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教改团体众多 社会上促请教育改革的氛围浓厚
所以才有教改会成立
当年李远哲领头的教改会后来有提出总咨议报告书
以下为在下原文摘录
红字为个人摘录诠释
1994年7月28日行政院通过《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设置要点》。同年9月21日行政院教育改
革审议委员会正式成立(简称教改会),由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担任主任委员会兼召集
人,在1994到1996年运作期间,共提出四期咨议报告书及《总咨议报告书》,作为台湾教
育改革的重大依据。(来源:维基百科 https://goo.gl/GAe5u4)
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员会(1996)。总咨议报告书。2010 年 09 月 23日
(摘录)
参、综合建议
一、教育松绑
(三)保障教师专业自主权 (师培制度的改变)
教师专业自主的保障,包括修订〈教师法〉,使其内容涵盖〈师资培育法〉,且容纳〈教
育人员任用条例〉中有关中小学教师部分。新的〈教师法〉应规范中小学与幼稚园教师之
培育、资格检定、聘任、权利义务与进修等。
(五)促进高等教育的松绑
(广增“私立大学”,合并“国立大学”,因为教育经费应该着重在国民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的松绑,包括高等教育容量应继续增加(研究型大学除外),高等教育学府的
类型和功能宜多元化。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扩大民间资源投入,逐步放宽学费限制等。
(七)促进社会观念的松绑 (废除联考,多元入学制度)
应予松绑的社会观念,包括对联招公平性之再思考、升学主义与文凭主义之消弭;按不
同学程发给不同文凭,以建立文凭多元化的体系;尽量避免在用人、升迁方面,以文凭作
为唯一或主要依据;强化专业证照的公信力和价值;宣导中等学校的升学率和大专学校的联
考排行次序并非办学成效的重要指标的观念。
二、带好每位学生
(一)改革课程与教学
......国中阶段合并地理、历史、公民为“社会科”,合并理化、生物、地球科学为“自
然科”或“综合科学”。
国小“健康与道德”科亦可与自然科、社会科或其他生活教育活动等合科。......
(二)缩小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 (小班小校)
应均衡学校规模,超过 60 班之大校,于附近增设新校。小班教学是政府与民间教育改革
的共识,应积极努力于 87 学年度达成每班学生数低于 40 人的目标,95 学年度前达成
每班 30人以下的目标。
三、畅通升学管道
(二)发展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府 (同上,增设大学)
发展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府,包括综合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技术学院、多元技术学
院、科技大学、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等,容纳更多有心接受不同型态高等教育的人口,满
足终身学习的需求。各类高等教育学府之间也应设计良好的制度,以利学生相互转学。
(三)推动多元入学制度 (同上,多元入学管道)
学生入学,可分基础科目考试和其他项目表现两方面进行评量。积极推动大学多元入学
方案,包含改良式联招、推荐甄选、预修甄试等,并应发展一年多次之各种分类分科测验
,让考生依个人需要应试。大学入学制度包括如何招收高级中等学校毕业生,如何招收社会
人士,及各高等教育学府之间如何互转等。高中、高职、五专招生之办理,亦可参考前述之
两类评量方式和多元入学方案办理。
四、提升教育品质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同上,开放师培教育学程)
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方面,应鼓励各校院办理具有特色之师资培育课程,教育部应尊重
各校开设具有特色的师资培育课程
来源:
http://www.cles.mlc.edu.tw/~cerntcu/099-curriculum/Compulsory%20education/Education_Reform_1996.pdf
缩网址 https://goo.gl/MmiyEq
=============我是分隔线============
由上可见,当年李远哲为召集人的教改会“广设大学、开放师培、多元入学、小校小班、
综合高中(没有摘录)......。”等等主张,在今天看来,大多已经经由教育部实现了。
至于乡民要把罪名冠在教改团体或者李远哲、教育部、李登辉......或谁的身上,就由乡
民自己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