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成唯一漏洞?数据揭秘德约的阿克琉斯之踵
2019年02月08日 22:14 新浪体育综合
澳网决赛当中,德约科维奇出人意料的三盘横扫纳达尔,连续拿到第三座大满贯冠军
,战无不胜的德约王朝看起来又一次建立了起来。但放眼整届澳网以及过去这半年,德约
在以西西帕斯Tsitsipas、兹维列夫Zverev以及本届澳网的梅德维杰夫Medvedev为首的新
生代面前,却屡屡遭遇打击。无懈可击的“德氏战车”是否有被击破的可能,《经济学人
》通过资料分析得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突破口竟然是德约被公认为最强的武器。
对阵沙波瓦洛夫,德约科维奇自这记反拍失误起一度状态全无
是的,突破口就在于德约科维奇的反手。你也许会感到意外,但就本届澳网而言,先
抛开对手的发挥,德约自身的反拍表现本就不够稳定,特别是前四轮中。从资料上看,他
在四场比赛中的反拍制胜分与非受迫性失误之比分别为10:10、5:16、4:16、9:21(
均包含截击与放小球)。
而在后三场较量里,他总共只出现了11次非受迫性失误,制胜分则达到23个,这也与
悬殊的比分形成了呼应。
决赛对阵纳达尔,德约打出的一记精彩反拍制胜分
而在隔网而立的对手方面,令德约陷入苦战的梅德维杰夫不得不提。尽管最终大比分
1-3告负,但输球无法掩盖他在比赛中的亮眼发挥。很多人都说他是通过体能消耗战拖垮
德约,但击球线路和落点的资料显示,他并没有在一味的追求延长回合拍数。
在线路选择方面,正如文章开头所言,他会主动将球向德约的反手分配。这不仅体现
在底线抽球中(比如首盘第九局把握住破发点的一分),还体现在发球上,尤其是竞争激
烈的前两盘。
连续压制反手,梅德维杰夫完成回破
在体能充沛时,梅德维杰夫会侧重追求一区内角和二区外角这两个落点,它们对应的
恰恰都是德约的反手位,这让他赢得了不少分数。即便第三、四盘发挥不佳,但他最后的
总得分也仅比德约少16分,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得当的战术策略。
在他的勇敢尝试下,德约本场比赛的反拍制胜分与正常水准相比少了1/3,特别是其
标志性的反拍直线制胜分,更是少了近2/3。我们能够看到他用漂亮的制胜分挽救破发点
,却也能看到他在优势局面下出现离谱的反拍失误。梅德维杰夫的表现不足以带来一场爆
冷,但他的发挥足够出色。
与德约交手前,梅德维杰夫提到了上赛季后半程新生代球员令德约遭遇的三场失利,并
且相信自己也有取胜的机会。而他随后的表现证明了,他的确从同辈选手的胜利中收获了
心得。据网站“tennisabstract.com”的计算和统计,为削减德约反拍位在硬地赛场的威
胁,这些年轻人正不断地进行着努力。
然而,拥有超强双反的德约科维奇自然不会惧怕挑战,面对对手的攻势,状态出色时
他常常能依靠一记反拍(如开放式站位的反拍)便完成攻防转换。此外,出众的柔韧性亦
能保证其在失去平衡或击球点别扭的情况下完成高品质击球。
为了进行应对,有两种办法可供尝试。第一,少将球打到德约的反拍;第二,若一定要打
向反拍,就要更冒险、更有侵略性。
作为新生代中的佼佼者,小兹维列夫采取的是第一种方式。去年年终总决赛的冠军争
夺战中,他将德约反拍击球比例限制在了41%,在这项资料上塞尔维亚人的生涯平均值为
45%。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两人小组赛的交手中,尽管直落两盘取胜,但德约此项数据仅
为39%,这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绝少出现。上一次出现类似资料的比赛,是2017年澳网同伊
斯托明的五盘大战,最终后者成功爆冷。
反观梅德维杰夫,他的应对之策和曾在罗杰斯杯击败德约的西西帕斯一致,那便是多压
制反手,且压反手的这一拍要更重、角度更大。去年夏天,在与西西帕斯的交手中,德约
的底线击球有46%来自反拍,但反拍直线的使用率比其平均水准(近14.3%)少了一半之多
,且来自这条线路的制胜分为0。
而在今年的澳网决赛上,纳达尔给了德约的反拍过多发挥空间,全场比赛塞尔维亚人
的反拍制胜分多达12个,而纳达尔只有4个,且反拍直线使用率也高达20%。面对唯一一次
破发机会,纳达尔的反拍出现了挂网。在两人的53次交手中,只有一场比赛,德约反拍直
线的使用率低于10%,那场比赛便是2013年美网决赛。
纳达尔错过了唯一一次破发机会
另一方面,新生代球员在对阵德约科维奇时的战术思维也非常重要。在比赛中,攻击
对方相对更弱的环节是很常见的,比如大多数选手在与费德勒交手时便会侧重进攻他的反
拍。然而,有时从对手的强项上也能找到突破口,就像德约敢于压制纳达尔的正拍一样。
当然,具体到战术执行,每个球员的能力有差异,但这为他们提供了又一种思路。
德约科维奇反拍直线制胜分
与此同时,新生代球员要想更多次地战胜德约,就需要全方位地提升自己,因为德约
的武器不只有反拍。多变的发球、稳定的正手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都是他的制胜法宝。好
在新生代最大的资本便是年轻,西西帕斯、卡恰诺夫、兹维列夫的胜利也会激励其他年轻
人,在对阵德约科维奇时打得更激进、更果敢。
文:J.S。 编译:Andy&Eddi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ennispie网球派”]
http://sports.sina.com.cn/tennis/atp/2019-02-08/doc-ihrfqzka43968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