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科技文盲
单纯只是抱着投机的心态发这篇文
想知道板上的科技业大大们 对于财富的认识
一方面也想透过大大们的分享与提点 长长见识
相信很多加班加到清醒的大大都知道
钱只能买到钱能买到的东西 买不回爆掉的肝
也只能在市场上已经上架的商品间做选择 而且这些商品是任人喊价的
如果今天整条街的便当都涨到120起跳 也只能乖乖掏钱 更别说茶价了(误)
买不到自己想要创造的商品
因为大部分工程师毕竟不是老板阶级 想要什么商品就能自己雇用人才来开发
但是小弟觉得购买力这个东西真的很重要
小弟有个在瑞穗务农的朋友 说现在农地一坪2万
这代表一件事 台湾真的很多资本流向炒作土地
这些人就是想当老板的老板
你想开店是吧 租金交出来 你生意越好我租金就准备涨得越高
你想自己种东西是吧 租金交出来 种不出来你家的事 我租金稳赚不赔
而真正把店开在自己家的 真正用自家土地种植东西的人 这些不在讨论范围内
而唯有参与开发财富的 参与开发商品的人才有机会加入利润分配的圈子
我想讨论的对象 只适用那些没有资产 有学历有技能有野心而不甘领别人发的薪水的人
因为当今天老板机掰瞎扣薪水奖金 也只能事后认栽
在生活里的无交集 能让我说的话被版上大大们看到的平台大概也只有ptt而已
毕竟在现实我就只是个在夜市给人请去做吃的 工时长 卖劳力的30几k的小蛇而已
我想说的是 商品的开发 如果大致分成两类
一种是高端的消费型电子商品 比如VR iphone 汽车电子 其他应该还有很多我没想到的
另一种是传统产业的自动化 也就是开发一个系统取代过去劳力密集的行业
比如农业跟服务业
但后者的开发 由于不容易见到立竿见影的投资效果 不知道是不是参与者非常少?
我举个例子
我朋友在瑞穗种文旦
由于产业缺工 请不到人工 由于劳动力供需失衡 还听过采收工资被炒作到以往的四倍
导致很多文旦来不及采收
这些炒作起来的工资最后会流向哪里?
还是会变成涨价后的售价
我想说的是 当高龄化社会与少子化变成趋势
许多过去靠劳力密集堆砌起来的传统产业
会因为缺工而面临必须涨价的压力
而这些压力迟早还是会稀释各位大大手上钞票的购买力
当这些压力变成菜价的压力 便当涨价只是迟早的事
大大们赚可能赚很多 但是面对物价的上涨无可奈何衍生而来的不安感
是各位所在意的吗 大大们是不是经常在想 肝要爆多久才能退休?
没错...我真的是在作梦
如果今天工程师们可以团结 彼此不分公司 只看专业
让彼此就像氨基酸一样组成市场需要的蛋白质
去加入传统市场商品的开发 去寻找一个个
工程师们不想让它消失在市场上的劳力密集产出的商品
研究出一套一套让这些产业可以自动化生产的系统
如说种稻米机器人 种玉米机器人 自动制造正当冰机器人
自动采收机器人 自动采收香蕉
台湾是香蕉王国啊 如果减低蕉农对人力的依赖
让工程师团队也参与香蕉外销的利润分配 香蕉在日本听说有不错的售价
就可以让这种商品永远脱离对人力的依赖
也可以大大减低这种商品面对的涨价压力
这种获利 不会是立竿见影的 应该说 真的很唱高调
不学无术却说这种大言不惭的话 小弟早就有被鞭到屎坑里的心理准备了
但这应该是工程师可以守护自己手上钞票购买力的管道之一
我不敢说是唯一 但我觉得这比直销还实际的多
你说要等大老板投资....但是我觉得大老板一定会仗着钱多
不会轻易让利给农夫的 与其让有钱的大老板坐大....赚了也未必会分给工程师
工程师们自己互相团结寻觅机会去开发 应该更有发展空间吧?
台湾有很好的农业环境 而科技业在农业的发展应该还有很多空间吧?
让传统农业摆脱对人力的依赖
让务农者与工程师团结 一方面稳定物价 而工程师们也有参与利润分配的机会
在高龄化社会与少子化社会这个劳动力的断层中 是不是一条发展的趋势呢
喔对了
这个东西的发展 势必不是靠工程师团队可以独立完成的
因为会写程式的工程师 如果没有个它一个明确的需求
这个程式一定写不出来
所以这种发展必须要有实业者 也就是原本的劳动力付出者跟工程师做结合才能开发
比如农人如何辨识哪些农产品到了可以采收的标准
采收后要怎么摆放
这些细节都要跟工程师交代清楚才有可能写出真正有用的code
因为工程师本身不懂农业
其他产业的自动化也是这样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
原本的劳动者是工程师写出适用程式的辅助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