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金钟热潮 看完良辰吉时
觉得真的满好看的
没有像传闻中的(?)那么难懂
不过也可能是我有一边搭配板上当时的live文食用吸收消化
所以比较能够理解剧情
感谢善良板友提醒ELLE的导演专访有大雷
我忍到看完七集才读
的确哦 如果先读那篇 可能会少掉许多烧脑的乐趣
不过我是觉得 懒得烧脑的人
反而可以先读这篇 得到一点指引
也许更能捕捉到这部作品的意旨
废话这么多 应该足够防雷了
以下正文:
导演专访内提到,全剧共七集,“前面六集是吴月女这一生各式各样的生命片段,也可以
说是她在被车撞之后的弥留状态,所有的记忆都被打乱了,而这六集就是她的内存里面
,曾经出现过的人。”
我比较想分享和整理,
我看完第七集之后,
再回头去思考这六集剧情安排,
究竟和吴月女的人生有什么呼应?
或者说,为什么在那一瞬间,
出现的会是这六段?
而错置的脸孔,又有什么意义?
(当然这都只是我个人解读,不一定是正解XD)
一、
唐念生,
礼仪师,吴月女年轻时的邻居。
月女的前半生,是娼妓,
后半生,则开金香店。
应该是受到这位唐礼仪师的影响。
唐礼仪师同时是一个对她不错的男人,
也让她认真想脱离娼寮转行,开启第二人生。
“星期一,猴子穿新衣”
为何星期一的主题,会是荒谬葬礼?
我想,这是月女生前工作时曾目睹过的片段。
但主角不一定是郭伯响。
这边我想谈谈:为什么设定郭伯响和小苏在一起?
黄仲昆,也就是郭伯响,
在月女生前记忆里,是给“微笑小费”的“好客人”
姚以缇,“真实身份”是月女生前闺蜜,
也就是“星期五”的主角,子安,
她和月女生前感情很好,也同样拥有一段很悲催的人生,
所以我猜,月女心中也希望子安能够遇到“好客人”
带她离开悲剧、拥有一段平凡的人生。
小苏,和子安的个性,是天壤之别,
但却拥有同样的面孔,我看来会觉得,这是一种对子安的期望(wish)
最后是换尸体这件事,
为何作为开篇?
我觉得这也是某种对观众的思考引导:
脸孔、身份、人生,即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被置换。莫大惊小怪。死亡,同时
也是人生重启。
喔对了,今天是捡尸,
明天,也是捡尸喔XD
二、
洪允龙,
月女的冤家、月女儿子的爸。
月女潜意识一直认为,
是洪允龙害她的人生变得那么惨,
所以在“星期二”里,
年轻的月女即便改名换姓,
也不放过对洪允龙的灵魂拷问。
年老的月女即便作为“摆渡人”
也一样要代替阴间执法者来审问他。
尽管“侵害者”另有其人,
不过这是上帝视角,并非月女视角。
然后同样要提到,
在“星期二”化身为莉敏的子安。
在梦境解读上,
有一个理论是,梦里的同性,
通常是作梦者部分人格的投射,
莉敏的个性是隐忍的,和子安不同,
所以这个“莉敏”,其实比较接近总是在容忍洪允龙的月女。
另外,洪允心,“星期二”里洪允龙的妹妹,
也是同理。
至于为何现实中(星期七)是姐姐,
到梦里(星期二)变妹妹,
也大抵是意识的错置所致。
此外,到了星期七,
也会揭晓思纯(月女)的“假发”来历:
“戴上假发妳可以扮演任何人,
脱下假发后妳就是吴月女。”(by子安)
三、
这集很妙。
我个人觉得这集的独立性比较高,
也最好懂。
它是月女人生的小插曲,
以及相似处境映射带来的某种启示。
首先,
月女生前真正有接触的,
应该是白润音,跳舞的病童。
并且我猜,应该是老年时候遇到的。
月女生前并未见过刘长坤,
星期七中,是刘长坤“偷看”到她。
但是,刘长坤的人生转折,
和月女的“遇见某个过客,开始思考人生应该转个弯重新开始”这点很相似。
月女 -> 刘长坤
男童 -> 唐师父/或者阿翔
生命影响生命,
我猜是这样的心理投射。
跳舞、看板人…… 则是月女生前记忆的置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长坤的“团长”身分
除了是年轻月女两份工作皆由男性为首的记忆之外,
团长带领的,是一群红顶艺人,
这里其实不排除娼寮好友“子安”可能是第三性,
又或者月女的儿子可能是同志,
所以才有“星期五”之中,子安分裂人格中,包含死去前男友;
又或者是“星期六”之中,出现的同志悲歌。
(这是比较无关主线的大胆猜测)
四、
这集也很玄。
一个被“藏”在地下室长大的“女孩”
解读线索一,“小时候我们都住在船上”
我一方面觉得,“文文”可能是月女的小时候,
因为“船”的隐蔽性,甚至是高度,
都和阿勇家很像。
而唐师父在“星期四”化身为“文文”的照顾者,
也很有可能是影射月女对唐师父的情感,
比较接近一种弱势女性对年长异性(父亲)的依赖。
但另一方面,“文文”也可以和月女儿子“阿翔”作连结。
阿翔的成长过程,必须一直不断躲避“父亲”
这就和“文文”一样了吧?
而这样一个必须被“藏”到长大的“男孩”
其中一种安全的藏法,就是把他扮成小女孩。
最后是女警,为何又是以“子安”的脸孔出现?
可推想是在月女心中,子安就是那个“罩”着她的女性照顾者。(子安在星期七中,也赞
同把阿翔藏起来的决定)
那为何没有明确定义阿勇、文文和女警的关系?
因为“星期四”只是月女人生记忆的碎片拼凑,所以相似的脸孔对应到月女人生中的哪个
真人比较重要,
梦境,也就是星期四,
三个人在其内拥有什么关系,这不是重点。
五、
这集应该是观众们的转捩点。
能撑到这集的观众,应该会有一种“啊~我总算TM有点看懂啦”的羊咩吐气感(?)
除了谢欣颖=年轻月女的身份揭晓,
(不得不说,能把谢欣颖连结到张艾嘉的人,真有眼光,这让我想起李心洁啊…没事)
再来就是“子安”她个人的遭遇,
也几乎在“星期五”有一整篇独立的陈述。
(除了“子安”事实上不是什么出纳,而是和月女同为娼妓身份这点,会直到星期七才揭
晓)
子安的个性和人生经历,不仅在现实中和月女相似,也是月女梦境中的自我形象投射。
至于子安人格分裂、次人格互相争夺话语权、并持续压迫主人格…… 嗯这个应该不用细
述,我觉得比星期二~四好懂XD
六、
前一天以为谜底总算要露出的朋友,
又再度被推入五里雾里了对吧XD
那除了儿子阿翔同样在“捡尸”
值得提到的是,喜翔在星期二、六都饰演爸爸,而这两位父亲,同时都是该日事件的“起
源”
我想,这结论也同样来自于某种“上帝视角”
这又回到吴月女的另一个身份:类似阴间使者/审判者的存在
再来就是脑内小宇宙爆炸的沉默摄像头男孩
最后一幕真的有够醋咪
其实不要说这名男孩被问得哑口无言
这一天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事情结果为何变成这样吧!?
(吴月女:烦耶,增加我工作量,
欸不是,有些人莫名奇妙就死了,这些人根本还来不及生成执念,就死掉了,我是要煮啥
面问啥鬼啦)
凡事有因必有果,但若从特定某个人的视角来看,其实并无法窥得事件关键(例如:可以
说是冤枉中之冤枉的保险员之死)
我是觉得星期六的闹剧,
有一点想要带出这个道理啦。
但其实这天我个人觉得满突兀的,
貌似是和其他天的剧情都串不上的一集。
顺道一提,我其实在第五集之前,
认为各集角色间的关系比较像“轮回”
转世后拥有同一张面孔,
然后某个人的前世遇上某个人的今生…之类的
(月老?)
但后来又细读了一遍剧介、细看了主视觉的设计(张艾嘉的头上照片)
我想这应该还是只有导演专访内提到的内容,才是唯一解,应该没什么自由诠释的空间。
但我上面提到的前六天众生与第七天当事人之间的连结,
就都是我的脑补和推测,也有可能编剧原本想的根本就不是那样,以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