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合/潘部长,你把教育变成了政治战场

楼主: chou5566 (5566)   2017-09-26 07:40:27
教育部课审会大会翻盘,推翻先前高中国文课纲文言文比率四成五到五成五的决议,将文
言文占比下修为三成五到四成五。这个重大转折,其实是民进党将课审大会变成政治审查
大会,教育部长潘文忠则更亲自扮演推手,把教育场域变成了政治格斗场。整个过程,就
是一出以民粹围事、藉程序霸凌的戏码。
民进党为了回报反服贸和反课纲的“觉醒”青年助其夺得政权,除了在政治上不断给予“
免诉”的优遇,在教育上更赋予高中及大学生参与审查课纲的权力。在“自己的课纲自己
审”的错乱逻辑下,一度连小学生和国中生都报名参选课审会代表的荒谬剧。李家同教授
曾为此痛批“教育部疯掉了”,其实,教育部很清楚自己在干嘛,所做所为,正是要把教
育变成“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且看这次国文课纲的文白之争,学生委员盛气霸凌课纲研修教授的场景,缺乏专业的课审
委员掏出网络黑箱的选文,以本土意识强力主导课审方向,议事程序则被拿来套招,推翻
研修小组的提案。更可议的是,前番争议好不容易落幕,教长潘文忠又让程序问题推翻共
识,表面上口口声声“尊重专业”,实际上只为满足本土派的勒索。
试想,稍早立法院长苏嘉全以“一事不二议”为由,蛮横通过前瞻特别预算的审查;如果
蔡政府认为“一事不二议”是对的,那么课审会有何理由推翻上次会议的结论?从反服贸
到反课纲,学生把“反黑箱”喊得震天价响,把“程序正义”说得神圣无比;而今,却大
玩“黑箱网络票选”而面不改色,其所谓程序正义,无非是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才肯罢休。
当课审委员以民粹围事,藉程序霸凌,专业领域横遭践踏,最后审出一个政治妥协的国文
新课纲,潘文忠或许自以为文白两派兼顾,政治手段了得。但他可曾想过:当教育不断遭
到政治干扰,专业不断退让,老师如何在学生面前保持专业坚持,而撑起国家的百年大计
?当课程的浅薄化造成学习阶级化,当内缩的学习造就视野狭隘的下一代,潘文忠究竟要
把教育带往何处?
深一层看,文白之争只是表象。民进党在野时以改革之名,刮取选票;执政后,所做所为
却是不断的去中国化及内缩自闭,这如何为下一代缔造更明亮的未来?历史课纲已经宣告
去中国化,未料国文课纲出现强烈反弹,只得以折衷调降文言比率与推荐选文数目暂告妥
协,但仍一方面擂起文言选文战鼓,另一方面确立白话选文战果。
在全球化的时代,台湾锁国之风,却从政治、经济领域迅速向文化、教育领域蔓延。在这
里,民主的皮囊里装的其实是民粹的鸦片,改革的口号下包裹的其实是去中国化的自戕,
多元文化则被拿来包装文化台独,所谓专业更只被当成政治的奴婢。幼稚当道,平庸为尚
,至于学生的受教权益与未来前景,则显非所问。
讽刺的是,当年反课纲的“觉醒青年”,有些如今已摇身变成另类觉醒的“中华青年”,
转赴大陆就业。他们曾经冲撞与转折的历程,或许是其学习成长过程重要的一课,然而,
这些争端却让后来无数学子必须为他们的学习成长付出代价。国文课纲文白之争,只算续
集。但问题不在“觉醒”的青年,而在那些时时以收割政治稻尾为念的政客。
遗憾的是,民进党以讨好年轻人为能事,并洋洋自得于新世代选票皆其囊中物。名为倾听
新世代心声,实为驱策懵懂青年抢占教育领域的滩头;名为鼓励年轻人参与,实为役使热
血青年沦为政治场域的打手。然而,民进党眼里不知有专业,教育部长则一味向政治献媚
,遂使台湾一整个世代的素质与未来国家竞争力,沦为向民粹神殿媚俗献祭的牺牲贡品。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722579
作者: graciehunter (プロレス 最高!)   2017-09-26 10:01:00
去中国化是时代趋势啊 本来台湾人就不是中国人这点常识都没有不要当老师好吗?美国人会自以为英国人吗?可悲又可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