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东西也是看过资料后还记得的部分,但我忘记是哪里看到的了。)
台湾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从外国抄来的,运用的名词也是从外国抄来的。
“能力”一词原文为competency,“素养”一词原文亦为competency。
差别主要在于翻译的年代以及各自呈现的内涵因时代演变而略有不同。
也就是“素养”和“能力”大致上有八成像,只是在这近20年间有所修正。
而近年能力/素养导向教育主要改进与处理的问题包括:
1、知识技能过于零碎,只能解决简单问题情境。
例如前面有人提到的“单科很强”,算数学时都很厉害,
但遇到情境较为复杂,更贴近现实状态的问题则束手无策。
因为学生可能只知道要如何把条件转换为答案,
但不知道要如何在复杂的情境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条件。
2、过于重视最终结果,忽略并非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或者是过于重视学生先天状态,忽视其可能的潜力。
因此十二年国教比九年一贯更重视学习历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
当然,这导致题干越来越长,学习历程越来越厚,
而第一线执行者们普遍会认为,这是蛋头学者们在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