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篇介绍了许多采购经验, 这篇来谈谈采购常用的Cost down方法
<直接降价>
顾名思义, 本来10元的单价,新单价有以下两种生效方式.
By PO(订单生效):指定日期以新价格9元,开始下单.
By Delivery(出货生效):指定日期以9元算入料金额,举例来说,旧单为100pcs*10元,
已入库50pcs,待入库的50pcs将用9元支付,比较复杂~
*EMS的玩法,涨价by PO,降价by Delivery,争取最大优势,不公平吗?
很多厂商排队做生意啦,不同意就滚囉~除非无可取代!
<配比调整>
为了避险,一个料件会放入2~3间互为替代的厂商,举例配比为50%:30%:20%,
每季以竞标方式,决定配比大小.让厂商互咬~
<MOQ降价>
增加MOQ下单数量,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为由,要求降价.
<降规>
已经没招了,以降规(次级品)方式,来降低成本.
<随货备品>
要求厂商来料给予一定比例的备品(例0.5%~3%),当作来料不良的备品,取代断线赔偿.
<延滞拉货>
这招很阴险,下大单却不拉货,厂商背了一狗票库存,以另一间配比厂商有单价优势为由,
只拉低单价货,如此要求厂商降价协助消化库存.(如果是Hub仓,又有仓租压力~)
*有遇过很有Guts的厂商,被狐狸卡库存要求降价,老板说,宁愿报废也不卖给狐狸,
并通知涨价50%,狐狸采购高层立刻赔罪!(Only source,采购无法处理涨价会被拔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