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s://bit.ly/4btocmX
(剧)《不够善良的我们》(2024) [9/10]
100%的善良,才能算是善良吗?
双女主角的安排让我原本以为剧情是以女性议题为主轴,但看完发现是我把这部戏想的太
狭隘。
前几集的确出现符合女性议题的安排:说著在《俗女养成记》出现过的类似台词“我是妈
妈、是女儿、是老婆,但大家已经忘记我是谁。”,说著大龄女子对于生活与感情的焦虑
,说著如何在男性占据资源的职场中求生存,说著出个国一个人旅行就能治百病的浪漫想
像。
好险,编剧并没有要灌女力鸡汤,而是抛出许多值得令人省思的状况,因此在看完这部剧
后只会有两种可能:自己陷入省思,或是和别人热烈讨论。
因为剧情以简韵芬将老公前女友Rebecca视为假想敌开始,所以原本以为后悔会是故事的
主轴。
简韵芬的想像和质疑、Rebecca一路走来的坏遭遇、何瑞之的退让与消极,三位主角心中
都明显存有遗憾,透过巧遇、梦境、网络社群的窥探,再加入“量子力学”“薛丁格的猫
”等等理论,都让剧中角色和剧外观众都忍不住会去想,要是结婚对象换了人,结局还会
一样吗?
关于“可能性”的探讨在近来流行的平行宇宙电影中,已经是基本命题,但《不够善良的
我们》则是撇开科幻,用“巧合”来拉近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并放大我们的“不够善良”
。
(以下有雷)
“爱因斯坦说,巧合是上帝保持匿名的方式,新思维运动说这是吸引力法则,而佛家说一
切唯心生。”
简韵芬的旁白读著量子力学,看似她的意识影响着她的宇宙,但无论是潜意识,或是积极
地行动,她都在“积极地制造巧合”。请何瑞之跟他说Rebecca都穿什么以制造传讯息的
话题、知道何瑞之是个孝子那就从讨好何妈妈开始、制造嫌隙让自卑的Rebecca知难而退
,她的感情是靠自己争取来的,根本不是真的这么巧。想要的东西靠自己争取没有错,只
是“不够善良”。
“我恨你把我的爱视为理所当然,所以你的谢谢、辛苦了,都只会让我更加地相信,我们
之间只有感谢,却没有爱。”
何瑞之则是擅长“消极地处理巧合”,他埋头苦干球来就打,却没有抬头看看现在投球的
人是有何目的。面对Rebecca的变化球,简韵芬的直球,还有何妈妈的做球,他没有去思
考太多,抱着且战且走的心态面对感情和工作,表态不是他的作风,就连生妈妈的气也只
会用冷战处理,面对Rebecca的离去和简韵芬的进攻时,他都是一概接受,做他认为自己
该做的事,以及别人希望他做的事。面面讨好可以对得起自己,只是“不够善良”。
“很多事情不面对,就不会成为过去。”
Rebecca是巧合的化身,她的现身能引起简韵芬和何瑞之间的波澜,并考验他们的“善良
”。她的发文让简韵芬陷入妒忌,促使她做出许多不善良的举动;她的过往让简韵芬的婆
媳关系更紧绷,出现远香近臭的比较;她是简韵芬心中强大的假想敌,在简韵芬累积了许
多猜测后,终于不顾一切和Rebecca见上一面,在最后的生命路程上两人解除假想敌的想
像,也和自己创造出的心魔和解。
她是何瑞之心中永远的遗憾,让何瑞之在剧中看起来并不忠诚,直到最后的那句“我很爱
我老婆”才得以洗白。她的电话号码让何瑞之苦恼许久,最后改成欲盖弥彰的“忘了”;
她的出现让何瑞之想下车打个招呼、晚上还梦到了她。Rebecca的出现不是有意为之,却
能引起极大的波澜,存在的本身就会引起争议,这绝对不是他的错,但大家就是觉得他“
不够善良”。
我们总可以一眼看出别人不善良的地方,而善良的表现却被视为理所当然。大家觉得简韵
芬很疯,或是没生活重心,才会把假想敌看的那么重,但其实她只是把自己和何瑞之视为
重中之重,尽全力在守护着自己的世界。何瑞之看似犹疑不定,对前女友留有牵挂,又不
懂得婆媳沟通,但他只是尽力想满足大家的期望,但又做得不够好而已。
还有好多问题可以讨论:何瑞之到底是不是因为爱简韵芬才结婚?当个烂人还是笨蛋哪个
比较好?于向立是否在Rebecca坦诚的当下就该好好抱住他?简韵芬在长照下的压力导致
婚姻出现裂痕是可以被原谅的吗?这些人表现的再好一点就能逃过远香近臭的诅咒?
从这些讨论一定可以发现大家的看法都不同,不太可能达成共识,那这样的话是要怎样做
才算是善良,又或者要多少杂念才能否定善良?“不够善良的我们”,改成“不够邪恶的
我们”也同样可以成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