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Her2d4y ]
作者: rpmi1640 (=v=)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问卦] 原来台湾的自由经济示范区跟别国不一样?
时间: Mon May 27 20:25:08 2013
主计处下修今年第一季的经济成长率预测至1.54%,距离原先设定的3.26% 几乎是拦腰砍
半。对此,经建会主委管中闵大表意外,认定是因为年终奖金等非经常性薪资不如往年
,致使民间消费态度转向保守、观望。
其实,去年九月公开反对调涨基本工资的管中闵,恰好就是造成台湾整体薪资实质下降
的推手,随后劳保年金爆发破产危机,官方带头“缴多领少延后退”的改革,更引发受
薪阶级人心惶惶。消费紧缩正如实反应普遍的所得下降,早在意料之中。经济学者又指
望消费带动投资,又要压低薪资,两者相悖逆反,“黄金交叉”的论调不过是蛋头学者
的数据游戏,脱离庶民生活。
需要特别注意的,倒是管主委推动的“自由经济示范区”宛如搭乘直升机,在三月底以
简报形式经行政院长江宜桦背书后,就可迳行扩张适用至“五港一空”,援引自贸条例
,便可让自由经济的诸多免税优惠方案,分段通车、提早上路。更巧妙且超高效率的,
则是“前店后厂”的变形设计,让马总统理想中的“自由岛”近乎一步到位。
原本外界质疑,特区内的超优惠待遇,将造成特权经济,变相挤压特区外的产业竞争力
。但经建会变通神速,一举端出“前店后厂”的概念,让示范区的“特区”据点,可以无
限扩张。表面上的逻辑是:前店设在“实体示范区”,后厂则是变形无限延伸的“虚拟
示范区”,可连结到加工出口区或其他任何厂区。
但事实上,“前店”根本是虚拟的展示柜、样品屋,“后厂”才是实体的生产基地。虚
实互调,示范区像一滴墨掉入水中,很快就可以染黑一池水。从特区示范到全区开放,
只靠“前店后厂”就可轻松达阵。只要在特区内申请店面,厂商无需另行投资设厂,就
能将免关税的原物料与机器设备,源源不绝送入加工厂制作成品,再由店面经手内外销
,取得百分之百外销免税、百分之十内销免税的优惠。如此一来,全台湾都是免税加工
厂,特权成为普遍性原则。
自由化,就是政府奉送财团的全面免税化。
我们在基层工会办劳教,与工人讨论自由经济示范区。中环工会的干部举手发问:“这
个示范区这么自由,免关税、免营所税,真是老板的免税天堂啊!但我想知道,在示范
区受雇的工人也不必缴所得税吗?”
当然不可能!工人们哄堂大笑。
“那么,到底自由经济对工人有什么好处呢?”她一步就问到关键。
从来,在官方的政策宣导中,私人财团的获利总被当作“经济发展”的代名辞。仿佛资金
投注了、工厂设立了、GDP数字上扬了,就代表台湾经济发展有救了。但在工人的现实里
,分明经验到老板赚饱就跑、薪资占GDP比率逐年下降、劳苦一生的关厂工人被迫上街头
追讨退休金……..发展的成果并未全民共享,而付出的环污、劳损的庞大成本,却留给
社会集体承担。
相较于资方利益总被套上整体利益的外衣,普遍性的工人失业、过劳现象,却多半被定
位为待解决的个别问题,若不是怪罪个人不够努力,就是要求配备第二、三专长以增加
竞争力,或及早投资理财以自救安老。工人的具体利害,从未被正视为全民问题,进而
重新检讨发展蓝图与资源分配的本质。
全面去管制化的自由经济,到底对工人有什么好处呢?官方说,增加投资会带动新的就
业机会,但特区内蓝白领移工的上限松绑,也相对抵消了减少失业率的作用。到底,什
么样的经济模式符合人民生活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到底,台湾的粮食自给率只剩
33.49%了,还要开放进口农产原物料以打击在地农作吗?到底,“预核外劳配额”已实
质松绑移工上限,会造成整体劳动条件的向下沈沦吗?
“老板赚钱不必交税,国库就亏钱了。”工会干部们很敏锐地掌握核心问题:“国库没
钱了,工人的退休年金就没救了。”
财团免税化,直接冲击到国家资源分配的问题,医疗照护、退休安老、教育与文化资源
等,都不免受到排挤。
“自由经济示范区”的相关条例预计在七月份出炉,送入立院审查,以补足现有法规不
足之处。到目前为止,经建会所提出的经济远景,除了以人流、物流、金流的全面松绑
吸引外资,没有对台湾整体发展的宏观想像,也缺乏重点产业的长程扶植与规划。
打压劳动条件,牺牲本地农业,无选择性地优惠免税,只会造成“掏空国库,图利财团
”恶性示范。这样的自由经济,凭什么要我们认帐呢?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8/article/328
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的政府怎么了?
版上大家都知道吗?
是不是需要全民来连署或是监督呢?
看到以后好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