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关于陈芳明老师《台湾新文学史》

楼主: modester (万物皆有名)   2013-05-31 01:36:15
※ 引述《YuPEII (PEIPEI)》之铭言:
第二十三章 台湾女性文学的意义 第二段
台湾文学史的重大转折,便是在这段时期成立。如果一九六O年代
现代主义运动是台湾文学的黄金时期,则一九八O年代年轻作家的
大量出现,女性文学与后现代文学的同时盛放,应该可以视为文学
史上的银色时期。一九八O年代为台湾社会政治经济建构伟大的
工程,威权体制消失,民主政治降临,台湾历史获得一次漂亮的
翻转。相应于客观现实的剧烈变动,文学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灿烂
景观。这个时期的作家,横跨戒严与解严两个阶段,非常清楚历史
不可能再走回头路。展开在他们眼前的地平线,是那样宽阔而无限。
这个世代的作家,一方面继承现代主义运动未完成的志业,一方面
也擘造全新文体与技巧的格局。女性文学前仆后继地推进,后现代
思维也毫无懈怠地注入这个世代。(p.716)
书刚好在手边。从前后文脉络看来,所谓“银色时期”,是比较的
产物,它应该是要说:如果六O年代现代主义是台湾文学最出色的
表现(最高阶段!?),那一九八O年代的台湾文学整体而言也不错,
但是比起六O年代还是差了一点。定义的话,因为我认为只是一个
比喻式的说法,而且还是个比较之下的说法,并不是具有特殊理论
意涵的术语,所以我说不上“银色时期”的定义;“银色”在此,
相较于后现代或女性或解严等词汇,更像是在一个描述陈芳明老师
的评价,而非是要定义八O年代的台湾文学,所以在此时期的台湾
文学中,从哪个部分可以发现它是“银色的”,恐怕得去问本人了,
因为我刚稍微翻了一下,好像也没提到“银色”所指为何,也没有
找到“铜色”或“铁色”之类的描述,所以好像也无法据此推断陈
老师在此默认了一种战后台湾文学发展自六O年代现代主义以后,
每况愈下,愈来愈不如前人的模式......
呃,但金和银对比,也可能是指六O年代与八O年代的文学应该用
不同的标准来给予评价,就像金本位与银本位一样,所以在戒严的
政治肃杀与权力渗透下所开展出来的现代主义文学,无法和解严后
身处不同历史情境,拥有不同现实条件的后现代与女性文学,一体
适用某种美学标准,除非先透过评价标准之间的计算与代换,好啦,
上面这段都是唬烂,我还是认为他就是要说现代主义最高啦!
相较之下八O年代不错但还不够啦!
就我自己的理解,金色时期和银色时期,并不是台湾文学界常用的
术语,说来惭愧,原PO如果没提,我完全没注意到XD
最后想请教一下,为什么您认为“银色时期”会是值得深究的关键
词呢?
: 最近研读陈芳明老师的《台湾新文学史》发现
: 陈芳明老师在第二十三章中第二段第二行提到
: 一九八零年代可以视为文学史上的银色时期
: 我想请问大家
: 银色时期是什么意思
: 它的定义是什么?
: 还有为什么1980年代可以视为银色时期?
: 是哪个部分发现的?
: 爬文好像没有相关讨论
: 上网搜寻也没有答案
: 想上版问问大家
: 还是我的关键字错了 我打“银色时期”搜索的
作者: chuck158207 (Chuck)   2013-05-31 10:55:00
推,老实说这本书有很多地方判断都下得有点快下册尤然,要说起来讲不完的XDD
作者: TigerL0927 (勒虎)   2013-05-31 18:51:00
我认为只是拿黄金、白银的俗世印象作类比,其实是要表达这段期间是继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后,又一高峰,不过略逊于现代主义时期开展出的文本深度如果现文是纵的深化,那银色时期则偏向横切面的拓展以黄金、白银品定先后次第,也可略窥史家心中的绳墨
作者: YuPEII (PEIPEI)   2013-06-01 09:50:00
只是怕银色时期是专有名词XD 不过谢谢你我懂了:)
作者: orangetabby (橘色虎纹猫)   2013-06-24 10:59:00
自创新词罢. 另,迎合主流及论述武断之书, 请谨慎阅读.
作者: jiashyan (舞尽杨柳楼心月)   2013-06-27 17:54:00
有铜色时期吗? (乱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