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名校毕业在就业上遇到问题的文的时候、多少总是
会看到一堆酸文,这些酸的人也许是业界的人也许是来
看热闹的其它行业的人,他们基于何种心理冷嘲热讽?
其实不用讲大家心知肚明,这些人我很瞧不起就是了、
你是有多失败到要在别人的挫折中寻找成就感或者安慰?
我本身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一路挣扎弄个还算有人听
过的大学文凭、连小有成就都称不上,只是在科技业还
算有口饭吃、日子过得也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文的我,
实在是很忧愁呀!有着兔死狐悲之感。(叹)
台湾大多数的科技业其实都是制造业、跟别人买了很多
的专利和机器、靠着压榨员工的脑力和劳力赚钱,一切
本来很美好、可是当大陆开始分食这块大饼时、台湾根
本就挡不住,他们的成本低人口多又有内需支撑这些大
家都知道的事就不用提了、更令人赞叹的是、他们跟台
厂拿货不会只是单纯的拿货、在这过程中、他们想尽办
法去搞懂他们拿的货、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的技术,然
后慢慢的培植自家的供应链,所以一直到今日、大陆自
己的供应链早已完成,不论是垂直的还是平行的,所以
台厂才会这么惨淡,惨到连昔日的抢手人才、名校毕业
的毕业生都可以大把大把的做筛选动作。
我一直觉得问题不在金领族、不在草莓族,也不是台湾
科技人才过剩,而是台厂面对竞争的升级没有跟上脚步
,所以升不上去、卡等了,等级不足那就只有乖乖被杀
的份不是吗?
台厂如何面对?刚好敝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
有二个BU(business unit),一个是大规模的代工、接单
都是KK级的、另一个则是新单位、接单是100K级的,而
公司的策略是百K级BU大部份的研发资源都往创新产品上
倒、BU head每次开案子最先关注的是毛利再来才是量,
量再怎么大、若是毛利不是2位数,那通常是不开案的。
这二个BU占公司营收的比例大约是85:15,但就在今年百
K级BU所创造的毛利已经超越KK级的BU,但营收比例其实
仍然不变。
我观察到我们公司一直以来都可以用不到破百的薪资挖到
有即战力的人、用人也一向完全不在乎学历,反正就是要
即战力,这代表市场上有很多优秀的人可以挖,这是员工
的不幸、也是中小型公司(上市公司)堀起的契机,我一直
以来就是想撑过这一段、毕竟老板的钱一向打24个结,哪
个老板都一样拉、有赚钱员工不一定有汤喝,汤的浓淡也
看老板怎么想,但我知道老板赚不到钱、员工连饭碗都不
保。
既然敝公司会这样做、从代工开始转到做创新,那么别的
公司是不是也跟进了?
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我相信是这样没错、相同背景下的人
遇到相同的困境,做出的决策常常惊人的相似,就如同早
些年一窝蜂拼代工一样、我想台湾也会有一批公司会在最
近几年内推出许多令人赞叹的创新产品。
是成是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不拼就是等死。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实力还不足以去外商,那不妨找家
稳定又勇于创新的公司先待着,一方面厚植实力、培养自
己欠缺的能力,让自己早日拥有跳去外商的能力,另一方
面则是期待一下自家公司推出的产品能让公司成为下一个
宏达电。
在新堀起的公司~~~元老和新人的待遇天差地远、我想这是
每个人都知道的。
莫管他人闲言冷语 专注自己辛勤耕耘
与各位同业共勉之~~
※ 引述《deanwork (dean)》之铭言:
: 小弟念116+112 面试到现在两只手快数不完了
: 第一间面试是练功用的 奇美电
: 第二间 台积黄光 接着是联电整合 新泰 采钰RD(还去2次..)
: 世界先进产品 台积蚀刻 工研院RD
: 只有拿到一张聘书 我不知道这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
: 我很晚才开履历 大约6月中 在投履历前 (OS:我一直觉得靠学历怎样也随便上)
: 面试当下 我一直推销自己 以低姿态面对主管
: 现在 我只知道各大企业都很感谢我~"~
: 最近就先进去某公司先做个半年巴 半年后再试看看
: 之前我不知道人事冻结的威力 现在我真的懂了....
: 前几天是我生日 但是我最近真的很不快乐
: 各位板友 你们找不到好工作也别气馁 最少 还有一个案例可以给你们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