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 少子女化下,还要盖公共托育吗?看日本“

楼主: tseupnpneyi   2022-08-03 20:26:59
有意见质疑,台湾在少子女化趋势下,如果再继续盖公共托育机构,这些空间会不会成另
个蚊子馆?同样遭受少子女化冲击的日本,近10年来即便小孩变少,但托育需求却不减反
增,政府并扩增了86万个可收托名额,如何满足供不应求地区的需求,并减少供过于求地
区的供给,便为当务之急。
(※ 文:王兆庆,彭婉如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近年来,随着台湾生育率持续低迷,中央与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各种催生政策。教育部在2
至6岁幼儿园领域,尤其投入大笔资源,推动公立幼儿园、非营利幼儿园、准公共幼儿园
等等政府高度补贴的托育服务。
不过,随着出生率降低、少子女化问题愈加严峻,政府为何依然花大笔预算建设公共托育
机构?有家长团体对媒体忧心表示,“盖好又招不到学生的幼儿园,真不知道可以支撑多
久,会不会又变成一堆蚊子馆?”
这样的顾虑也不是家长团体独有,2020年国民党籍台北市议员王浩也曾指出,“出生人数
越来越少,若照媒体跟年轻夫妇的要求广设公共托育,花这么多钱盖完之后,没有孩子也
会变蚊子馆。”
因为新生人口减少,所以花大笔预算建设的公共托育设施也“无人可用”,这样的担忧虽
然很直觉,但需要思考的是,我们要因为少子女化所以避免建设更多公共托育?还是正因
为少子女化,所以才要做更多公共托育?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其他国
家怎么做。
日本少子女化冲击下,托育需求却提高
邻近台湾的日本,是全球最早遇到少子女化问题的国家之一。但即便面对少子女化冲击,
日本近年却不断提高托育服务招收名额,日本政府丝毫没有要削减供给量的意思。值得留
意的是,日本的托育使用量也跟着逐年攀升,少子女化并没有削弱家长的托育需求。
细看数据可知,晚近10年间,日本全国的托育服务可招收名额,从224万个儿童,提升到
301万个儿童。也就是10年之内,新开班、新开园的总数量,竟然超过86万个名额。
(设计/许静之)
这些新开办的托育服务,没有变成“蚊子馆”。虽然少子女化趋势不可免,日本晚近的出
生人数,平成24年(2012年)是103万7101人,令和3年(2021年)减少到只有81万1604人
,跌了超过2成。可是日本家庭的托育需求依旧水涨船高;平成24年,实际就读保育所或
幼稚园的小孩总共只有217万多人,到了令和3年,就读人数竟然增加到274万人,上涨了2
成6。
小孩变少,托育需求竟然却提高了。为什么日本的公共托育没有变成蚊子馆?
有两个虽然简单但合理的解释:
第一,母亲就业比例提高,托育需求随之升高。日本幼儿照顾方式,从“妈妈自己带”的
传统主流模式,转变为“妈妈要上班,小孩要托育”。
因此,托育服务不再是一种补充性质的服务,仿佛只有少数家庭才用得到。相反,双薪男
女当道的时代,托育是家庭的共通需求,是现代化都市必要的基础建设。
第二,政府的政策因素。2016年日本流行语大赏前10名中,有一句“抽不中幼儿园,日本
去死吧!”(保育园落ちた、日本死ね)这一位妈妈因为小孩无处送托、无法回到职场的
怒吼,最终引起日本社会的巨大共鸣。
无处送托、排队等候补的小孩,在日本叫做“待机儿”。因此2017年时任首相安倍晋三便
宣告:“绝对不会放弃‘零待机儿童’的施政目标!”换言之,日本政府认为,在供不应
求的地区,持续扩张供给量能,让想托育的家庭都能得到托育服务,消除抽不到签、排队
、候补的问题,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教保人员带孩童至东京井之头公园游玩。(图/美联社)
日本人想的,跟台湾人不一样
台湾的公共托育服务扩张,其实才刚刚开始而已。日本等于是在10年之内,扩张了将近一
年所有出生数的托育服务供给量(86万个可收托名额)。
如果以台湾数据相对照,蔡英文总统执政2016至2021的6年内,约增加200多间0至2岁公托
、100多家公幼、200多家非营利幼儿园,总计公共托育可收托名额估计增加4万左右;而
此数据与日本相形之下,真的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部分台湾家长团体、媒体以及民意代表,忧心少子女化问题恐进一步使公共化幼儿园变成
“蚊子馆”。不过,这样忧心的背后,或许是疏忽了台湾的“区域差异”。
当我们笑称都会区或首都圈人看事情的观点是“从台北看天下”,若反过来看,从偏远地
区看台湾,同样也容易陷于以偏概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偏看与偏听。
在地处偏乡、家长缺乏双薪就业机会的地区,公幼的确有极高机率会供过于求,屡屡招生
都招不满。但这不会改变人口密集、双薪家庭密集的地区,公共化幼儿园抽签、排队,甚
至形成大量“待机儿童”的现象。
举例来说,回想2022年5月本土疫情严峻的时候,假如当时全台10000家药局中,有3000家
因为地处偏远,快筛卖不完,导致库存囤货无数,我们可能不会轻易断言“快筛供过于求
”,或是担忧“快筛恐成蚊子快筛”,因为另外还有7000间药局依旧是大排长龙、快筛供
不应求。
这便是所谓的“区域差异”,在地区特性与条件不同下,有些地方供过于求、有些地方供
不应求。以台北市为例,虽然近期有媒体报导指出,台北市公幼招生结束,结果还有300
多个缺额没招满,但实际上,后头同时也还有5千多人仍在排队候补。
(设计/许静之)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放大“未招满”的公共化幼儿园缺额问题,便容易忽略,仍有一大
群人依旧抽不中公共托育的事实。
事实上,全台北市共有147家公幼、52家非营利,总计199家公共化幼儿园。媒体报导点出
其中35家招不满的问题,却未看见其他164家的状况为何?
的确,台北有35家公共化幼儿园“未额满”,总缺额413人,平均每家还有缺额11.8人,
媒体报导的是事实,但这只是“片面事实”。事实上,台北还有164家公共化幼儿园招生
额满,而且排队候补了数千人,这些额满的园所,平均每家公幼排队候补了47.6人、平均
每家非营利排队候补了94.9人。其中,2岁专班只有一个年龄层,排队候补人数还高于3至
5岁,可见其供不应求、中签率极低的问题尤其严重。
(设计/许静之)
公托需求须辨识地区差异
因此,如果我们选择只看各县市有多少家公幼“未招满”,以及未招满的缺额有数百或数
千,进而担忧“公共托育即将变蚊子馆”或“政府资源错置”,那其实是犯了抽样偏误的
失误。我们应该看的是,有多少家公幼“额满”,以及额满之后排队候补的人数又有多少
,那才是目前台湾公托需求与供给的全貌。
我们应该做的,是去辨识哪些地区仍有公共托育需求,又是哪些地区的公共托育,仍然抽
签、排队、候补,一位难求?我们应该针对高需求地区,扩充该地公共托育供给、提高中
签率,满足都会地区双薪化的需求及趋势,就像日本政府的施政意志一样。必要时,政府
也可以设计诱因、调度人力,将供过于求地区的公共托育服务人力,挪移到供不应求的地
区。
如果因为少子女化,担心花大钱建置的托育设施与空间未来将沦蚊子馆,因而中止公共托
育的相关规划与设置进度,这样的提醒或许称不上远见,而是一种迷思;而那样的担忧,
也忽视了那些抽不到签的家长困境,与百般无奈的心情。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