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走过桃园戏院一世纪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18-05-27 15:48:08
http://www.peoplenews.tw/news/ac791a20-06a4-4980-90f2-58bbe7011d8d
【大城小事】走过桃园戏院一世纪
文/张泓斌;摄影/李盈静;图片提供/张泓斌、微光影像有限公司、桃园市政府、国宾
影城 2018-05-27 12:00
https://i.imgur.com/tvy72T3.jpg
位于中原商圈内的中源大戏院,是至今仍持续经营的老戏院之一。
戏院,是一种表演影像艺术的场域,现在,到电影院看场电影,是不少人闲暇时喜爱的活
动。但桃园的戏院有着各种不同的样貌,老戏院见证时代的更迭,新戏院带来新气象。
台湾首间戏院“东京亭”1896年1月设立于台北城内,而台湾首次电影放映的纪录,是美
国爱迪生扩大机影片于1899年8月在台北大稻埕播放,造成一时轰动。而桃园第一间戏院
是1927年的“中坜座”,在此之前,桃园的电影放映时间与场地并不固定。1930年代,台
湾社会娱乐风气渐盛,戏院才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纷纷设立。
桃园戏院的黄金年代
1945年二战结束,全台湾登记在案的戏院有168间,桃园有11间戏院,除了龟山、八德、
平镇、 复兴4个庄以外都有,但专门放映电影者,只有芦竹的南崁座,其余不是只演出传
统戏剧,就是戏剧与电影皆有的戏院。“战后初期戏院蓬勃发展,观众很有福。”国宝级
电影辩士(往昔放映电影时,同步讲解电影剧情者)陈锤钟表示,当时政府积极活络各行
各业,增设戏院等娱乐场所,只要电力可及的大型建筑物如农会仓库或社区集会所,都能
成为临时戏院。
到了1950年代,许多地方人士认为开设戏院能繁荣地方,于是设备完善的戏院数量不断增
加,到了1957年,全台湾有540间戏院,桃园戏院也增加到32间。随着国片的大量制作与
好莱坞电影、港片进口,看电影成为社会大众最喜爱的休闲活动,传统戏剧则逐渐衰落,
戏院完全成了播放电影的场所。至1990年戏院发展到历史高峰,桃园有近百间戏院,最新
的国内外电影不断地上映。
电影业面临严峻挑战
进入1990年代,台湾电影业开始衰退,陈锤钟认为电影业衰落有几个原因,像是1970年代
电视开始出现在各家户中,起初仅有“老三台”台视、中视与华视,收视选择不多,大家
仍会到戏院看电影;1994年政府开放有线电视合法营业,打开电视就有数十个频道可收看
,戏院面临了电视的强力竞争。
而1980年代录影带的出现,加上当时社会著作权概念较为薄弱,导致许多电影遭盗拷播放
,让戏院生计遭受严重打击。此外,1995年网络商业化及其他休闲活动的出现,削减了人
们早期依赖戏院做为生活调剂的份量。即使戏院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与设备,却无法阻止消
费者的流失。
https://i.imgur.com/ZF1fY6U.jpg
改造自八德中正堂的桃园市立图书馆大拟],仍保留了原本的外貌。
硕果仅存的老戏院
在那个电影业不断衰退的年代,规模较小的独立老戏院,往往要靠着播映二轮片、主打便
宜票价继续营运。桃园目前有7间戏院,而尚在营业的“老戏院”,仅剩民和戏院与中源
大戏院。
1980年设立的民和戏院,位于八德的大湳地区,周边商业发达、人潮众多,虽然规模不大
,但以主打人情味与怀旧感吸引消费者,并且采用与大型影城相同的新设备,获得客人一
致好评。而设立于1981年的中源大戏院,外观与设备不如大型影城,并以放映二轮片为主
,30年如一日的服务著当地居民以及邻近学校的学生族群。戏院外如今仍悬挂手工绘制的
电影看板,呈现怀旧的气氛。
老戏院变身图书馆 八德中正堂
同样在大湳地区,现已改造为桃园市立图书馆大湳分馆的八德中正堂,建于1964年,当时
作为提供附近眷村集会活动与观赏电影之用,是让当地居民留下许多生活记忆的戏院。后
来随着眷村迁移与改建,加上电影业衰落,中正堂失去原有功能而一度荒废。2007年,中
正堂登录为历史建筑,并由一元创合设计的何黛P林雅萍两位建筑师进行修复与活化工

https://i.imgur.com/dVlvoTq.jpg
屋顶桁架与入母屋造透过设计,成为引入侧光使空间明亮的结构。
“我们尽可能保留旧元素,再添加新的素材融入建筑,让中正堂成为人们乐意走入利用的
空间。”建筑师透过不断构思以及与在地人讨论,设计出保留在地记忆又实用的样貌。馆
内可见中间有数排阶梯与座椅、运用玻璃帷幕隔开的多媒体空间,即是保留中正堂原本戏
院配置改造而成。新增的二楼夹层重新创造了图书馆的空间感,也增加藏书空间。在新旧
融合之间,保留了最初作为戏院的特色,让曾在此观影的人们,不忘当年的美好回忆。
https://i.imgur.com/tui1YJe.jpg
(左)馆内运用玻璃帷幕隔开的多媒体空间,保留了中正堂原本做为戏院的功能。(右)
改造自马祖新村活动中心的桃园光影电影馆,外观并无改变。
挥洒热情的新戏院 桃园光影电影馆
相对于从老戏院变成新图书馆的八德中正堂,位于中坜马祖新村内的桃园光影电影馆,则
从旧活动中心变成了新戏院。1957年马祖新村落成,军眷在此生活40余年后陆续迁出,
2004年登录为历史建筑,成为保存眷村文化与推广文创影视的场所。改造为电影馆的马祖
新村活动中心,一楼拥有展览与简易电影放映空间,二楼将礼堂改造为放映厅,安排各种
主题的电影免费播放,推广电影文化。
https://i.imgur.com/HTViQBk.jpg
桃园光影电影馆举办策展人论坛等活动,培养大家赏析影像纪录的能力。
“桃园拥有多元的族群文化,蕴藏许多故事在其中,随处都是拍摄电影的素材。”2015年
开始带领团队进驻,目前进行光影电影馆营运与教学的知名纪录片导演吴乙峰,认为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要透过纪录片呈现人们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就能感动人心。“桃园
提供了马祖新村这个基地,是我落髡a进行电影文化推广的原因。”这里,让吴乙峰能
够全心投入电影教学与推广的领域中,透过巡回各地播放电影、开设纪录片制作培育课程
等活动,介绍好电影也培养观众赏析影像的能力。
https://i.imgur.com/iXW2q5T.jpg
左图:前往大江国际购物中心的 SBC 星桥国际影城,同时享受购物及观影的乐趣。
右上:近期重新开业的in89统领影城,提供最新的商业与人文电影,满足市民朋友的需求

右下:位于八德的国宾影城,是结合广丰新天地购物商场的新型态戏院。
桃园电影 发展迈入新页
将近一世纪的光阴,目前桃园的戏院展现出多元样貌。升格后,八德广丰新天地的国宾影
城、桃园火车站前的in89统领影城相继开幕;未来,统领百货整修完成后,车站商圈也即
将有第二间电影院,而即将动工的桃园市立图书总馆,也预计将部分空间规划为电影院,
同时,也将辅导鼓励民间设立电影院。“桃园电影节”也以纪录片为定位再出发。人生如
戏,但透过软硬件的发展,戏,也丰富了人生。
※本文转载自《桃园志》第35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