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公司新研发案需要洽谈一些可能的学研合作单位,从而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少子化波峰已经传到了研究所。原本有兴趣想跟我们合作的私立大学某系主任,因为收不
到研究生没研究人手,无法接研究计画,顶多只能担任个顾问。
顶大也无法幸免。以我所接洽的学校为例,要嘛硕班招不满、要嘛硕博班学生半数来自东
南亚。学界大老们即便有博后也以来自越南印度籍博士为主。如果我们想透过产学合作绑
优秀学生作为储备招募对象,似乎有很大机率要考虑来自东南亚的优秀年轻人。
常有月经文在讨论工程师40岁以后何去何从、注定被新鲜肝肾取代等忧虑。但这少子化的
趋势似乎悄悄地淡化大龄工程师危机(不是完全没有)毕竟在宏观调控上,现在的年出生
人数就是比20年比少了快一半,在假设台湾科技业规模与人力需求变化不大情况下,资方
只有几个人力来源选择
1)一般制造研发类:现有熟龄工程师继续沿用(假设脑力还行持续学习)、引进对岸工
程师(不含手机互联网领域因为大多给不起)、再来是录用台湾&东南亚优秀毕业生从头
培养
2)先进技术研发类(尤其需要博士的那种): 除了台湾剧减的毕业生,大概必须引进次
佳的印度、越南大马毕业生(最优的应该能去美国新加坡也去了)例如GG近年来的在台印
度籍员工并不少见
所以如果你现在40左右,很大机率你有机会继续做到55以上或更久直到脑力体力干不了。
当然,公司愿不愿意为了你的专业&资深付出合理的对价,那又是另一件事了。
以上是小弟的小小观察,不完全正确与全面,欢迎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