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ureHAPPY (cureHAPPY)   2020-11-13 09:32:24
这世界上最乐意掀出人类不堪本质的导演,应该就是奥地利导演麦可
汉内克了。这样说他本人应该会不同意吧?(谁会同意呢?)说是掀
出人类的不堪,其实应该是基于他对事物核心本质的追求,所有平静
无波的人生,背后肯定隐藏着什么样的扭曲;而所有的扭曲,肯定藏
著一个令人痛苦的遭遇。
《钢琴教师》是麦可汉内克在2001年坎城影展大放光芒的作品,夺下
了当年的评审团大奖,以及男女主角奖,这部电影改编自2004年诺贝
尔文学奖得主艾菲德耶里内克的小说,描述一位年过40的女钢琴教师
艾芮卡,长期与母亲同住,过著互相赠恨、又彼此相爱的扭曲人生。
由于母亲的极度无安全感与控制欲,艾芮卡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她
一直用理智武装自己,不让情感外露,对情感与性的渴望,导致了她
的扭曲。她必须靠着看色情片来满足自己的性欲,或是到露天电影院
里,偷窥情侣的车震激情。而当她在奇妙的场合里,遇见了一名17岁
的男孩华特。华特对她展开猛烈追求,她终于不再抗拒,然而当理智
的高墙溃堤,她毫不自觉地展露自己对性与爱情的扭曲──她的情感
必须靠着扭曲的性爱来展现,或者更贴切的说,因为长期观赏成人电
影,她所认知的爱情就是这样。最后,华特终于离开,在一场演出前
,她本来准备了刀子要刺杀华特,然而华特对她的态度却宛如鲜少碰
头的长辈,让她无法下手,只能一刀刺了自己的心口,却又无法刺深
,让自己一次解脱。
艾芮卡当然是不可救赎的悲剧,然而汉内克并不是要我们给她批判,
他比较像个拿着手术刀的外科医师,一刀一刀地解剖艾芮卡的人生组
成与欲望扭曲。艾芮卡的悲惨人生,可说是源自于她的控制狂母亲─
─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女儿,让她能够好好学习音乐,成为一名钢
琴家;为此,她要求女儿一辈子来归还。音乐是艾芮卡的唯一,但其
实正是造成艾芮卡今日扭曲的一切原因,若不是因为学习音乐,母亲
就不会如此控制她,她或许就能拥有跟其他人一样的人生发展。因此
故事里,艾芮卡设计刺伤自己的女学生,让她无法必须放弃钢琴,或
许是源自于艾芮卡的嫉妒(她当时正在与华特欢笑谈天),然而最后
可能拯救了那名女学生,因为她很有可能走向跟艾芮卡一样的扭曲人
生,因为受伤必须放弃音乐,却替她的人生开启了另一种可能。
艾芮卡与华特的感情发展,像是有脉络可循,却有许多不合里之处。
什么样的男人,收到了艾芮卡易于常人的性爱要求后,还能继续与她
发展感情?这段发展之中,我们见到了华特多次拒绝,最后却扛不著
生理反应,与艾芮卡发生了性关系,然而每次性关系,都将艾芮卡打
入极度不堪的境地,而华特却在这些关系之后,还紧跟在后,对艾芮
卡表达爱意。
这样的安排的确不合里,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怀疑,艾芮卡与华特之间
的“感情发展”,其实有许多部分可能都只是艾芮卡的幻想。或许最
后,华特并没有追到艾芮卡家,照着她的指示,对她施予暴力的性爱
;或许彻头彻尾,那些不合情理的互动,都只存在艾芮卡的幻想里:
华特没有为她报考音乐学院,也没有在音乐厅的厕所挑逗她,更没有
在冰棍橄榄球场的仓库里,有那场屈辱的性行为,一切一切,都没发
生过,她与华特唯一的接触,只有当时家庭演奏会上的一面之缘,动
心的是艾芮卡,并不是华特,艾芮卡必须用这样的幻想来喂养自己贫
乏饥渴的人生,并且抵抗母亲控制下的人生。
因此,最后那场音乐厅阶梯前的相遇,华特的反应也就理所当然,而
艾芮卡当然也无法杀了华特,一切都是自己所为,自己所苦,那把刀
当然也只能刺向自己的心,也理所当然,无法因此刺死自己,只能带
著伤逃离。
《钢琴教师》在15年后,有了修复版本,伊莎贝雨蓓所饰演的角色疯
狂,在这部电影之后,更成为一种背负著入世苦痛的疯狂。她在保罗
范赫文的新片《她的危险游戏》里,似乎就取了部分艾芮卡的疯狂,
当然,扭曲的程度还不及艾芮卡的一半。《钢琴教师》在影史上的存
在地位,不止是因为麦可汉内克,更是因为伊莎贝雨蓓,因为她成功
诠释了这个痛苦而扭曲的角色,而这个角色也无形中跟随着她到永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