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分享今天石碇农会包种茶比赛的概况,
石碇是个小乡,隔壁有新店、坪林、深坑、平溪(也都有产茶),
主要夹在都会化的新店以及具有茶博馆观光链的坪林中间,
石碇的聚落也相当离散、也在不同的集水区、与不同行政区接壤,
所以一个小乡里,茶农栽制特色(包种、东美/蜜红)各有不同。
本次冬茶共交507点,老农与小农平均大概交12点,青年农民都在20点左右,
每一点是20斤,一大盒大概就是一斤,一箱约10斤的包种茶(条索型的体积较大)。
下午公布比赛结果之后,特等一人,
头等有30点左右,最难销的二等奖与三等奖的数量我就不记得了,
最好卖的优良奖(NT$1500),赛后至傍晚随即全数批发完毕。
(二等跟三等奖有点尴尬,定价跟水准都卡在中间...)
http://i.imgur.com/ntHzM9C.jpg
(评比二等奖ing)
在评比的时候,有地方电视台录影与采访,当然现场也特别盯场、避免气味影响,
看着评审们一直闻一直闻... 觉得当评审其实还挺累的,吸太多也怕茶醉。
只是看着理事长豪迈的送正妹记者得奖茶时,难免摸摸自己阮囊的口袋.....
http://i.imgur.com/MFpPACZ.jpg
(冬茶成品包装)
现场在聊天的时候,我有对于一斤装的包装形式聊了一下、也倾听一下农会的意见,
由于目前比赛茶的赛后批发尚算顺利,所以说量体部份维持一大盒的走向是不变的。
当然站在返乡年轻人的角度,我是希望包装改可以小盒一点,环保并降低售价门槛,
外观设计上也是期望能有所提升,可以采用一些新锐设计师操刀;
石碇这个区域的农业规模小、利润少、路长事杂、老农多,
我自己是觉得未来透过一些绿色保育、有机化、教育式的产业升级,
再加上邻近商圈(北市、坪林)的供应链,也能连带让包装跟行销策略能够转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