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青秀/电子时报 2019-11-22 02:42
新闻连结: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id=0000572645_fsw7e0lw3dbc106iml8hc
在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史上,创于1980年的联电绝对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但随着产业大者恒大的趋势,2017年走马上任的联电共同总经理简山杰与王石扛起重大转型计画的挑战,联电决定不再追逐12奈米以下先进制程。
尽管学经历及工作背景不同,但两位总经理在互补的基础上建立共识,一同将联电拉往对的道路。简山杰负责公司核心制造的研发和运营,王石则从企业运营的策略与规划来考量。回首2年前,对于当初勇于做出改变的决定,其?
2020年即将进入共同总经理的第3年,简山杰认为,联电在过去2年稼动率超过9成,特殊制程领域也取得亮丽斩获,但财务数字尚未反映出改造转型的成果;而王石提出5年计画,在联电前2年调整体质结束后,从2020年起将进入?
问:联电先前宣布持续投资研发14奈米及改良版12奈米制程,不会再投资12奈米以下先进制程,目前效益如何?
王:先来回答为什么会不投?在两年前,我们重新检验这个市场,也重新定位联电的方向是走向专注与卓越的道路,定位为世界一流、专注在特殊制程的晶圆制造者,因此在扮演特殊制程的领导者上,以联电资源和技术更能赢得
现在回头来看,我还是觉得认同2年前的决定,并感到更具有信心。
问:这改变需要很大的勇气,也修改了晶圆厂主流路线,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做出决定?
王:我进入联电达10年,联电在技术研发脚步一直没有放弃,但晶圆半导体的投资分为技术开发与产能投资,后者比前者还要高,技术开发成本的往上走,产能的提高速度更大。
对于年营收50亿美元的联电来说,技术投资是可以负担,但产能投资的负担很大。由于我从财务与业务出身,我在乎的是产能投资效益,是基于数字导向,因此这个决定是极为理性的,
这影响了联电从2017年以来的资本预算都采取严谨的态度,从2017年踩刹车之后,2018~2019年都维持7亿美元的投资预算,基于投资回报的态度来考虑,达到联电投资效益更为严谨的目的。
以联电研发费用约营收比重9%来看,而台积电约在6%~8%左右,但营收规模导致实际投入的数字是相差很多的,若台积电的总研发金额80%用于先进制程、20%比重投入于特殊制程领域,则联电投入规模能相差不多,竞争机会也更?
简:联电在0.13微米研发阶段曾面临到技术落后的瓶颈,当时在先进制程的市占率处于落后,不仅影响到营收表现,研发资金也跟着减少,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是为何我们2017年决定转向的原因。因为先进制程研发的投入与产
我们有很好的研发团队,还有很多特殊制程与市场成长空间可以开发,14奈米以上制程的市场仍在成长,而且特殊制程市场的的成长率反而更高,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对的方向。
联电在近2年已有不错的结果,过去特殊制程的营收占比约3成,现在的占比则达到一半以上,尤其是特殊制程制程需求在近2年快速起飞,包括面板驱动IC、MCU等都是过去2年成长最快的部分,也让12吋产能如65奈米、90奈米都?
问:这个决定若能提前在5年前决定,转型效果可能更好?
简:并不是大家没有在想这事情,每个领导者有不同考量,不是冲动、看到后面的路,才能决定
王:这是时机的问题,由于0.13微米是8吋厂最后一个世代,影响到联电进入12吋厂的时间晚了3年,但是当时评估手上资源是可以进行的,且在90奈米一开始有领先,但受限于客户群缩小,联电跨入12吋厂的确是比较吃力的。但
我认为联电当时要面对这个现实,回头来看,在12/14奈米制程做下转折的决定,有另一个技术考量,由于28奈米是Planar制程的最后一代,从14奈米开始进入到FinFET制程,为了将来可能有需要,必须将Planar制程开发结束、?
综观来说,部分原因是28奈米投资效益没有彰显,造成财务压力,另一原因是要进入FinFET时代,再者是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以及特殊制程市场需求的成长,几个综合面向而导致的。
问:这样转型的决策,是否有参考过其他成功的案例?
简:美国德州仪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期曾经做过DRAM、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位讯号处理器)、智慧型手机等,每次都在适当时机就停住,如今稳坐Analog类比技术的龙头,是持续累积经验及发挥专长技术的
联电过去在1980年代曾是整合元件厂(IDM)厂,后来决定改变成为晶圆代工厂,当时将内部产品线分出去,这也是一个重大的经营决定。
问:未来在何种情境或时空背景下,联电可能会重新启动大规模投资?
王:我想仍旧是保持着投资效益的严谨态度,从联电现在规模来看,公司资源与机会是存在的,从2017年以来的现金流已经增加了3倍多,因此在财务体质来看,要大幅度投资不是问题,但投资效益才是比较关心的面向。
以此次收购日本MIFS厂成为联电旗下USJC的效益来看,收购资金6亿美元,就能换回3万多片的产能,但自建成本可能要5倍以上,因此投资效益存在的。
我认为客户在选择晶圆代工时有3个重要考虑面向:分别是技术、产能与成本。原本MIFS的单一厂房的产能规模有限、技术也有限,客户难以长期规划。而联电的总产能大与技术涵盖较高,客户将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带来经济规?
从特殊制程领域来看,USJC是以90、65、45奈米制程为主,完成收购之后,联电的全球市占率可以达到22%,也符合原先希望增加市占率的目标。虽然短期可能没有看到很大的效益,但长期的投资效益会逐渐浮现,因此符合联电?
简:我们对USJC案有先考虑过是否一加一大于二,分别从营运面、业务面来看。首先在营运面,联电的厂房与规模比较大,透过智慧制造的经验可以协助提升USJC的产出流程、产出周期及品质自动化等,预计效益在3个季度内就?
问:能否谈谈联电的全球布局规划如何?以及和舰上市中止案与晋华案的看法?
简:过去世界工厂都在中国大陆市场,现在供应链开始外移的趋势下,不仅是美国,很多国家都希望在当地设有先进的工厂。例如很多客户就指定要在新加坡厂生产,不希望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而中国客户也希望指定
至于未来是否持续布局,我们还是将根据投资效益,也会考虑M&A是否为比较有效率的作法,目前联电在台南投资已有3,000多亿元,研发团队放在台湾,所有海外投资都是符合政府的规定与核准,立足台湾、放眼天下,。
王:由于和舰在当地经营多年,并有稳定获利,加上联芯有未来产能扩充的需求,当初曾构想借由中国当地资本市场进行规划,透过在中国取得资金进行扩产,但在券商与当地监管单位进行数次沟通,协商过程与条件不能达到共
目前和舰8吋厂的产能达7.7万片,经过前期调整后的营运表现稳健,而联芯现在产能约1.7万片,第一阶段预计增加至2.5万片,并持续按照计画进行。
联电对于晋华并没有持股,属于委托开发技术的客户,但受到美光案子而暂停,处于被动要求停止,目前进入司法程序,故不适合多做表达,将持续积极捍卫我们的权利,希望借由法律澄清。
简:我们认为美光诉讼案有许多不实指控,只能在法庭上辩明清楚,至少仍相信美国司法是有可信的。目前此诉讼案对联电的实质影响不大,刚开始可能让客户有点惊讶,经过沟通后,对于安检与客户保密都做得完善,因此业务
问:两位接任双首长职务已长达两年多,两人在想法与作法上是如何协调彼此默契?
简:双首长制的好处在于可以相互分担,我负责的是研发技术与运营,王总是负责市场规划与业务,由于对于彼此的领域都不是太了解,也会互相请教,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分工方式,一起把公司拉到对的路上,我们的沟通方式是
王:当初规划设计双首长制,是以互补的角度来看,而不是互相竞争的角度,由于是彼此的不同背景,两个人决策机制设计是100%透明,并以数字作基础。我们也相信将数字作基础,较区隔出个人的主观意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
我们的个性都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由于我们互相不懂对方的领域,对自己的领域也抱着永远吸收新的东西,由于对专业的尊重,把资料先蒐集起来,进行合理拆解后,再寻求共识,也是让彼此合作愉快的原因。
由于进行决策的分析过程是绝对理性的,跟现在的大数据分析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决策流程是十分类似的,包括蒐集资料、资料分析与决策建议,差别是现在数位化的工具而已。
我认为用事实来做决定是比较容易达到彼此共识,尤其是我们产业比较客观及科学性,在此前提下运作,也更能符合过去的学习训练与工作背景的经验,但决策进行是要基于合理与科学,但“要如何做对”是另一种层次的问题,
问:2020年即将进入联电共同总经理的第3年,两位如何评估自己的成绩单与表现?
简:一开始在转向至特殊工艺的制程领域时,原本预期应该很快就能看到成长,但我并没有看到该有的财务数字出来,我们也有检讨为什么,虽然连续2年稼动率都超过了9成,但过去高达几千亿元投资导致折旧包袱仍然很大,预
特殊制程的部分也大有斩获,包括驱动IC产品,LCD驱动IC及TDDI在近两年来几乎拿下全胜,市占率最高,40及28奈米也在2019年都开始量产OLED驱动IC,无论是在韩国或2020年中国AMOLED市场都将占有一席地位。至于以往较少?
王:我认为联电财务表现是差强人意,不能说不好,但也算不错。根据我过去在外部观察,联电的员工十分优秀、经营者也努力,但市场没有给到应有的合理尊重。
个人希望将联电带回可受尊敬的角色,至少在产业上扮演合理的位置,无论是财务表现、员工认同、客户以及股东认同部分,我认为这是一个全面性的成绩,以此来看,现在的成绩单是有达到过去2年前的期待,而经营团队对于?
联电转型带来真正果实应该是未来2年会出现,毕竟对旗下2万名员工、400多个客户的公司来说,重大的运营改变并不容易,不过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去努力,且策略与计画都能达标,也证明联电有资源与实力去做这事情,只是?
当初我的预期目标是要5年时间,共分为“221”三阶段,前2年调整体质、后面2年是检验执行效果、到了第5年希望能看到结果,目前已经进入调整体质时期尾声,包括库藏股买回及股利发放,有兼顾体质改善和投资人权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