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 东方名华祭的收获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6-03-19 01:14:33
迟了几天才回来这里发文。13日东方名华祭的一些照片与收获:
http://bbs.nyasa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613
  收到的本子中,最强的应该是这部《东方Project乐曲与音乐理论的考察》:
http://bbs.nyasa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705
  如果有人能翻、愿翻......请联络我,我去找原作者谈授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71055269573612
  会场上买狐之工作室新专辑送的《绀珠传》人物纸袋。我的原则是买了东西
就要用,就拿来用了,很结实,没坏。昨晚经Airbnb订到大阪的廉价合住公寓,
接待我的小哥看到就叫出是“探女大人”(Sagume-sama),问我是不是知道东方
Project;后来我就把我带去的书拿给他看,又享受了一下赞美。
  另外还有一事:幻想乡论坛坐我邻摊的仁兄,发的刊是对纯狐原捏的考察,
查了不少中文资料。此外,他得知我从台湾来,还掏出一小本汉诗合同志给我看
--是他们几个同好,给东方角色写的近体诗,就是五言律诗、七言绝句等等,
除了诗文本身有中日对照(日本人读汉诗时会加上日语的连接词),还有写给生
人看的文体介绍。我只读诗,当场就用国语和台语朗诵给他听,他听了非常高兴
,便掏钱买了一套我的书。
  日本人写汉诗已隔一层,现代人写近体诗亦难精,他们难上加难,那诗的文
句不免有些生涩,格律也有些不协,但难得的是,他对这文体的理致把握得很不
错,看得出他有在经营起承转合,知道这句要放、下句要收,整个大局观是有的
。这已超过许多业余华人作者了。在隔着两道天堑的情况下仍能做到这等程度,
这钻研的精神值得尊敬。
  幻想乡论坛有海报区,就像科展一样,摊主向来客介绍其研究。有人就介绍
明治十七年(1884)的上海是怎样的一个都市,从而解读ZUN的想像由来。这部
份的介绍就比较浅,毕竟对他们来说是异国,就算作者研究得深,也要考虑观众
水平。相对的,这回有不少“东方圣地巡礼”的本子,讲述日本国内各个和东方
有关的景点,还帮你建议行程,完全是当旅游书来写,这讲的自然就比较细。虽
然相当一部份也应该是抄书抄网站的,但单这份整理的功夫就让人不得不服。
作者: kenay (笨蛋)   2016-03-19 07:01:00
推 羡慕XD
作者: cicada930614 (喜加达)   2016-03-19 16:05:00
推推
作者: sculpturesky (吾之生涯一片无悔)   2016-03-19 21:22:00
羡慕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