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7课纲改革怎么谈? 薛乔仁:我们都属

楼主: w664836 (jimmy)   2017-04-02 00:26:32
107课纲改革怎么谈? 薛乔仁:我们都属于这系统
2017-03-30 10:33联合新闻网 亲子天下/授权提供
“薛乔仁”在台湾是个陌生的名字,甚至不知道该用什么“职衔”来简单定位他。约在台
大采访的这一天,他刚结束了协助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政府建构公共防灾系统的工作回到
台北。“吉尔吉斯就在新疆的西边,”薛乔仁看着惊讶的我们解释。
薛乔仁,目前在台大和哈佛大学担任教师,也是系统变革顾问公司负责人。美国麻省理工
学院系统动力学博士,他的指导教授是推动学习性组织管理大师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系统变革专家。他的个性很热情、没有身段,和人对话时眼神专注,保持友善的
近距离。
去年(105年)四月回台湾,在师大副教授、高中优质化计画主持人陈佩英邀请下,协助
建立推动107课纲的政策沟通平台。
当童年的梦想完成,下一步呢?
薛乔仁国中毕业后到加拿大读书,求学一路顺遂,大学毕业后,曾在加拿大财政部工作两
年,申请到哈佛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进入哈佛前,薛乔仁申请了一年的空档年(Gap
Year),目地是追寻人生的意义,“‘哈佛’是我童年以来的梦想,所以当梦想在手,实
在很需要想想:人生的意义还有什么?”
Gap Year这一年,薛乔仁在世界各地旅行,即将结束的那个暑假,他回到台湾在慈济当志
工,没想到这改变了他一生。
志工生活的第一天,他被派去协助一位被家人遗弃的独居老人整理家里,也帮忙他洗了一
个干净的澡。“那位老先生好几周都不曾洗澡,我和他聊天。后来,他哭了、我也哭了
......老先生像小宝宝一样,又哭、又笑,孤独的他那一瞬间感受到被爱,而我也是
......”这个经验,深深影响了他,“我过去的生命经验都在用脑,缺少和人的心灵接触
。”
这个经验开启了他想要探索人性的动机,写了长长的信给哈佛,申请再延长一年Gap Year
,跟随慈济到世界各国当志工。
后来,从哈佛念完公共政策的硕士到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攻读博士,薛乔仁在史隆管理
学院的系统动力课,被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吸引,“变革必须要回归人性。创
造和协助人的连结,找到共同愿景,是我工作上最大的热情所在。”
以下访谈,薛乔仁分享如何用系统思考来启动教育改革:
Q:如何开始协助107课纲政策推动,让所有相关的人展开对话?
A:107课纲的推动是一个很复杂的政策,也是教育系统的全面更新,牵涉到教育圈里各
种利害关系人。
我的专长是用系统思考的工具,协助大家把系统里彼此的因果关系,用系统图的方式呈现
出来,帮不同的利害关系人,看到全局。把“大象”(问题结构的全貌)呈现在大家的面
前。当系统图展开时,就有机会透过共同看见,找到其中改变的高杠杆解方,也会看到每
一个环节都需要不同立场的人一起协作。
去年,协助教育部的协作中心,针对107课纲办了系统动力的工作坊,去看如何有效执行
发展政策。摊开系统图看到,要有效执行107课纲,需要跨单位协助,从:课程发展、课
程推广、师资培育、考试招生四大系统。这个系统里环环相扣, 若是大家各做各的,各
自很努力的做,就算出发点很好,也是无法有效执行的。
Q:接着又如何开始和台湾的高中校长、老师们一起工作?
A:我刚回台湾不久,对于台湾的教育现场没有那么熟悉。但是当我看问题时,不只看表
象,会试着去看背后的系统结构。譬如,为什么现在学校里,行政人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现在看到学校的结构里,老师是老师、行政是行政,老师不愿意做行政......
面对现在行政大逃亡的危机, 症状解方的回应是采取一个头痛医头的速效做法:大家都
不愿意当行政主管,抓没有选择权的新老师来做行政(症状解)。年轻行政人员叫不动资
深老师,然后事情当然做不好, 新进老师逐渐对系统产生不信任(副作用),觉得自己
被利用,被抓去做不想做的事情,时间一到就跑。
真正的根本解方应该是透过对话协作,共同订定一个公平合理的行政机制(根本解)。可
是在高度不信任的环境下,是很难达到这样的协作机制的。这现象是个常见的系统基模叫
做“舍本逐末”,在教育现场,舍本逐末的对策,造成行政大逃亡的危机。(详见下图)
师大副教授、负责高中优质化计画的陈佩英邀请我和曾士民引导师,为107课纲前导学校
的校长和主任办工作坊,目的同样是创造一个对话和协作的机制。去年总共办了三梯,每
一梯一个周末,建立起45所前导高中跨校协作和学习机制,也在这个工作坊里示范和引导
高中的领导者,如何培养参与式决策的文化。
结构的问题不解决,老师行为就变成冷漠,不能只是怪老师,要看系统成因。系统动力学
,要去找到结构里容易引起改变的杠杆点,创造一个相互聆听和协作的空间,把学校变成
学习型的组织,一起找到杠杆点。
Q:但是这样的改变似乎进度很缓慢?
A: 要建构系统的改变是很花时间的,因为改变的将不只是表面的事情,而是深层的心
智和思维模式。有些人不适应,需要时间,但是建立起来,会有很大的影响。
心智模式是什么,“行政是行政、教学是教学,这些事情和我无关。”或是“我只是一个
老师、我只是一个校长,很多事情我也没有影响力......”
系统思考要帮忙看到的是,我的心智会产生哪一种行为,然后会造成现在的结果。帮助大
家觉察,只有当我看到自己是问题的一部分,才有力量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增能的过程

Q:率先改变的人,会不会觉得很委屈?
A:或许你会觉得,喔!难道都是我的错吗?
不是的。
若是我们不了解自己所处于系统的位置,和彼此的关系,当发生困难时,都会责怪彼此,
造成纷争和内耗。若是能够转念,我们都是属于这个系统,不管自己是有意或是无意,我
们对于现存的系统状态,都有贡献。
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容易,那是转念。
都只有我改变,也不行,过程需要长期、集体的一起改变。我有责任、你也有,我的行为
造成你的行为,我们都有责任。所以要理解,所有的人都处在一个彼此有关的系统中。可
以一同坐下来反思 : 作为系统里的一份子, 有什么是我的作为或不作为造就了现况?
要改变现况,我的成功将如何取决于你的成功?
Q:有的时候,整个学校,或是社群改变了,却也会有意外和挫折,譬如突发的政策转向
......
A:所以,串联也很重要。但是如何创立一个网络,让每一个系统变革的领导人可以彼此
对话。首先要能辨认出,谁是大系统里的单一系统的领导人,然后让这些人可以有一个安
全空间深度对话。这个网络的建立需要有信任,同时要有共同的愿景,可以每半年聚一次
,对话反思,彼此看见,然后回去工作。要达成这个,有好的流程设计及引导师是非常重
要的。
有这个沟通的网络,可以避免本位的做法。创造跨系统协作网络,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杠
杆点,但是往往很容易被忽略。这是一个系统变革成功的关键。
Q:谁来做这串联呢?
A:政府,基金会和产业联盟都可以扮演系统串联者的角色。就教育而言,我们需要有心
促进系统变革的基金会。现在很多基金会的目的只是资助个别计画, 发挥局部效果。若
想达成系统性改变, 资助系统转型过程,更重要。 串联这些不同的人,识别每一个系统
的领导者、创造对话协作的空间。
首先要建立,大家共同的台湾教育蓝图。从系统上看,要达到共同的蓝图,哪些是问题的
根源,大家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协作达成集体影响力。
Q:做这些工作,都很难短期看到成果,但会增加很多的工作,怎么说服大家?
A:若是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就会每天都花时间在救火,应付更多不必要的工作。只有
建立起一个可以掌握复杂性的集体能力,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不用害怕,管理复杂系统
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小字典:系统思考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致力于推动学习型组织概念,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技能有5项修炼
,其中的核心第5项修炼最为重要,也就是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 企业和人类
的其他活动,也是一种“系统”,也都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动所牵连,彼此影响着,
这种影响往往经年累月才完全展现出来。身为群体中的一小部分,置身其中要看清整体变
化,更是加倍的困难。我们因而倾向将焦点放在系统中某一片段,但总是想不通为什么有
些最根本的问题似乎从来得不到解决。经过五十年的发展,系统思考已经发展出一套思考
的架构,既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拥有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清整个变化型态,
并了解应该如何有效地掌握变化,开创新局。
https://udn.com/news/story/6914/2358123?from=udn-catelistnews_ch101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