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学习历程档案首年回顾:教师、学生怎么做

楼主: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23-01-31 23:55:22
学习历程档案首年回顾:教师、学生怎么做?大学教授怎么看?
关键评论
2023/01/31 , 新闻
李芯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如同108课纲、考招新制经常遭受到的批评:太过理想。但想要让“学习历程档案”这项
紧扣升学的制度设计,回应学生的生涯探索需求,做得到吗?
随着108课纲的上路,申请入学参采“学习历程档案”的考招新制至今已实施3年。当初新
制曾引发轩然大波、受到各界批评,但在(2022)年的申请入学中,首批学习历程已从高
中生手中点击上传、大学教授完成了审查、首批采用108课纲的高中生也即将迈入大一下
学期。
然而,如同108课纲、考招新制经常遭受到的批评:太过理想,想要让一项紧扣升学的制
度设计,回应学生的生涯探索需求,做得到吗?刚从景美女中毕业的翁歆媃受访时提到,
身边许多同学上了高中、甚至到选填志愿时,都不知道自己要申请什么科系。而谈到2年
来制作学习历程的过程,中山女高高三学生小勇表示:“我就是把我有的东西放上去而已
”、“很像硬做”,也还是会担心高一、高二上传的内容,没办法在高三申请时用上。
高一、高二阶段准备学习历程,学生、教师各有什么策略?
作为108课纲在考招新制上最重要的配套之一,教育部国教署期望学生能透过学习历程反
思学习过程、及早思索自我兴趣性向。因此,不同于以往申请入学所缴交的备审资料,是
学生针对申请校系量身定制的学习成果,学生所上传的学习历程内容可能涵盖各式各样的
科目,最后在申请时从每学期的学习纪录中挑选而成。
而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就必须面对2年后到底会“交出什么”的不确定性,翁歆媃表
示,在上传学习历程时,会去思考这份内容可以展现怎样的能力,要交出档案时,再尝试
将这些能力与想要连结的科系结合。
在教学端的整体策略上,新北市丹凤高中则喊出了口号:“先求有、再求品质、再求广泛
的对应性”,丹凤高中语言实验班导师张文承解释,要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确定自己的
志愿是很困难的,“先求有”就是把学习历程的数量逼出来。听来容易,但实际上在丹凤
高中,1人9件的额度平均只用到5.1件。
不过,张文承也坦言,第三阶段“广泛的对应性”需要学科的跨领域,而一般学校的横向
连结很差,除非遇到有复数才能的老师,才可能做这样的尝试。例如该校有一名历史老师
很会泡咖啡,就能结合两者做跨领域教学,只是如果老师不觉得自己有才能、或不敢贸然
尝试,就难以跨领域,这是无奈的现实。
“不知道怎么办的话,就跟着做好做满”,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坜高级中学(中大坜中)
教师龙文建议学生,老师有设计课程就跟着老师做,尤其是生活科技、资讯科技、艺能科
等较能产出明确历程资料的学科。不过,他认为最理想的状况是高一能有更多通识课程、
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摸索、选学群,矛盾的是,现在很多选修课以高二为主,导致高
一学生选组时还是常常回归学业成绩。
尽管如此,每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都还是得发展出一套因应学习历程的独门策略。龙
文替学生制作了一份“学习历程检核表”,让学生纪录课程或学习单的主题、学习能力表
现,只要有适合放入学习历程的内容,就依照检核项目检查。
而在课程安排上,龙文更加注重“课纲”的重要性,学生在课纲上除了能清楚知道能在其
中学到什么能力,另一方面,透过统整式、主题式、概念式的课纲安排,也方便学生能聚
焦在有兴趣的议题,并在缴交学习历程时更清楚要选择哪些相关的内容。
龙文的一名学生所上传的学习历程内容“爱的辩证”,结合课文中的现代诗内容以及科幻
小说,还有社会学家包曼、弗洛姆等人的经典爱情理论,来辩证不同的爱情观。这份档案
最终探讨了与AI(人工智能)之间的爱情是不是爱情,让一堂国文课上的作业,能够延伸
到科技的人文反思。
学习历程不符科系行不行?台大招生办:当然可以
在高中端焦虑于学习历程无法适用未来申请的科系时,大学端又在想些什么?被问到与申
请科系不符的学习历程能否提交时,台大副教务长、招生办公室主任陈林祈大方回应:“
当然是可以啊!”他认为“历程”本来就是“经历的过程”,也坦言要学生从高一就对准
科系做准备,并不符合现实常态,“我自己是一个理工科系的老师,我不会觉得学生提供
的是文学或艺术性的东西就不行,学生跟教授之间必须有这样的信任。”
陈林祈举例,如果要用诗和和画来申请资工领域,可以延伸到故宫的书画数位化,像是〈
清明上河图〉日前就被做成电子动态版;如果是有钢琴专长的学生要申请电机系,能结合
傅立叶的撷取讯号,重点在于要透过学习历程做对话和诠释。
台大在首年学习历程审查之后,也针对校内教授进行调查。台大注册组主任、招生办公室
执行长李宏森透露,根据调查结果,各领域老师在学习历程中最注重的是“申请动机”,
再来是学生主动思考与成长的特性,也就是从内容中看出学生从高一到高三的成长;最后
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兴大学教务长梁振儒强调,教授点开学习历程,一定会最先查看学生的就读动机,“意
愿够强的,进来就读的机会就更大。”他也提到学习历程自述、多元表现综整心得是非常
重要的,除了告诉教授学习历程带来了什么反思、最终想往哪个方向发展,更可以强调出
自己的优势。
陈林祈指出,台大教授非常注重学生从学习历程中展现的“统整能力”。台大招生办公室
行政专员陈雁进一步解释,所谓的“统整”是学生在学习历程中可以编辑的范围内,例如
学习历程自述、多元表现综整心得,能说明这3件作品和学习的连结是什么、展现什么能
力,就算与学系没有连结,透过说明,就不会让内容看起来是分散的。
学习历程协助学生探索未来,“绑升学”恐是最大障碍
面对刚历经重大变革、充满不确定性的考招制度,高中端担心学生得“提早定向”是理所
当然的。但如果从学习历程档案设计的理念来看,这样的担忧其实是本末倒置。教育部国
教署指出,学习历程的功能主要是回应108课纲的课程特色、呈现考试难以评量的学习成
果、展现学生特色以及适性学习轨迹,让学生能透过学习历程定期纪录学习表现、反思学
习过程,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及早思索自我兴趣性向。
学习历程实施至今已经第4年,究竟有没有回应到“探索性向”的目标呢?“这点倒是有
”,张文承表示:“他们开始思考他们要什么东西”,学生从高一开始就会去想、思索学
习的理由,相较过去的确比较好。
每一个老师的作业内容设计出来以后,学生会做成什么样子,是开放式的答案,张文承举
例,他所规划的“城中区漫步”课程带学生了解旧台北城的历史,学生在这之中要自行寻
找作业主题,结果发现有没有相关背景的学生,画出的中华商场俯视图非常厉害,“我们
得要在活动中做试探,给他们一些东西”。
翁歆媃高中的学习经历也回应了这样的说法,他认为老师设计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去选择自
己想要培养的能力。同样一份学习单,想走设计的学生就发挥所长,想做文字工作的就在
内容上精雕细琢,“想要发展不同的东西,就去尝试不同的变化。”
“学习家”创办人羊正钰的想法则相对悲观,他近年举办社会设计挑战赛等活动,希望让
高中生透过关心议题、解决问题,创造除了成绩、职业以外,“第三种”选择志向和科系
的方式。“很多学生会抱怨,认真做3年(学习历程)还是没有找到自己要的,但这本来
就不是工具给你、就能找到”,他同意学习历程的初衷良好,而最大的问题是配套没做好

羊正钰强调,学习历程不得已必须“绑升学”,因为要绑升学、学生才会去制作。然而,
从补习班出现“补学习历程”的情况看来,一旦绑升学、升学的歪风也会随之而生。
如同先前学习历程新制一出,高中端就不断表达希望教育部、大学端能提供学习历程范本
,在升学的情境底下,高中端“揣摩上意”似乎难以避免的。多元入学方式一次次的修改
,就是不希望考试引导教学,而在考招新制底下,从教育部、审查学校到教学现场必须审
慎思考的问题,或许就像是陈雁受访时所说:“不要把它变成‘学档引导教学’。”
https://s.yam.com/BTpB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