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签什么MOU,就差这一张啦! (外商研发中心~

楼主: SMIC5566 (目标是foundry厂前三名!)   2017-04-04 12:48:33
Src: 签什么MOU,就差这一张啦!, 2016/11/09, https://goo.gl/MbIYpH TWicic懂湾湾
~~
外商在台设研发中心
1. 可能需政府投入大量资金, ex. 华芯通/Qcom, 天津海光/AMD
2. 可能变成专业砍价中心(对台厂) 3. 或许可派台湾双I和外商对口
~~
前两天,高通与台湾经济部签署MOU,根据媒体报导,这份MOU系为了推动台湾建立
5G技术与物联网产业链,高通将投资百万美元,在台湾设立5G实验室与研发团队,
预计在2016年11月正式运作。以这两天的媒体报导来看,对于高通与台湾签订5G发
展MOU这件事,其实是很冷的,不只是冷静,而是冷淡,就是一个行礼如仪的公关
活动,如此而已。
对于MOU这件事,我一直都很疑惑,这明明该是一件好事,但为何总被觉得是没有用
的事。 MOU其实是一个可以用的工具,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MOU就算没有法律效
力,也是一个开始。但糟糕的是,台湾政府,不论是中央到地方,听到国际大厂就
头脑发热,听到MOU就两眼发直。
去年,基隆市与台中市都与思科签订了智慧城市发展的MOU。 一年时间过去,我其
实不知道思科与基隆、台中合作发展了些什么,我只知道,思科台湾对于这两个MOU
始终没有多谈,只搪塞说一切都在讨论中。
说实在话,不论是台中或者是基隆,这两个与思科签订的MOU,在我看来,更像是思
科业务团队的业绩。 当基隆市长说出:“希望争取思科在基隆设立创新中心”,我
一半是难过一半是生气,因为,这就是一个完全不懂外商业务逻辑的笑话。
这两个MOU为何后来没有下文,我个人简单的推测,就是这两个城市以为与思科签定
的智慧城市发展MOU,代表的是思科会来投资,会因此衍生出很多的商机,但真正开
始执行之后,才发现是有投资没有错,但只是投资的人不是思科,而是自己,这是
一个要拿钱出来买东西建设的投资案,思科不是投资者,而是供应商。
上一次让我印象深刻MOU签署仪式,也是由台湾经济部出面与国际大厂签订的MOU,是
在2008年与英特尔针对WiMAX发展签订MOU。 当时可不只是百万美元投资设立实验室
而已,英特尔可是承诺将在台湾投资加上采购合计5亿美元,共同推动发展WiMAX产业
。但这个MOU最后不了了之,不论是投资或者是采购,什么都没有,只换得了2年后当
时的英特尔执行长Otellini来台签署的另一个MOU。
2012年,台湾经济部与英特尔签订了云端产业发展MOU,根据当时媒体报导,“根据
备忘录内容,Intel将提供台湾厂商技术训练,主要核心则在台湾云端运算产业联盟
所推荐的英业达与纬创资通。而中华电信也允诺加入昨日于旧金山成立的开放资料中
心联盟(Open Data Center Alliance),积极推动云端产业架构标准。而Intel则将
自2011年起,提供中华电信包括云端技术与资料中心电源管理解决方案的技术研讨与
咨询协助。
此外,Intel也与国科会合作,将与国科会未来遴选出之大学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未来3
至5年内,将投入约7.5亿元新台币的资金,针对连接区域与广域网络的嵌入式装置进行研
究。 经费将由Intel、国科会与该大学三方平均分担,国科会所运用的经费,来自年初起
推动的跨国研发中心推动计画。 Intel亚太区技术行销服务事业群执行总监黄逸松补充,
届时将由Intel实验室指派总监级以上员工长驻台湾,促进先进人员技术交流。 ”
说实在话,这份MOU内容的前两项,看起来更像是厂商做球给政府,毕竟,没有这个MOU,
英业达、纬创、中华电信就找不到英特尔合作吗? 至于后面的联合实验室、共同研究投
资等等,我不知道到底落实了多少。 但我知道的是,2013年,台湾政府有一个70亿元的
十朵云计画,当时的政务委员张善政表示,“政府将投入70亿元建10朵云,机房和服务器
基础建设以共用为原则,9月底将启动云端开发测试平台,媒合政府云的商机给国内外软
硬件业者、电信业及资料中心业者。”
有一个朋友很感慨的跟我讨论到这事,他说:“台湾电子业跟这些国际大厂打了这么多年
交道,但台湾政府却好像完全不懂这些大厂的逻辑。”
要谈台湾政府与国际大厂合作,这件事的滥殇是从阿扁政府执政的时候开始。 说要引进
国外研发,16年了,当时来的研发中心是“国际采购中心”IPO中心。 采购中心是什么意
思,是做管理、检讨国际大厂跟台湾OEM/ODM公司的工程计划、确认规格等等,而真正的
目的是BOM(物料清单)的检查审验,换句话说就是砍价钱,确定台湾的厂商没有灌水。
台湾NB 毛利率大崩溃,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以台制台,台湾政府在那时因为补助了很
多有名的外商在台湾设这些中心,让他们就近来砍自己的厂商,还有因为外商薪水相对高
,很多好的工程师,专案计划管理人也都去做这些没有技术的工作,对产业又是另外一种
伤害。 这是什么作法? 这是台湾政府在做的是送钱给外商,帮他数钱,帮他来抢台湾公
司的钱。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我看到亚洲‧硅谷计画的五大关键量化指标,其中有一项促成在台设
立研发中心,什么样的研发中心,还是以前那一种吗? 这可真的要讲清楚才行。
台湾政府怎么跟外商合作? 这是一个政府官员与产业界交换意见的必问题,但必须认清
的是台湾本地市场不大,因此无法用本地市场来交换,引诱外商把技术交出来,这是现实
的困难,必须认清。
但即使是如此,台湾与国际大厂的合作却也不是没法可解,在我看来,真正可以解救台湾
的是让外商来将Project 给工研院、资策会这两个一直说需要被改革的单位。
我的逻辑是,“是驴,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你外商真的对我台湾有诚意,口说
无凭,你给我几个Project, 给我工程专案开发费,提供你的IPR,让这两个单位做做看
,做成了我们就可以共享共荣,这样不好吗?
前不久工研院院长刘仲明说:“工研院连续第8年获得全球百大研发奖,在整个350研发奖
项中,工研院有9加1的入围,同时进入前100项,与劳伦斯柏克利实验室、高通、IBM、陶
氏化学、西门子等齐名,足见我国科技实力已达国际一流水准,并让台湾科技研发能量及
创新能力再度在国际发光发热。”
这么棒的法人组织,应该会是国际大厂非常想合作的对象才是。
选前的时候,有人口口声声说要整理工研院、资策会这些法人组织,不与民争利,选后说
这些个法人单位是英名神武棒的不得了。 那麽,“是驴是马拉出来熘熘就知道”,国际
大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既然我们的孩子教不好,那就让人来教,要跟高通、思科、
英特尔、还是其他人签MOU,就让工研院还是资策会签吧,让他们证明自己的实力,也证
明外商大厂们的诚意,更不要忘记,工研院与资策会最早设立的目的,就是要把研发能量
输出到民间产业,如果这事能成,那不就是一石三鸟吗?
签什么MOU最好? 这么多年签下来,我们就差这一纸MOU,才是最有用。
作者: amatt   2017-04-04 13:28:00
企业改造快,动不动就reorg,政府跟不上,只能摆着烂,在位者不敢改革。
作者: jazz123457 (维尼)   2017-04-04 14:16:00
现在这两个单位已经教不动了,因为真的管事的脑袋都跟政府官员的差不多
作者: haman (...)   2017-04-04 15:24:00
作者: remmurds (Stronghold)   2017-04-04 15:31:00
三唉会跟科科院真的可以废了…
作者: loach98 (银货两讫)   2017-04-04 15:47:00
QQ
作者: amatt   2017-04-04 22:29:00
政府都还在代工万岁,差不多就只能到这而已,其他要靠大企业带话题
作者: JamesForrest (Forrest)   2017-04-04 23:17:00
胡说八道,民间商业行为法人单位要参一脚?你干脆说偷技术比较方便,民间企业机密跟法人单位比控管农业技术都流光了谁还会相信政府单位,鬼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