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er429 (phoenix)
2025-03-05 23:04:01※ [本文转录自 Soft_Job 看板 #1do62gWV ]
作者: rer429 (ヽ(●′∀`●)ノ) 看板: Soft_Job
标题: [心得] 战胜行为面试 Behavioral Question(一)
时间: Wed Mar 5 22:33:08 2025
面试的时候,被问到以下的问题:
“请分享一个过去失败的经验。”
“你过去怎么处理冲突?要是和同事意见不合你会怎么做?”
“请跟我分享你在高压且短时程下,怎么完成工作。”
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以上的问题是我过去面试中常遇到的几个高频题,以前我还在台湾的时候,我已经非常
熟悉所谓的 STAR ,也就是依照“情境、任务、行动、结果”来组织我的答案。
但当我在北美运用同样的逻辑去面试的时候,我开始感觉到对方抓不到我的重点。
起初我以为是语言能力的问题,后来我才发现,在语言能力的背后,
是我对于行为面试了解的不足。
透过和我的 mentor 几次练习与修正后,我的行为面试就再也不是我面试的弱点。
如果你一直觉得面试过程当中,硬实力以外的部分是你的弱点,那么,
就让我们一起透过这个系列文,战胜行为面试。
—
什么是行为面试?
广义来说,只要是透过描述过去的经历来解释你的想法、概念,都可以称为行为面试。
以软件工程师来说,扣掉算法、系统设计、live coding 以外,
所有面试官为了了解你所问的问题,都是行为面试。
为什么我要特别花时间准备?
面试其实是让面试官了解两件事情,第一当然是技术,第二就是是否好相处,
透过行为面试的准备,你可以更精准的展现你想展现的技术,
也能够展现其他软实力像是:表达、沟通、抓重点…等等。
—
准备行为面试的几个原则:
1. 不要准备 STAR ,而是 CAR
与传统的“情境+任务”不同,直接叙述“Challenge 挑战”。
在传统的 STAR 中,我们被教育要说清楚情境与任务,这时面试者容易花过多的时间想把
背景讲得清楚,而模糊了焦点。在 CAR 的架构中,我们直接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面试
官我讲述的故事正在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以“分享处理过最复杂的专案”为例,两者的开头会是,举例来说:
“在我的第二份工作中,公司是做线上教育系统的公司。当时我负责一个当年度最重要的
专案,是攸关部门业绩成长的专案。….”
“在我过去的工作经验中,为了降低程式码的耦合度与提高效能,我引入了 Pub/Sub
pattern 与微服务到一个九年的专案中。”
比起前者给了过多的资讯,讲了四句话还不知道专案的难点是什么,后者直接切入重点,
直接和对方讨论故事核心。
这个例子不只适用于技术类的行为面试,也包含了非技术的问题,
例如当你被问“过去如何处理冲突/怎么跟难应对的人沟通”:
比起讲述大时空背景,可以直接说:
“当时我发起一个重构的专案,遭到 PM 强力的反对”
这样直接的把重点破题,会让你的故事更容易聚焦。
2. Challenge 与 Result 必须是“同类相比”
同类相比的意思是,挑战必须跟结果是颠倒过来的。
举例来说,
你的故事起头是“低效率、专案将会延期”
那么结尾就会是“高效率、专案准时上线”
在行为面试的时候,初期不要将故事复杂化,先讲一个单线故事的版本。
真实的世界中,专案总是错综复杂、牵一发动全身,无法简化。
但,当你要让一个完全不理解你过去专案的人,能开始听懂你的故事,
进而从你的故事了解你的工作能力、你的强项,
那么,你就要先提供一个简单版本的故事,再慢慢将复杂的背景建构出来。
举例来说,我帮过一个芝加哥大学的小朋友修改一个行为面试的故事:
1. 实习的时候,做了太多的研究,导致专案差点延期
2. 实习初期,看不懂专案架构,避免打扰全职员工,决定自己研究
3. 查了一周的文件,专案没有进展,与主管一对一面谈,主管说进度太慢
4. 主管给了建议:“要懂得 leverage 同事的资源,软件不是单干”
5. 找全职员工 pair programming、请教文件逻辑,因此提高工作效率
6. 准时将专案上线
以上的故事其实架构完整,问题就在第一句话,
这个故事的“挑战”并不是“做太多研究”而是“自己工作效率低导致专案无法准时”,
因为“做太多研究”不能推导“专案无法上线”,
也与后面的“解决方法”没有直接关联。
修改过后的版本是:
1. 实习的时候,做事方法错误导致工作效率差,专案差点延期
从第一个版本“做太多研究(隐含讯息:效率低)”,
改为新版本的“做事方法错误、工作效率低”。
这样一致化的好处是,当你不是用母语面试的时候,你会更难专注在重点上,
再者,如果你在面试海外的工作,有不小的机率,
你的面试官母语也不是公司的官方语言。
举例来说,北美许多面试官是中国/印度人,我在日本的好友他的主管是韩国人。
把自己的故事逻辑精简到类似上述的逻辑“低效率、专案延期”>“高效率、专案准时”
除了让自己好讲以外,也让对方容易吸收你想表达的资讯。
承认“错误、失误”并不是可耻的事情,当你愿意在面试中第一句话就破题自己过去曾犯
过的错误,面试官会很有兴趣去知道,你是怎么改善这个“错误、失误”的。
题外话,行为面试一个常见的错误是答非所问。例如,当对方问你“跟我分享一个你专案
延期的经验”,结果你分享了一个“专案差点延期最后没延期的故事”,这在北美大公司
的角度,无论你的故事再怎么精彩,这分都是要扣的。建议是,除非你很确定对方的意思
,你应该要厘清对方的问题是什么。
3 一个故事只放一个挑战
我喜欢跟和我咨询的人说,你要把你的故事想像成迪士尼的白雪公主而不是诺兰的电影。
诺兰的电影可以有复杂的转折、庞大的世界观、多方阵营。
白雪公主的故事就不一样了,只需要简单的:
1. 公主好棒、皇后好可恶
2. 公主中毒、因为皇后害的
3. 王子救了公主、皇后遭报应
4. 公主和王子过著快乐的日子
故事的挑战是什么?皇后
故事的解法是什么?王子
你需要知道王子是哪个城的王子、城堡税收多少、有没有内忧外患、有没有兄弟姐妹吗?
在第一个版本中的故事,不需要。
以亚马逊的软件工程师面试为例,面试者要在 20 分钟内回答两个行为问题,且亚马逊非
常爱追问问题。在 10 分钟一个行为问题的前提下,面试者只有 3~4 分钟来讲我的故事
,接着留 5 分钟来让面试官追问、让面试者补充。
因此,我的第一个版本,必须简单好懂,让对方可以用最少的追问就可以满足他被安排到
的 leadership principle。
另外,一个真实世界的故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切点、就会变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举例来说,我的两个“最复杂的专案”都同时可以讲“过去怎么处理冲突”,我会根据对
方的问题,去决定我这次要选择哪个故事作为回答。
-
结语:
1. 如果你发现你准备的故事中,前面五句话还没有切入主题,那你需要调整一下你回答
行为问题的架构
2. 如果你故事中,提出来的 Task 或是 Challenge,与 Result 不能同类相比,那你需
要整理一下故事的因果关系,找到真正的 Task 与 Challenge
3. 试着将你故事的内容做删减,删减的过程会发现,自己可能绕了弯、讲了一个以上的
困难,那么,这个多出来的困难,很可能在面试过程当中让面试官迟疑、影响他获取资讯
。我们的第一任务是,第一个版本是迪士尼的白雪公主版本,简单好懂。
-
原本的期望是一篇文章把整个行为面试讲完,看来我实在太天真了!
写的过程当中,我也没把握把台湾“非技术”的问题给囊括,在此征求读者意见:
“过去面试中,你被问过哪些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非技术问题?”
“对于行为面试,你有什么想了解的细节?”
请在此篇文章推文,我会在下一篇文章回答。
另外,下一篇我会分享我 mentor 从 Amazon manager 的视角,公司是怎么结构化行为面
试这件事情,包含:面试该问什么、能问什么、跟 leadership principle 怎么做连结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