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 南崁 矶鮨日本料理

楼主: vn513868 (我的老天啊)   2016-06-04 12:40:49
餐厅:矶鮨日本料理
地址:桃园市芦竹区中山路242号一楼 (11:30-21:30,周一休)
电话:03-311-6782
预算:1000/人 (当天是吃无菜单料理)
网志图文好读版:http://cogozoco13.blogspot.tw/2016/05/blog-post.html
矶鮨日本料理是老爸请的。前阵子被老爸发现后,马上便成了他的近期心头好。继上回的
鹰堡羊排之后,这次的矶鮨日本料理,又让老爸请了一顿好料。
这天坐的是吧台的位子,不管任何餐点,我总是喜欢坐在吧台,可以近距离看看师傅的手
艺,也能观察厨房如何配置,以达到最有效率的处理流程,都是很有意思的。
入座后外场先奉上热茶,虽然平日中午人不多,但师傅也不急着上菜,真的是好好的喝完
一杯茶,才上第一道沙拉。莴苣、芦笋、苹果等清爽的蔬果,搭配烫熟的软丝及醃渍的虾
卵,淋上芥子沙拉酱,很轻松的味道。
第二道前菜是海胆细面,淋了柚子醋,搭配紫苏叶一起吃,鲜美清爽,十足日式风味。
生鱼片。第一片是红魽,矶鮨的师傅每两天去一次崁仔顶,当天刚好拿回品质很好的红魽
,口感果然非常的Q弹。只是个人还是偏爱旗鱼、鲔鱼或鲣鱼等“鱼味”比较明显的鱼种
就是了。(老板对不起)
第二片是鲑鱼,看起来油脂丰美的鲑鱼,用喷枪略略炙过,入口依然油脂满溢,对我来说
有点太过了。
𩾃鱼杂煮。大块𩾃鱼肉在酱油味醂风味的酱汁里,和菇类贝类一起煮,鱼肉下还铺垫了豆
腐和宽粉,相当丰富的一道。
盐烤赤宗。略大于巴掌的新鲜赤宗,抹上盐后以炭火姿烧,上桌时气势十足。以炭火长时间烧烤,带来的是鱼身表面酥脆,内
里鱼肉多汁富弹性的好表现,没两下就把整条鱼吃得干干净净。
石鲷生鱼片。将金桔挤到酱汁里,再用石鲷将细葱、辣萝卜泥及切碎的紫苏叶卷起,一并
送入口中;配料们衬著鲜甜有弹性的石鲷鱼肉,却不至于抢走主角的存在感,好吃。回家
搜寻后才发现,原来石鲷过往是相当稀有的鱼种,近几年养殖成功后,才比较有机会在渔
港现身。
山药鲔鱼。生鲔鱼切成块状,淋上现磨的山药泥,再点缀少许的鲣鱼酱油及细葱,口感滑
溜而鱼肉滋味鲜美,很清爽的一道。
握寿司登场。第一贯是红魽肚,和前面的红魽生鱼片口感不同,口感更加柔嫩细致。
第二贯是尖梭,肉质非常细致的一贯,直刀纹后烧炙,仍带着白身鱼的清爽。
北海道生干贝。直径大约4公分,厚度1.5公分,个头不小,表面烧炙后用海苔包著吃。烧
制成度拿捏得刚好,生食干贝除了鲜美甘甜,还是鲜美甘甜,真想再吃一个。
炭烤松阪猪。也就是猪颈肉的部分,以炭火小火慢烤。但这一道让我稍稍失望,炭火烧烤
的香味并不明显,猪颈肉该有的脂香也不见踪影,不知是否烧烤时间过常导致油脂流失;
另一方面,肉的切法是顺着纹理切,这样的切法也让猪颈肉的脆弹口感打了折扣,殊为可
惜。
原以为餐点会结束在松阪猪,却又送上了一贯比目鱼鮨边肉。轻轻蘸上黑松露酱汁,鱼肉
一入口便软绵绵的化开,完全不腻人的油脂,被酱汁点缀后味道更显特别。但如果把这一
贯安排在松阪猪之前,用餐的节奏会不会更好呢?
其实在比目鱼鮨边肉之后,还有一碗酒煮蚬汤,以及哈密瓜一片。但由于和师傅聊起天来
,就忘记拍照了。聊天的内容是关于寿司饭。
常在高级寿司店家的食记中发现,作者将寿司的“舍利”,也就是寿司饭的“松紧程度”
看的十分重要,仿佛与鱼料相比,舍利的口感才是关键,其余仅是点缀。关于这个部分,
师傅表示,醋饭的松紧程度、温度或是酸甜,其实一部分是端看厨师的风格和喜好,但是
在矶鮨,师傅会先以较松的捏法送上一贯,然后观察客人是用筷子夹,还是用手拿取;若
是以筷子夹取,那后续的寿司便捏实一些,反之,若客人以手拿取,则维持较松的捏法,
在师傅的个人喜好里,米饭之间松一些些,口感还是比较好的。
这么看来,醋饭的制作和寿司的捏握,还是一种主客之间彼此的主观感受,并未有客观的
评判标准,如此我也较为放松,否则透过唇齿舌,感受鱼料的鲜美滋味都来不及了,何暇
再去看顾米饭之间的亲疏远近?
小小心得总结:矶鮨日本料理的鱼货新鲜,价格亦合理。在桃园地区站稳脚步并慢慢成为
有名气的店铺,相信是可预期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