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 《东方文化学刊》发刊词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5-05-19 15:55:12
  翻开这本书的读者,如果您以为这是另一本文史哲学术期刊,恭喜,您搞错了。这是
一本关于《东方Project》系列电脑游戏和漫画、动画、小说等同人创作的学术期刊。如
果您不知道什么是《东方Project》,请上网搜寻一下,你会打开一个难以置信的、由一
位原作者和成千上万同好构筑出来的世界。
  而如果您已经是东方众,那更恭喜,您找对了。这是一本以东方及其同人文化为主的
研究与评论志,并且是一本你可以堂而皇之地放在书架上,不怕被爸爸妈妈看到没收,也
不怕被同学朋友、老公老婆看到说你宅的书。为什么呢?
  一因为,我们故意取了这个看起来超级正经的书名,还请到真正的书画、文物名家题
字,保证派头不逊于正规的学术期刊;二因为,我们的确是像对待文学经典、主流产业一
样认真地来讨论这动漫游戏、同人文化的。
  过去几十年,漫画、卡通、电动被主流社会认为是不正经的、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最近十几年,主流社会渐渐改观了,但却不是承认其文化意义与艺术价值,而是因为这个
产业有很大产值,才不敢小看。这当然不是一种健康的态度,只会让主流价值观更加自相
矛盾,也领会不了这些事物的精髓,结果必然是在文化、创意、产业三方面尽数亏本落空

  另一方面,当年看漫画追卡通打电动的小孩,我们和我们的兄弟姊妹同学朋友,渐渐
长大了,读到硕士博士,进入各行各业;我们已经可以用成熟的人生阅历和专业知识,来
重温旧作、品味新作,甚至自己创作。可是,我们经常还是会宥于以往的社会成见,怕被
认为不务正业、不长进,而不好意思把ACG端到公共场合和正经的台面上讨论。
  于是,主流媒体上,我们仍然见不到深入ACG文化的讨论,除了动画电影长片,那
会被下意识地归在上档次的“电影”范畴里,得到各种认真的评论。电视动画、连载漫画
、电脑游戏,就没有这种待遇。
  其实不是没有,只是还很不够:1997年,台湾有了傻呼噜同盟,致力将动漫评论带入
学术圈和主流视听;2013年,香港也有CR社创办了动漫画评论同人志《Platform》 ,既
有深入的文化研究论文,有译介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也有产业观察,至今出了四期,阵
容从常在主流报刊发表文章的教授到初入学海的大学生都有。此外,近十几年,《诚品好
读》、《字花》之类的文学杂志上,也偶尔会出现颇具学术性的相关专题或散文,但仅仅
是偶尔,发表后,也很难见到有什么后续的回响与影响。
  时至今日,随着新媒体的发达,认真的探讨也日渐繁多,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各种网站
,不时就会出现详尽而专业的心得感想与分析,精彩的回应也不少。如此,似乎不必再那
么在乎正式出版,或得到某种主流价值观的认可了;但当然,实际上,大家离一个起码的
、可以健康发展的局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障碍要清。这之中,比较容易清
除的一个障碍,是我们自己的心理障碍。
  我小时候也是玩电脑游戏长大的,动漫画虽追得不多,也看得不少。中学开始想当作
家,开始经营网志;大学读了历史系,也修了一些中文系的课,我渐渐发现,我会抗拒在
自己网志和公众版面谈ACG,即便我心里很想和大家分享心得;但如果是谈历史、古典
文学、现代文学,哪怕它其实很小众,我都会很光彩地拿出来讲,因为这些是主流价值和
我都认同的东西。我也画过一篇同人漫画《小叮当X》,因为原作已经公认是“国民”级
的东西,所以我和别人提起,亦不会不好意思。
  然而,同历史与经典文学的人,同小叮当的人,同东方的人,同一些冷门或偏门作品
的人,不都是同人吗?如果顾忌主流社会的观感,现在我读到了历史硕士、文学博士,我
是主流价值体系里有资格评定地位的人了,我何不多做点事,不但帮自己,也帮大家破除
不必要的心理障碍,理所当然地说:谈论东方,谈论ACG文化,是光彩的事?东方和所
有其他优秀的艺术品一样,值得全人类共享。我在这里这么说了,在别地方,在公开场合
,也会这么说。不夸张,这是我平实的评价。
  所以,出这么一本实体刊物的意义,也就出来了:帮大家打气。
  现在这个时代,有话要说,在网上立即可发,写多少字都行,不如实体书要担印刷成
本和库存风险,还可以即时得到回应,不断修改完善;嫌散碎,可以做成一个完整的专页
甚至专站;还想要实体的感觉,可以提供电子档让想要的自己去印。出实体书,除了满足
自己一些情怀,还有什么意义与价值呢?
  大概就是:正式出版,可以向自己、向这个世界宣告“我来了”、“我进场了”。东
方的同人志,而今不只有创作,也有评论,而且是用到各种实证方法和专业知识的评论志
了。创作者都怕寂寞,又要耐得住寂寞;我们的评论,可以让同人创作、特别是中文创作
得到的回应不再只是网上简简单单的几句“好”或“赞”或“很感动”,而是尚能查找不
足,相期做到更好。
  对我们自己来说,出实体本,可以督促我们将以前随手写下的几点想法、一些文章精
炼到好,这便是一种自我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在这方天地里,我们得以更加照见彼此。
文学与艺术的本旨,不就在这里吗?
  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东方文化学刊》也便不只是东方Project的同人志,而真真是
自古至今整个东亚文化的一环了。虽然本刊规模还小,印量尚少,排版设计也还简朴,但
我们的心怀是博丽而永远的。希望这本书的存在,也可以让您在心中多保有一点博丽的精
神,一种得以不拘系于外在价值体系的自如,来应对这个世界。
  如果您认可我们的心意,也请帮忙宣传一下本刊;越多人购买支持,我们就越可以继
续办下去。
  冠冕堂皇如ZUN帽的场面话说完了,接着,便请馒馒来地浏览各位作者先生所带来
的文章吧!
恒萃工坊 胡又天
2015年5月19日于台北
作者: tornapart (我要金坷垃)   2015-05-19 16:35:00
作者: kye8546 (阿恺)   2015-05-19 20:33:00
满感动的欸 推~
作者: roycsw (洛伊or阿叶)   2015-05-20 17:13:00
感觉很不错,推~!!
作者: phdazure (PhD.爱竹儿)   2015-05-22 15:5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