刊的大计:就是帮助你成为大佬
  先讲答案:学刊的大计,就是帮助你成为大佬。下面开始解说,嫌长的可以直接跳到
下一节。
  我们创刊至今的方针,是兼顾娱乐与学术。然而什么是学术?学又是什么学,术又是
什么术?
  我的答案是:以能帮助创作者为标准。“学”的方面,除包括东方相关的历史、民俗
、神话、文学、艺术知识,也延伸到和其他领域的相交、其他作品的比较;“术”的方面
,则包括各种创作技法的研究分析,看人家怎么把各类知识化用到作品里面,乃至各门具
体事务上的分工合作,再到作品的宣传行销、个人的生涯发展、圈子与产业的动态。
  换句话说:以想搞创作、想走这一行的同人为主体,我们会想要、需要什么样的研究
?我们缺什么?我们就来做、来补,帮你在从萌新到大佬的路上少走一些弯路,需要时也
可以搭个桥、扶一把。
  或曰:有勇气和能力投入创作的人毕竟是少数,一般只是爱玩爱看的同好,我们就不
理了吗?当然不是。
  读者与玩家是我们的基石,不仅是衣食父母,还是支持创作者继续走下去的精神动力
源,所以我们办刊不能也不会放弃娱乐,娱乐可以联谊,我们啃专业论著、埋头苦干,也
可以精进学术,但那就少了联谊的作用。而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还做实体书刊,这实体
书刊比较不会被线上文本取代的,除了收藏价值外,也就是作为联谊的信物了。所以说,
“同人志”这个名词本身,也就解释了它为什么在这年头还能活得不错。
  在发刊词中,我写道,办这刊物的宗旨是“给大家打气”:你喜欢这些会被人看不起
吗?ACG还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玩艺儿吗?爱好者发文,难道真如某些刻板印象那
样只会发些在圈内自爽自high或自战的东西吗?好,我就来押上我的高学历,拉一票人,
用真学问,用正规(差不多,然而更灵活)的写作格式,用对待主流文艺作品的同等规格
,作出长篇、深入而中肯的考据、分析与评论。反正,刻板印象中,你缺啥,我就给啥;
一时给不了的,也作出一个总有一天能给出来的态势。
  同时,我们也特意推荐、着重报导国人的作品,使创作者不寂寞,能让更多人知晓而
更上一层楼。总之就是做到,让买了学刊的大家感觉体面,能拿这几本书来和别人证明我
们做的是正经学问;登上学刊的作者,可以感觉光荣,如果能拿这个在学界、职场得到一
些实际的好处就更好了。
  藉著这样的标榜与定位,和东方圈内一群本就愿意写些认真文章的同好,我们在中文
东方圈内算是很快打出了名号、站稳了根脚,自2015年6月创刊到现在也七期了。2016年
,我又拉起一个译务组,翻译出版了为数三卷的《游戏时代的新邦乐──东方Project乐
曲与音乐理论之考察》,也有了不少正面回响和销量,现亦已全数出完,算是进一步实践
“给大家打气”这个口号。
  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气已经打够了呢?如果在你的生活圈里(圈外不论),
ACG和东方已基本不再被歧视、鄙视,那我们学刊还能再提供些什么更实在的东西?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各位的心里和路上,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尽管我们最后能做到的
,顶多能恰好覆蓋到一小部分。
  在我个人方面,情况则是:之前还没毕业,办这学刊可以算是兴趣,算是锻炼做总编
辑与出版、行销的功夫,算是跟进时下年轻人的流行(虽然我也还勉强可算年轻),能有
一点收入也满愉快的(虽然家里积了一堆存货常被骂),然而这毕竟还不算是一个稳定的
、可以通往更大关卡的正式工作。现在我博士毕业证书都拿到了,以我这年龄和学历,我
应该找一份正职了;即便要继续做个自由的创作者,我也应该挑战难度更高,范围也更大
众的项目,例如新编一个多媒体版的中国通史之类的。《东方文化学刊》要维持下去也可
以,我也想继续办下去,但那就应该要能和我个人的大计再多配合一些。
  我个人的大计,就是做出足以传世的作品。
  这口气很大,大得恐怖。但我如果不逼自己以此为目标,我这辈子就泯然众人了,好
一点也顶多是另一个偶尔深沉一下的搞笑作家。这样一来,圣贤书就算是白读了,漫画动
画电影电视剧及各种现场表演也白看了,游戏也白打了;从刚有个人电脑到移动互联网时
代的成长经验、走过两岸三地的学历也浪费了。
  为此,我还有一大堆东西要学、要补、要练。除了在内容方面的核心技能之外,还要
有团队、有资源,更要懂得如何运用团队和资源。也许我明年会先去加入别人的团队练练
功,也许我会直接自己出钱拉人开干,无论如何,《东方文化学刊》今后的选题方向,我
会想多关注一些“实战”层面的技术与实绩,而不再只满足于提高一些知识水平。
  换句话说,也就是回答一个对于同人社团的常见问题:你是想要随兴玩玩、开心就好
,还是要认真大搞,以此为跳板,踏入恐怖残酷又瞬息万变的现实商场?对我来说,我只
应选后者,不然还是别玩了,专心找正职去,才能对得起家庭和社会。
  “大佬”这个词是圈内同好相互吹捧的戏称,但通常不会有人想要把这个戏称坐实,
明说“没错,我就是要当大佬”的。一般人只会想一方面享受这种吹捧,一方面又留退路
,放低姿态说我和大家一样、只是爱好而已。原因也很简单:自视“大佬”极易惹人厌恶
,而且你若真要把“大佬”做到名符其实,那你该做的事,就要和正经的企业家、政治家
、学问家一模一样。这个挑战超硬,光想就要阳痿。所以我们都会选择谦卑,但这里面,
真诚的谦卑(明确知道自己的确比不上真正的强者)大概只占10%,其余90%是畏苦怕难。
至少我自己是这样的。
  所以我现在就有必要自断这条退路。老实说,我还是想继续馒馒来,想跟大家继续没
事打打屁、偶尔写篇文、出个本刷刷存在感就好,这样再悠闲个几年。但是不行,这样我
就完蛋了。我应该做大佬。或者换个词:老师。
  以前有人尊称我老师,我可以推说我还没毕业,只是比你大几岁而已,但现在不行了
。虽然没考什么教师资格证,但博士学位也该能开班授课了,别人叫我老师,我应该认下
来,拿出老师该有的态度和干货去回报他。虽然平常也还是比较喜欢和大家继续馒馒来,
但当人家对我有所求的时候,我就应该认真。我自己就该认真。
  然而我其实也还是比较想要继续馒馒来……这样不强求站得比人高,比较舒服,是吧
?我想不只我有这种矛盾,大家都有的。
  同人社团也好,其他领域也好,都逃不开这个“有没有上进心”的问题。然而ACG
在此就有一个纠结的地方:很多人就是受够了现实世界的竞争压力,想来这幻想乡轻松一
下的;如果入了坑,又看到一堆“人比人、气死人”,逼人认真、恨人不往专业发展的言
论,岂不败兴?但话说回来,如果真想成一家言,或做出点东西来扬名立万,那当然就还
是得打熬、还是要上进。
  那要如何才能让大家都还能相对愉快地玩耍呢?东方的做法是难度分级:E级、N级
、H级、L级。我们学刊先前也是比照办理,今后大概稍微再多服务一些L级的同人也就
是了。
  具体一点来说,大概可以提出三个方向:
一、提携中文圈的东方同人创作,帮助创作者完善作品乃至进入专业;
二、借由解析、观摩东方在各方面的创作与经营手法,为原创IP或其他同人创作提供参
考;
三、吸引学术界及东方圈外的创作者、媒体人之关注,以本刊为发表平台或研究对象,俾
使我们圈内的人、事、物得以触及圈外。
  大致就是这样的了,抱歉又写了一堆闲话,如果再正式一点就必须要把闲话剔掉了,
所以同人圈还是比较可以馒馒来的。下面这节便让我再继续说些闲话。
毕业感言
  11月10日早上,将《东方文化学刊》第七期的稿子付印了,顺利的话月底前可以出刊
发货,也会在12月的上海CP和《游戏时代的新邦乐》第三卷中文版一起场贩。13日搭早上
班机去香港,下午毕业典礼;其实人未必要过去,也可以领证书,然而读书上学上了那么
多年,总算到了个句点,好歹也值得去一下,作个纪念,所以就还是买机票了。
  我的志愿向来都在创作:小时候是想写游戏,中学开始是想当作家,上大学后又想做
词人。结果飘着飘着、混著混著,文章是写了不少,诗词和漫画也作了一些,还弄了套《
易经纸牌》也算是做游戏了,但这些成绩都是“散”的:我一直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出道
”。怎样才算“出道”?我现在的理解,是进入一个行业,建立你的名号,让人知道你这
人就是做这个的,你靠这个来谋生,也参与这个圈子的话题和活动,用最简单的概念来说
就是“商业化”与“专业化”。不一定要遵循既有的商业模式和专业标准,但你自己知道
你有没有走在“道”上;我的感觉是没有。
  在这个应该忙得要死的年龄,我还可以打游戏看小说补剧追动画,然则这要到何时才
能整出我自己的端得上台面的作品呢?比一般人强一点的,是我还能拿专业的文史论著来
当休闲读物,这有时候比前面那一串娱乐活动更糟:搞前面那些玩艺的时候,你知道你在
混;刷论文和专书的时候,你还可以给自己一个“我在做正经事”的假象,甚至写个几千
字书评发专栏炫一下,似乎可以为你心目中的“文化工程”添砖加瓦的样子,然而这毕竟
也还是“散”的,你心底知道你还是在混。
  一般来说,对这样的问题,办法是多找一些借口说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也是很有意义
与价值的,虽然在金钱和学术上面都不能和真正的企业与专家相比,但小众有小众的独到
之处,我多少触及了一般学者、作家未能顾及的年轻读者,或许还能提携更多朋友从简单
的爱好走上专精的研究或创作之路──不过,你跟你自己有什么好辩的呢?老实承认你就
是还想继续玩下去就好了。
  做人最紧要是对自己诚实。就如我先前在学刊第四期以及〈同人以上,商业未满〉那
篇文章所作的探讨,人不免有废的时候,但你废的时候不要不承认自己正在废,更不要耍
废。人可以玩乐,但不要把玩乐这种行为矫饰成正经的工作──ACG当然也是正当的行
业,但真正从业者的生活,和玩票的业余同好,那是天渊之别。而我现在是应该从“坑”
里再进一步踏入“深渊”了。如果我没有,如果我明年还没有,那我不会拿什么说词来搪
塞,我会老实说是因为买了任天堂Switch要先玩马利欧、赛尔达之类的。
  这段话在游戏同好看来应该可以哈哈笑一下,但若让对我期望比较殷切的文化界的师
友,或是我妈看到,大概就要摇头叹息了。当然我可以辩称这是跟进时代潮流,了解现在
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更体会业界在游戏这门综合艺术上的进化,反正我是文学博士,要比
讲话我在行。然而讲来讲去,终究还要问你在面对自己和未来时是什么个想法;更重要的
,是拿得出什么东西。所以,就请各位期待2018年的恒萃工坊吧!
作者: suhunchu (凌雪丹枫)   2017-11-29 13:07:00
祝博士毕业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7-11-29 13:38:00
加油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