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 抱歉 我就挑重点讲了...
※ 引述《uam1982 (uam)》之铭言:
: 小职是113大学与硕士工管毕业,在学校有学过品管统计课程、DOE等。
: 一开始想法是工工科系与品管有相关性,就踏入品管的行列
: 而未来之路可以考品管证照 (CQT、CQE、CRE)、六个标准差黑带、ISO与TS16949稽核员
: 经验老到之后当称职SQE甚至转职顾问等,去供应商稽核,还可学习制程管制与指导。
: 目前第一份工作在汽车产业品管,想转职到科技业(SQE、品质系统、SPC)等~
: 现任木雕发达之处担任汽车相关产业品管,一开始冲劲很大,想要全部验证工管所学
: 的最好机会。
: 汽车乃工业之母,涵盖任何产业(机械、橡胶、塑胶、电镀、涂装、板金、冲压、电气系
: 品质管理:如何做到零缺点、零不良、零检验,达到六个标准差3.4ppm以下的高品质水准
: QCC品管圈、自动自发的改善提案
: 物流管理:TPS制度、TPM、零库存、JIT等等
: 生产管理:汽车混线生产、拉式管理
: 但事与愿违:
: 传统产业与科技业一样操,晚上约平均八点多下班,有点不适应。 回家洗澡完睡觉刚刚
: 感觉处理文件PAPER认证就花了很多时间,能力没有UPUP。
这件事你跳去科技业也是一样的
台厂的品管 我只能说呵呵
领多少钱比较实在
: 看到传统产业还是很多限制,如果有机会当主管一定先优先改善MIS部门。
: 资料以后处理鼠标点一点就可以出来了。
像MIS这种大型额外支出基本上是老板说了算
不太会是主管说了算
: 从工管科系担任品管,很多机械、材料、化学原理都不懂。后来发现这个品管
: 要博大精深的通才~夭寿阿~
这我就没办法了
品管性质就是这样
科技业在系统厂你也要略懂机械 电机 材料等...
不然怎么跟其他单位打交道
: 分析:
: 优点:
: (1)日系产业变动性不大,人情味好,砍人会手软。
: (2)年终奖金、三节奖金等等,大约7~8个月。 这产业约35岁才能破百万年薪~ 去年约95万
: (3)未来没有杀手级应用,一定还是四轮汽车且为民生必需品。产业稳定(作到退休)。
: (4)未来发展智慧型汽车甚至无人驾驶等,前景看好!
可以做到退休 被砍风险又相对不高
跑来挤科技业干嘛?
科技业只有赚钱核心主力才分得多啦
品管除非你是在T或是U
不然其他没这么大的厂只能说颇悲剧 所以你不用想破百这回事了
: 缺点:
: (1)工作轮调,螺旋式训练。熟了一个物料特性,必须要再去学新的。
这回事你到科技业也是一样
每生产不同产品就得K新的规范
: (2)升迁非常缓慢,日系与传统产业非常重视年资阶级。一年大约加薪800-1000元。
: 比起科技业好像非常慢,同学们在半导体,一年加薪2000~3000元,薪水五万多了
: 不超过两三年科技业上班的同学可能接近6万,个人还在四万出头月薪
: 使用固定薪水与变动加薪薪水计算,可得出科技业未来33至35岁,超越传统产业薪:
科技业未来33至35岁 超越传统产业薪水
问题是能做到多久?
更别说虽然工时可能都很长 科技业的压力跟传产的压力可能还更大...
着眼不该着眼于每个月多一点点那个薪水
该着眼于最后退休前可以做多久
: (3)工作地点偏僻,湿气重,生活机能极为不便利。
: 对于未来结婚与小孩子规划不利
除非你找的工作是在家里
不然北部台北新北新竹桃园湿气没有不重的 南科地点也是相当偏僻
这点科技业一样没好到哪去
: (4)工作不同工同酬,比较辛苦单位薪水是一样的。
: 这产业最重视就是品质,所以不是问题的问题很多。
这件事一样是哪里都一样啊...
例 : 代线课长夹在主管跟婆婆妈妈中间的苦处
甚者
科技业有些代工厂是设在对岸的
你有去跟对岸的工厂打过交道就知道
不是问题的问题对他们来讲 = 不是问题
你要请他们解决它们分内的问题 还得求爷爷拜奶奶...
: (5)公司文件都是纸本,找寻花费很多时间与力气。
: 落实数据库管理与知识管理非常重要。
这就没办法了
大一点的公司确实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通常都会电子化
: (6)现场沟通协调困难,现场常常两手一摊。
我前面讲过了
这问题你只要在制造现场都会有 不限传产或科技业
: (7)交通费每年需要五万左右,一周有四天下班时间约晚上八点、通勤时间很久来回一个半小时
你找到的科技业公司如果不在家附近
还要算租屋费 那就不只五万囉...
: 有科技业的前辈再麻烦指导一下,如果走科技业平均可以八点前下班吗??
: 年薪75万以上就可以了
年薪75万以上一定有
八点前下班也许也会有吧
可是在科技业如果太早下班 = 产量不够大
就要开始担心会不会被火掉了
这种压力 你会想要吗...
我不是干品保的
但是有跟制造端打过交道
根据你目前给出的条件+年龄
我认为你根本没必要跳科技业....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