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举一陈寿注〈杨戏传〉之例,以方便从刘璋其州牧的角色,说明个人对闇弱的看法
时任汉昌县县长的程畿,对在巴西太守-庞羲底下做事的儿子-程郁说道:
"我受州恩,当为(益),州牧(刘璋)尽节。汝为郡吏,当为太守(庞羲)効力"
不难发现县吏与州牧,以及郡吏与太守间存在着从属关系,或者更正确的说
是各阶层的吏员需要对哪一级的上司负责
回头看188年刘焉基于"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刘焉传)
而向摇摇欲坠的东汉朝廷建议扩大州牧的职权,毕竟州牧这职位
老早就在更始帝时期就出现过了,只不过一直由州牧和刺史轮流充当监察的功能
刘焉重点在摒除包庇营私且业已根深蒂固之恶习
则由州牧来负责郡以下的县之人事,适可避免郡太守囊括太多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
承上,既然庞羲已经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安插亲近自己的人马于各处任职
那么刘璋这股势力底下,理论上不该出现巨大派系的头目,膨胀到连主君都不敢随便动他
不至于像审配在冀州吃香喝辣,袁绍却始终拿他没皮条
最终审配甚至敢动刀动到南阳人许攸头上
再考虑以下两点,显示刘璋似乎没有特别偏重哪个族群或派系:
1.吴懿费观这些刘璋姻亲,倒戈时刘瑁已GG,故基本排除继承权之争
而倾向刘璋并非用人唯亲那一型的
2.蜀郡有张任死节亦有张松卖主、东州法正更遭同郡说坏话
反观隔壁刘表对当年帮助他入主荆州,后续坐稳位置的蒯氏、蔡氏,称得上是没有亏待
连在面临选择靠拢袁绍、曹操两强的关键时刻,都还得征询或者尊重帮他奠定基础的
绰号-曹友友们的意见
相较之下,原本意属亲善曹操的刘璋,最多就是靠着史书仅见的,不算开国功臣的张松
在缺乏大集团大派系施压的情况下,即足以改变刘璋之心意,转为迎接刘备
我想如果不是心中早有定见,会很难靠几句说词就立场大转弯的
结论来了!!身为北方迁来益州的群臣之一,庞羲这一派其实并没有特别具有压制力
同理李异亦然,他俩却遭人非议"恃功骄豪",我的解读是:
1.刘璋重人情,宠之以位,让庞羲等开始专权自恣
然后刘璋又对功臣作威作福的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遂招来闇弱的评价
何况庞羲可见纪载的战绩-征讨张鲁还打的不怎么样
所谓的"功",大概得往前推到保护刘璋前来益州?
2.对照很早就拥(镇南)将军位的刘表,刘璋包括刘焉可说是没当过任何武职
这点自然在对于要讨灭反叛势力上极为不利,变得必须仰赖特殊势力,譬如东州兵
东州既得势,即便存在鱼肉乡民这等鸟事,则刘璋没有积极处理,并不意外
3.刘璋温仁的天性,相较动辄诛杀功臣而多疑的曹操、袁绍
刘璋未放过的就明显吃里扒外的张松罢了,当然要杀鸡儆猴啊
4.承上,正因为温仁,加上几次平叛过程中,巴、蜀各地方势力并未一面倒的
敌对或支援叛军,这也合乎前面所述之,地方派系绝非铁板一块的推论
于是肩上各派系的包袱差别不会很大之下,不排除各派系皆认为大有扩张机会
而抓准这点频进谗言,方有诸如《益州耆旧传》写刘璋懦弱多疑,不能党信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