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自公视时代剧集《听海涌》粉专
网址:https://reurl.cc/Xmnex7
#导演手札
《听海涌 》是关于谁的故事?
该怎么开始呢?毕竟这是一个距离今天已经超过80年的故事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已
经陆续凋零,故事里出现的那些场景,也早就是荒烟蔓草了,但或许就因为这样,我们更
想要透过《听海涌 》这部剧集,把那个年代和那些人的故事好好讲出来,留下来。
请放心,如果你不太习惯阅读文字,你完全可以跳过这篇文章,不用知道任何年代,不用
记得任何名字,等待明年春天剧集上线,你一样可以透过萤幕跟着故事里的人一起又哭又
笑,我可以保证。但如果你是那种受不了宣传时挤牙膏一次透露一点点,想要比别人早一
点知道《听海涌 》到底是在讲什么的人,邀请你花一点点时间,看完这短短的文字,你
会对这个故事的背景有更多了解,趁这个粉丝页人还不多,邀请你成为我们的第一批观众
。
听海涌是在讲三个“台籍战俘监视员”的故事。
大家可能听过“台籍日本兵”,也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时,被当时统治台湾的日本殖民政
府招募当兵的人们。在我们剧组里,也有不少人的阿公辈或阿祖辈都曾经当过台籍日本兵
,根据统计,从1937到1945期间,总共有超过20万台湾青年成为台籍日本兵上战场,而我
们的主角,是这些台籍日本兵里面一群有着特殊身份的人—军属,大约有12万人,他们以
非正规军人的身份受雇于军方,在战争中从事非战斗并辅助军队工作的人。
有些人说军属就是军伕,在长辈口中也常常提到军伕一词,甚至有人还会唱“誉れの军夫
”(战时改编雨夜花之宣传歌曲),其实军属有分好多等级,有从事武器开发的工程师、
有从事法律工作的军法官,这些是属于专业度较高,职等也较高的军属,多是由日本人担
任;但也有从事劳力工作、职等较低的军属,如搬运、工厂技工、栽种粮食、监视战俘等
不直接从事战争行为的劳力工作,一般长辈们称的军伕,多是指此类。
监视战俘?那不是士兵的工作吗?怎么会是军属的工作?自从1941年底日本攻击珍珠港,
正式跟美国和其同盟国开战,日军势如破竹在半年内几乎占领了半个太平洋,除了中国以
外,整个南洋包括东南半岛、婆罗洲、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几乎都成了日本的势力范
围,一路占领就一路捕获大量的“盟军”,包括美军、英军和澳军,日本因此在南洋设立
了许多“俘虏收容所”,即战俘营,关押这些盟军的战俘。
虽然一直胜利,但日本毕竟是一个人力不算丰沛的岛国,领土快速扩张也造成了兵源不足
的问题,面对美国这个兵员和武器都仿佛源源不绝的新世界工厂,日本开始加速动员殖民
地的人力,包括朝鲜和台湾,都是从此时开始大规模招募青年入伍。台湾作为日本的“南
进基地”,自然有大量的年轻军属被送往南洋,其中有许多人就被分派进到战俘营,协助
日军看管被关押的盟军战俘,这些人,就被称为“台籍战俘监视员”。
如果真的像是他们的职称那样,只是监管战俘这么单纯,那他们应该每一个人在战后都可
以平安退伍回到台湾,但许多台籍战俘监视员在战争结束时却客死异乡,永远回不了家,
一些人幸运回来了,却终生绝口不提在那边发生的事。
那些过去说不出口的故事,就是现在听海涌的故事。
下一篇,我们就来谈这些战俘监视员在南洋的经历。
一些好看好读的资料,想知道更多可参考:
滨崎纮一 ,《俺は日本兵:台湾人简茂松の“祖国”》,2000,新潮社
蔡慧玉,《走过两个时代的人:台籍日本兵》,1997,中研院台史所筹备处
陈志和,《赤阳》,2007,公共电视
李琼月、李金龙,〈独立特派员:书写二战(陈柏棕)〉,2016,公共电视
胡婉玲,〈台湾演义:台籍日本兵专题〉,2016,民视电视台
方念华,〈从历史走来:第十三集台籍日本兵〉,2019,TVBS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