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业配文不惹骂还上万人按赞,全台仅二师兄一人?

楼主: s8506022002 (海岚)   2019-06-07 13:26:53
网络上到处都是业配文,眼尖网友都能一眼识破,甚至留言:不要再置入行销了,好吗?
但有个网络作家“二师兄”写业配文,不仅网友不讨厌,还能轻松吸引上万人按赞,
数千人留言。他用独特行销手法与搞笑的县市文章征服网友。
粉丝页成立不到一年,已吸引超过16万人按赞。
一时间,大家都在问二师兄是谁?
当脸书粉丝页不断改变算法,各家小编苦于文章触及率不高、行销效果不好时,
他又是如何出奇致胜?
死忠古龙迷 创作横跨科幻与武侠
其实,二师兄今年不过24岁,大学念的是外文系,现在是清大研究所的硕士生。
身边的人多半不知道他的真实身分,以二师兄身分出现公开场合时,
他总是戴着白色面具。他笑称,会选这个面具,
纯粹是因为很少能找到像这样鼻孔有洞,能够呼吸的。
二师兄回忆,对写作的兴趣,启蒙于国中时期。
国一时,国文老师要大家创作故事,他竟上瘾了,学生时期写出厚厚一叠作品,
也在当时红极一时的无名小站发布。他说,创作纯粹是出于“开心”。
他自称是坚定的古龙书迷,喜欢的小说家还包含蝴蝶与九把刀,
除大家常看到的“唬烂”文章,笑称自己其实也有在写“正常”的作品,
横跨科幻与武侠类型。
对二师兄来说,笔下创作都是小说,很难分类。
堪称斜杠青年的他很难用三言两语定义自己。主业是攻读硕士学位,
副业是创作、写书,还接业配文。看似任务繁多却能一一完成,
这都有赖规律作息与严格的自我管理。
不同于一般人印象中的硕士生,他早睡早起,往往12点前入睡,7点就起床。
早上他写文章,下午处理学校的事情,晚上和厂商用电话开会。
有趣的是,二师兄言必自称“肥宅”,其实本人中等身材。他之所以会这么说,
是因为小时候胖胖的,一度超过90公斤,直到上大学有规律运动才瘦下来。
尽管外表不胖,现在仍怀着一颗肥宅的心。
聊到肥宅,他不忘唬烂本性,笑称当肥宅不容易,BMI要曾经连续三年超过30,
点餐都点大份,而且没什么朋友才行。“很多人都是假肥宅,”他假装生气地说。
为何会自豪于又肥又宅?这种心态可能让很多人难以理解,
其实背后与PTT(批踢踢)自成一格的文化有关。
唬烂出自我风格 养分来自PTT
其实,肥宅一词刚开始带有贬意,但在2014年广为乡民使用后,逐渐变成中性词汇,
带有戏谑与自嘲之味,也为文章与推文添增许多乐趣。
观察PTT,有许多网友以身为肥宅为荣,甚至会争辩什么样的人才能自称真肥宅。
直到今年4月,都还能看见“争论真假肥宅”的高讨论度文章。
争论看似没意义,对乡民来说却充满乐趣。在ptt“唬烂版”十分活跃的二师兄,
自然也以身为肥宅为荣。
因为不知道要如何为自己的小说分类,他选了与创作风格相近的唬烂版发文。
2015年首次公开发布与剪头发相关的创作后,自此成为该版常客。
对他而言,PTT是充满归属感的地方,大家都是朋友,人跟人的距离比较近。很多不敢当面讲的话,都能在PTT毫无顾忌讲出来。
二师兄进一步解释,虽然常有网友留言乱讲话,但那是真正的建议与批评,
其他地方很温柔,很难看到负面意见;就算只是纯粹批评,
也可以从批评中了解他们不喜欢什么,让自己有改进的方向。
“当作家,不能害怕把作品拿出来给人家看,”二师兄说。
回复留言,他也不改在PTT上的习性,不重对象只重内容。
脸书虽然有“头号粉丝”的功能,供小编发给死忠铁粉,但二师兄坚持不使用。
原因是“头号粉丝”的留言曝光度更高,但他希望能让最有趣的留言浮上来。
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留言,是有人提到
“在台中考完驾照,为了找安全的地方停下来,结果开到苗栗。”
找灵感,PTT也是创作时重要的素材来源。
5月23日他在脸书发布一篇与嘉义有关的文章,
其中只有嘉义人才知道的深度梗“车牌1122”,就是他从PTT上看来的。
聊天与感受文化冲击 挖掘县市深度梗
能挖掘深度县市梗,引起在地人共鸣,是二师兄文章爆红的一大关键。
因为老家、大学和研究所都在不同县市,他有机会体验文化冲击。
第一篇文章写的是在新竹骑机车的危险体验,刊出不久就吸引出版社拜访,
成为他在脸书上爆红的转捩点。
除自我经验和上网找资料,二师兄有很多灵感来自不同县市长大的同学。
文章里的内容很多是真实故事,角色名称也多半由同学姓名转化而来。
文章受欢迎,他认为很大原因是能引起在地人共鸣。他发过近20篇与县市相关的文章,
每篇都可以看到在地人留言。例如台南人称“我家巷口”的牛肉汤最好喝;
肉圆用炸的还是用蒸的较好吃,许多民生议题都引发热烈讨论。
从中他也观察出有趣现象:愈是经济繁荣的都市,相对的文化输出能力也愈强。
当笔下的县市人口较少,不懂梗的网友往往也愈多。
其实,网友现在看到的文章通常不是全貌,二师兄发文前会再删减。
个中原因,是他得权衡哪些才是大家觉得好看的。
他观察,文章往往三四句话就要有个笑点才能吸引读者。
在这么严谨的节奏下,很难堆砌出有转折的故事,常常得牺牲文笔好的句子。
截图加戏谑对话 打造二师兄行销术
因为县市系列文章太热门,六都中还有县市曾主动找上门。找他行销的不只县市政府,
还包括不少企业厂商。与他洽谈合作的厂商有双位数,但因时间有限,
只能挑有感觉的做。合作过的厂商包含银行、茶饮、披萨、汽车,每篇都有不错的回响。
他的业配方式是模拟与厂商的文字对话,在有梗对谈中释出业配资讯,
用萤幕截图组成一系列图片,每张图片都能让读者吐槽,增加互动机会。
如最热门的一次合作是业配披萨,吸引超过3.2万人按赞,近8000次分享。
其中一段对话,二师兄故意要求厂商将披萨切成九片,
无奈的厂商只好将披萨切成十片后偷拿走一片;或是刻意要求凤梨分开加,
结果厂商直接在披萨上放整颗凤梨……。
二师兄和传统业配文完美包装行销的模式不同,恶搞中充满趣味,
引来大量网友互动与好评。
从事业配半年来,尽管成绩亮眼,他还是希望自己能被定位是“作家”,
会接置入行销业务,是因为一本书写半年,收入不如两个礼拜完成的业配文。
希望借此累积经济后盾,安心写书成为作家。
出书,是他从国中时就有的梦想。去年二月底,出了人生第一本书,
今年预计会再出版两本,继续完成梦想。
其实,采访当日离他新书截稿只剩三天,他原以为可以再延一下。
未料隔两天,就看到他在IG贴出与出版社编辑的对话:
“您好,请问您正在写稿ㄇ”“没有,我正在吃饭,您来要稿了吗”
“对,不然来要饭ㄇ”。
明明是被编辑追杀,二师兄一样幽默以对。
贯彻他在脸书粉丝页上的简介台词:“人生很难。笑一个,好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