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湾还剩下十年的人口红利 也就是2028年
2028年之前台湾都还有产业转型机会
2028年 大一新生入学大约在11~13万人左右 然后台湾人口红利正式结束
一个国家的人口红利可以想成国家的创造力或创造经济的能力
如果在这未来十年没有新的产业在台湾 台湾以后再也不会有新的产业
目前台湾产业1950年~2000年的所有变化
都是吃日本在台湾所留下的加工出口 轻重工业加工工厂所影响
以及1960~1970年 美国扶植台湾经济所产生的结果
这段时间其实谁来领导台湾 台湾发展出的经济都不会有太大差异
我这边就不攥述 翻一些书说的都会解释比我清楚
我这边要讲的是未来台湾可能会发展的走向
台湾旁边有一个庞大的经济体 中国 以台湾目前状况 我觉得已经相当不简单
即便有马六甲海峡地理位址的新加波 面对中国这庞大经济体
新加波都备感压力 何况是只有一岸之隔的台湾
当初一堆台商跑去中国设厂 这是必然的结果 经济驱动下 本来就会往便宜劳力市场走
大家常常在提的台湾没有内需市场 以后会比日本更惨 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内需市场更直白的说就是经济规模 举一个简单例子 大家都会容易了解
例如 发哥芯片的订单量够多 因此他在和ARM议价时候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议价价格
单子下到台积电时候 台积电业务都会鞠躬哈腰 这就是经济规模
因此各各芯片买家 类似一起下单给联发科 请联发科去跟上游议价
这就是发哥经济规模的影响力 但是当芯片买家发现自己的下单量颇大一亿颗以上
发现自己搞可能比较便宜时候(自己去跟上游议价) 发哥地位就岌岌可危
所以我们在日本还是可以看的uniqlo建立的平价服饰王国 即便在日本经济一直没起色状态下
因为经济规模(内需市场)还是可以培养出庞大企业 拥有议价权
更别提到中国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国家 无论发展什么产业
都可以依靠自己内需市场扶植企业
所以台湾时间实在剩不多 当人口红利结束 想要靠台湾内需创造新产业是不可能的
台湾剩下的时间也就是10年左右 剩下的10年人口红利 我们还需要像台积电这样
国际级的产业 来维持台湾经济 间接维持台湾的内需市场
因为只单靠一个产业来维持台湾经济是很危险的 就像是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
多个不同龙头产业在台湾 对台湾未来经济(税收维持政府运作)比较有好的保障
因为毕竟制成发展已经快要到尽头 不敢说中国永远不会超车
因为中国有庞大内需市场 他可以引导你的产业
去他们那边设厂 间接影响你的产业变化 模仿学习 进而取代
如果台湾这10年没有产生新的产业 台积电半导体龙头地位不在
台湾的未来是会比日本更惨的状态
可以去台湾屏东或台湾偏乡地区走一遭 这样场景以后会遍及全台
因为没有存在一个够大的经济规模 台湾人终将会去寻找新的经济体生存
在屏东的年轻人 屏东没有台积电 也没有猪屎屋 连系统厂都没有
他只能离乡去台南 新竹 台北找工作
未来也是这样 台湾没有了向台积电龙头产业 年轻人只好去对岸找工作机会生存
那时候台湾政府就像 苗栗政府一下 发不出公务人员薪水 更别提什么老年年金了
这时候内需市场就走向负向循环+没有内需市场 会比日本恶化更快
不过我是不会这么悲观想
台湾未来比较可能会出现的是 软件代工产业
类似台积电硬件代工
其实现在台湾已经有很多类似软件代工产业
很多内湖公司接的是美国的外包公司在外包给台湾
因为美国中国的软件人才越来越贵 一些产业仍需要软件IT人才 当他们付不起像硅谷那样薪水
就会转到台湾这样有便宜劳动力的软件人才
负责修改接口 维持营运的IT工作机会在台湾以后会越来越多 虽然毛利较低
但因为台湾人力便宜 因此可以获得这类的工作机会
像是内湖已经出现像
香港证券商 中国(金边 等)博弈 游戏 银行 汽车 美国/英国的保险公司 等等
其实内湖已经上百家应该有 都是做其他国家的软件二次代工
这些行业都是需要IT的 而台湾刚好可以提供便宜的软件人才
台湾在这一块还是相当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