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ukiTW (ゆうき)
2017-05-15 18:49:27想请问在设计软韧体时,也能用硬件的生产制造流程进行控管吗?
敝公司有三个软件人员,有在用 Git来做软件控制,
名目上也有在做 code review,还有 auto build system,
东西都放在 NAS上做备份。
本来工作还算可以,完成客户要求的功能后,
程式编译成映像档或位元码后,再给客人进行烧录,
然后再登录 checksum来避免档案损毁问题。
但主管或 PM不知道怎么跟客户谈的,
竟然要求我与同仁在进行软件开发时,也要搞 8D或 6 sigma 这种流程,
被打枪好几次之后,总算写出一些可以看的文件。
但一直觉得莫名其妙啊…………
因为软件这种东西的良率问题跟硬件不一样。
在硬件没出包的情况下,
如果软件会出问题,就是每一台机子都有可能发生,
发生率要嘛是零,要嘛就是 100%,
那些文件我都写的很心虚。
而且比较麻烦的是写那些文件占了我八成的工作时间。
根据 8D跟 6 sigma的设计理念,
硬件设计生产流程才有改善的空间,
软件设计应该是无法用这一套工具来改善。
试着往上管理,跟主管聊了一下,
主管还一直强调车厂都是这么控管他们的产品的,包括软件也一样。
请问真的有人在用 8D或 6 sigma来控管软件的开发吗?
作者:
faifan (海军蓝)
2017-05-15 18:58:00有用8d,通常是找bug时用
作者:
ndshccs (IEEE)
2017-05-15 19:30:00软件哪来六标准差呵呵
作者:
yaolling (Felitsa)
2017-05-15 19:31:00你应该高兴,软件有使用风险管控,避免将来被客户凹免钱的
作者: badyy (nick) 2017-05-15 19:32:00
感觉很适合给戏捅厂使用这套~~
作者:
yaolling (Felitsa)
2017-05-15 19:32:00写第一套很辛苦,但第二套之后几乎都是复制贴上给你一个参考,作业系统安装为何要列建议硬件规格?不满足规格出问题谁的责任?你该高兴你有个眼光看很远的主管,加油
作者: xva (..............) 2017-05-15 21:11:00
这个很蠢 以前的公司搞过 后来靠背之后 软件部门就没加入一起玩
作者:
claymath (轮回的印记 藏在我眉宇)
2017-05-15 21:18:00有FMEA 因为有时候需要分析
作者: y331752001 (LENA) 2017-05-15 22:40:00
pcda也拿来管业务 最后只是开会和没解决 你说呢PDCA工厂
作者:
Masakiad (Masaki)
2017-05-16 00:33:00软件工程根本没这东西
作者:
Unstable (就是爱吃阿~~)
2017-05-16 08:21:00对软件产业不懂,但理论上可行,不过你要找到对的KPI 然后进行量化。或许先画个鱼骨图,看你主要的目标是啥,然后再把因子找出来,再看看哪些因子是你们认为的显著因子。
6 sigma??开发要搞得应该是requirement management 吧,你的客户完全不懂软件开发。结案
作者:
kalapon (D桃)
2017-05-16 21:18:00如果是设备软件,把硬件版本,新旧可靠度放进来看,会不会有某客户10年前买的100台设备,有一台就是更新后有问题,我们公司的厂商常发生这种鸟事
作者:
slin1 (小铭)
2017-05-17 07:07:008d是用来解决特殊变异原因,也就是过去好好的但现在出问题了。6 sigma是用来解决共同变异原因,也就是一直以来都有能力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