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网页版:https://reurl.cc/ARZAxp
因为喜欢很东南亚文化,也喜欢看台湾和东南亚各国在历史上来往的故事,
所以剧中温升豪饰演的KK的背景引起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上周的第五还第六集,
夏老板喝着膨风茶,一边细品茶的风味,一边赞赏杯具造型独特,
KK说这是他从印度带回来的,
并自述曾经在缅甸待过,在日本殖民台湾后期,被派往南洋当军伕,
战后被送往印度的集中营,最后留在印度帮美国人盖化肥厂。
根据中研院台史所的钟淑敏老师《日治时期在南洋的台湾人》一书,
当时到南洋发展的台湾人不少,
除了战争时的台湾军伕外,
承平时期更多的是做生意的商人、在三井和三菱等日本商社东南亚支店工作的员工、
在台湾受医学教育并前往南洋开诊的医生,
以及为东南亚当地华人苦力表演的戏曲剧团演员等等。
当时的东南亚除了泰国(暹罗)以外,多是荷兰、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
日本战败后,台湾人由于殖民母国日本的关系,
被同盟国视为敌侨,许多被拘禁于战俘集中营,待遇和日本人相同。
中南半岛上的日本人和台湾人,多被送往英国统治下的印度集中营;
而在荷属东印度(今印尼)的战俘,则被送往澳洲。
去年《日治时期在南洋的台湾人》在中研院的新书发表会上,
我记得就有一位出生在澳洲战俘营的女性长者出席。
不过KK前往当军伕的缅甸,和台湾则有一段在当时不可为外人道的关系。
中日战争后期,日军已经封锁了大多数的东部沿岸港口,
国府的战争资源需要透过陆上跨国补给,
其中一条交通要道就是串连起云南和缅甸的滇缅公路。
英国等外国的军事武器支援透过滇缅公路不断输入中国西南方,造成日军的压力,
为了早日结束旷日废时的对中战争,
日方希望透过扶植缅甸内部的反英菁英,
以“协助缅甸武力独立建国”为由,
一举将英国击败,同时切断对中国的陆上补给。
为了达到此目的,日军开始吸收缅甸的反英人士,
其中包含了日后被尊称为缅甸国父的翁山、军事独裁者尼温以及所谓的“三十志士”,
组成“缅甸独立军”,并在台湾花莲的玉里设置了情报训练单位,
从日本总部取得武器装备在台湾进行秘密训练。
训练完成后,从台北、高雄或花莲港出发,
陆续抵达已在1941年和日本组成盟国的泰国,
有些在曼谷待命,有些则在泰缅边境持续吸收流亡境外的缅甸独立份子,
希望能扩大独立军的规模,展开全国性的独立运动。
1942-1945发生缅甸战役,除了缅甸独立军之外,
日军也加入对英与对华作战,另也有为数不少的台湾籍兵参与其中。
根据萧明礼和朱浤源〈日本侵缅之战(1940–42)与台湾的角色〉一文的研究中指出,
虽然当年台湾人参与日军征缅者所在多有,
但这件事却遭日军的隐晦处理,没有太多资料留下。
另也提到现在的缅甸华人,
也是缅甸侨务教育第一领导人吴中庸董事长,
就是当年参与侵缅的台籍日本兵。
所以,也许剧中的KK就是参与日军入侵缅甸的台湾籍军伕的化身,
或许也和缅甸独立军在台湾一起受过军事训练(这是我纯脑补),
战后则和其他在缅甸的台湾人,像是在仰光卖茶的嘉义人郑崇英、
卖药的苏澳人高维连、味精制造业的彰化人龚天生等一起被送往印度的集中营。
集中收容所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得悲惨,
后期的印度集中营位于非战地区,
安全都有所保障,也没有侮辱和体罚,
不太会让居留者陷入生命危险。
还有日本人把印度常见的豆类,改造成日本饮食中常见的豆芽菜或豆类食品。
也有许多父母在东南亚经商、出生成长都在南洋的台籍小孩,
是因为居住在集中营,才开始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
不过随后面对日本战败,集中营内的台籍人士也分成两个阵营,
台湾人到底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的身分认同再次浮上台面。
其后或被遣返回台湾、或继续留在南洋当地发展,
又都是各自的故事了。
《茶金》剧中没有刻意强调当年台湾人的各种奇幻漂流,
但KK独有的疏离感又让我觉得他好像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属于这片土地,
不知道哪里才是真正的家,
昨天播出大吉想要提亲,KK表示自己配不上薏心,
或是向保他出来的夏老板说:反正我就是一个人,没什么好担心的
仔细想想这个人物过去的经历,
因为太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所以也习惯不要建立太深刻的关系了吧!
这或许就是日治时期在南洋的一些台湾人的独特经历所致。
钟老师的这本研究纪录了很多当时南洋各国台湾人的复杂故事,
虽然很厚但是让人看得欲罢不能,
多亏《茶金》又拿出来翻阅,
好几位台湾人当时在南洋打拼的纪录或战时战后的经历,
都让人觉得拍成电视剧应该很好看啊!
/
参考资料
钟淑敏(2020),《日治时期在南洋的台湾人》,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萧明礼、朱浤源(2020, 06)。〈日本侵缅之战(1940–42)与台湾的角色〉。亚太研究
论坛,67,页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