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dxu2 (东东)
2018-11-14 22:31:05 各位老师好,在下不是学校老师,虽然在补习班工作但也没有实际参与教学,冒昧地
在此提问。
在国二教尺规作图时,会教六大基本作图,其中台湾教材垂线作图的教法是:
(参考部分出版社讲义与教学影片)
已知直线AB与线外一点P,求作直线AB过P点的垂线。
作法如下:
步骤一:以P点为圆心,适当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直线AB于R、S两点
步骤二:分别以R、S两点为圆心,大于二分之一线段RS的长度为半径,
在AB相较于P点的异侧画弧交于Q点
步骤三:连P、Q两点作直线,即为所求。
如果在考试中,题目要求学生作图,而题目中没有提及是否需要论证其
作图正确性,那么学生是否可以用以下的方式作答呢?(当然学生用上述作法时给对)
步骤一:以P点为圆心,适当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直线AB于R、S两点
步骤二:分别以R、S两点为圆心,大于二分之一线段RS的长度为半径画弧
交于M、N两点
步骤三:连M、N两点作直线,即为所求。
会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个人觉得这个作答方式没有问题,但听闻这个作答
方式学校老师是会“给错”的,比较和缓的态度是“如果学生有加上解释为何M、N
通过P点才可能给对”,并且听闻这是学校数学老师的共识,对此我感到很讶异,
想知道是否真的有这样的共识,以及这样的共识的理由是什么?
是因为连M、N为什么会通过P点是需要说明的吗?
那为什么连P、Q会垂直于直线AB却无须说明就会给对呢?
还是因为连M、N的作法并非课本中有写的,并非课堂上有教的,所以学生使用
了课程以外的知识时,我们不能默认他是学会了才如此作,因此要求他说明理由?
还是说“连M、N”来作过P点的直线这件事情必然是错误的论述?无论学生有没有
论证M、N连线会通过P点?(意思是即使学生在旁边补上证明,老师还是会给错?)
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