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为何学校不教些直接相关的技术?

楼主: coolhao (?)   2016-04-27 02:03:17
我的看法是这样:
1.
所有实务都是以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
轻理论而重实务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即使是技职体系的教育也是理论与实务并重
差别只是教育对象将来在职场上的发展不同
普通大学的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理论的研究
所以 比较偏重理论的教育
而技职体系的学生将来就就被设定为以实作为主
理论部份就以实务所需为主
2.
不能因为产线上作业员的数量远多于开发通讯协定的工程师,就不重视基础理论教育对吧
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的确不需要太多高深学术理论就能谋生
但是普通大学本来就是以专业教育为主
可以说很多人不需要多专业的技能也能谋生,但是不能因此否定专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3.
台湾之所以出现学校教育和业界实务落差很大的现象,是因为:
(1) 不重视技职教育,导致人才无法适得其所
(2) 大学教授实务经验不足,教学内容跟不上业界所需
(3) 台湾理工科系的普通大学没有实习的制度,因此学生毕业前没有任何衔接理论和实务
的经验
(4) 台湾业界多数的公司,并不注重研发。不看将来,只想要赚热钱
※ 引述《ljsnonocat2 (平凡是幸福)》之铭言:
: 应该说 学术界玩法跟业界不同
: 先不讨论业界的设备与学校设备不同...
: 台湾学术界着重的是 发表paper拼点数升迁
: 业界需要的可能是解issue, debug, 拼生产效率与品质提升的技巧
: 这些东西很多又不能发表paper 教授又怎么可能会教会给学生???
: 而且很多教授根本连去业界工作的经验都没(当然还是不少有去过业界)
: 更别提怎么知道把工厂的技巧教导给学生??
: 不过公司反正就是找学校好头脑好的毕业生进来 反正很快就能学会
: 生命自己会找寻出路...
: ※ 引述《DigiTalent (Solo)》之铭言:
: : 一句话,
: : 学校教授们脑袋装土,
: : 业界是个行动执行速度快的团体,
: : 教授们是个挺悠闲的超九晚五派,
: : 一个重视的CP值获利与股东,
: : 一个只重视期刊发表与升等,
: : 写过论文都嘛知道,
: : 哪来这么多东西好研究的,
: : 研究得这么厉害,
: : 钢铁人MIT早就出来了,
: : 但要说教授没价值吗?
: : 也不尽然,
: : 发表期刊,
: : 压榨菸酒生也是有一套的,
: : 只能说,
: : 业界早就进化到工程数学不知道用在哪了,
: : 教授可以傅立叶级数传授30年,
: : 学校只是思考与基本学能的养成,
: : 例如想走韧体,
: : 总不能跟老板说:我连8051都没写过耶,
: : MCU是什么?
: : 好吃吗?
: : 老板会要求,
: : TMD,
: : 我要你改boot-loader,
: : 教授会想说,
: : 哇,
: : 你在写什么?
: : 可以发表期刊耶,
: : 学术业界本来就是个两头蛇,
: : 就像硕士的在职生,
: : 业界来的可能不会跟你在那边算数学,
: : 但是数术性的东西却生得出来,
: : 教职界来的在职生,
: : 写东西有一套,
: : 技术的东西,
: : 坦白说,
: : 弱到爆。
: : 电影看太多被荼毒了吧?
: : 这种情况是全世界都一样,
: : 只有台湾比较爽的是,
: : 经费预算太多,
: : 有国科会在撑腰,
: : 国外的学校会比较去接业界的案子来做。
: : 结果就是,
: : 念个大家都知道的公立研究所,
: : 进业界认份一点操,
: : 再来就看八字好不好,
: : 际遇囉,
: : 台大际遇不好的也是有的?
: : 私立科大的也是有上位的。
作者: DontGoCMI (大家都爱李俊畿)   2016-04-27 03:33:00
公司百百种 为啥要交特定行业
作者: ogisun   2016-04-27 05:07:00
1,2点没说错 不过你第3点错了就像1楼说的 公司百百种 技术百百种 连规范标准也是百百种 哪可能只教你特定的所以学校只能领你进门打好基础 之后业界的专业修行就在个人了更别说很多大学教授是业界RD转职 甚至是业界的专业研发顾问
作者: cchieh (吃饱太咸)   2016-04-27 08:36:00
第三点才是重点
作者: yanelan (时光照片)   2016-04-27 12:49:00
第三点
作者: yuugen2 (马英丸)   2016-04-27 13:33:00
中肯啊
作者: userman (peterchen)   2016-04-27 14:16:00
因为很多老师不会!
作者: craig (喵呜~(づ′▽`)づ~)   2016-04-29 11:46:00
重点是你企业要什么人才训练自己最知道,不和学校合作训练人才,又想要即战力,那就出高价码吸引人,结果台湾企业只想要便宜的即战力,没人去就骂年轻人不吃苦,真是颇呵
作者: teardropbox (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2016-04-30 15:16:00
推这篇 学校是理论基础 地基不稳很难久远 台湾企业都抄短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