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国际桥牌社 (雷)

楼主: silkroad0828 (silkroad)   2020-06-07 21:55:54
网志版
https://thebalticnations2013.blogspot.com/2020/06/blog-post.html
看到预告就期待了好久。作为喜欢政治剧,曾经着迷于纸牌屋的观众,看到台湾终于也要
拍出自己的政治剧,异常兴奋。台湾人热衷政治无庸置疑,这点充分展现在总统大选的投
票率。而如果要说台湾盛产什么,政治素材绝对榜上有名。因为复杂纠结又特殊的历史背
景,加上不幸又幸运的政治进程,可以搬上萤幕说的故事,绝对比小情小爱多太多了。
政治是什么?政治,可以清也可以浊;可以机关算尽也可以愚蠢上钩;可以背刺暗算也可
以舍己为人;可以步步为营也可以是骤然巧合。有人终其一生奉献政治,却在狱中籍籍无
名;有人却在一夜之间,得到全国的镁光灯,家喻户晓。每个人都能讨论政治,仿佛这就
是参与,但谁又能真正把政治收拢于手心?谁又能真正看清它的轮廓?这就是政治剧迷人
之处。
可或许就是现实太精彩了。对于故事期待过高,就容易失望。很多评论说编剧没把故事说
好说完。其实根本的原因是野心太大了。十集篇幅有限,却涵盖了李郝之争、长扁之争、
党外运动、白色恐怖等等,这里每个情节与桥段、每段故事都可以拍十集以上。就像多情
的人会显得无情,太多焦点的故事就变得没有焦点。
拿纸牌屋来说,每季十几集的篇幅看似让很多角色出场、讨论了很多议题,其实重点都是
Frank Underwood的目标与手段。主线一直都很清晰,Frank想要掌权、想要斗掉总统、斗
掉对手,他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他的棋子,包括他的保全、他的妻子。可《国际桥牌社》的
主角是谁?他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又想做什么?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看起来主角好像是总统,观众大多也知道总统暗指的是李登辉。很多总统的行为处事,我
们都是用自己对李登辉的印象去拼凑,例如为什么他要与楚长青斗,又例如他为什么绑架
了国家党。可如果都是靠观众自己的推测,那么观众大可去看新闻,甚至,父母偶尔在我
旁边跟着看的时候,大声评论与补充出各种当年爆出来的“秘辛”、“传闻”,甚至比戏
剧本身还有张力。
可是总统出现的篇幅却好像又不足以成为主角。剧情分散了很多力气在描绘其他人,包括
记者、党外与白色恐怖受害者。然而连主角的刻划都不够深刻的状况下,配角只会更加苍
白。看完整部剧对党外最多的印象,除了在街头呐喊,就是在热炒店(隐喻“阿才的店”
)喝酒。连选举布局这么精彩的算计,都是匆匆几幕带过。
实在可惜了这些故事。那些党外要角,个个都是政治明星。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每个片
段都足以拍十集以上。为什么他们踏上这条路?是什么,让他们走向了权力的核心?又是
什么,让他们跌下神坛?他们是同志,却也是对手。他们与所谓的敌人之间,似乎又不是
水火不容?这又衍伸到这部戏给我的第二个感觉,太过政治正确了。
整季的故事都像是一本给青少年的公民课本,不是没有冲撞与冲突,只是比起现实,可以
称得上是兄友弟恭了。相对而言,纸牌屋就血淋淋多了,好几个场景已经到了令人恶心的
程度,不只是画面的恶心,更多的是对于那种人性黑暗的恶心。不是说一定要多恶心才会
是好剧本,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影射的人多数还在世的关系,又或者是拍这样一部戏需要
政府大力补助的关系,《国际桥牌社》铺展出来的样貌就像一部九零年代政治歌舞剧,连
谩骂与哭声都像是安排好的一唱一和。
唯一比较立体又完整的角色,大概就是白色恐怖受难者家属许芷伶。父亲的殉难让她进入
招待所,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冒着生命危险追寻真相,誓言复仇。比起其他不明不白就出
现的角色,她有着鲜明的过去,她的工作又危险又刺激──她接触的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
物,她谈恋爱的对象还是个总统身边人。她的生命像是个传奇,她的结局,又充满余韵令
人遐想。如果每个人的描写,都可以这么细腻,也许就能让故事更精彩。
当然很多人会说,所谓的缺点,其实不是没有做到,而是经费不足无法匹敌真正的纸牌屋
。我倒是觉得,低成本有低成本的作法,编剧连许芷伶这样一个招待所的小姐都能好好描
绘,对于本身故事就很多的政治明星,又怎么不能细细诉说?故事太多、篇幅太短,则不
如聚焦在一两件事上,例如就把李郝之争好好说完。从他们的背景开始说到他们的矛盾;
从他们的明争说到他们的暗斗;从他们的下属说到他们的家人。他们都是千古风流人物,
而要向这样的人物致敬,最好的方式不是给他们无关痛痒的几句政治正确好评,而是给他
们舞台──即使政治的舞台已经谢幕,戏剧的舞台却能永存。
说了自己的失望,但整部戏的优点我认为是时代的气氛营造得不错。做为一个儿时经历九
零年代的观众,虽然之前有看到有人指出戏中一些服装布景透露现代感的瑕疵,但整体不
会让人有出戏感。画面的质感好,演员功底深厚,选角也很到位。
虽然有失望,但作为喜爱政治剧的观众,还是在公视播出时整整把十集看完,为的就是能
够给在艰难的台湾戏剧环境中坚持的人鼓励。听说要拍第二季了,我一样会守候,也希望
第二季更好。
作者: littlex2 (嗯。 )   2020-06-07 22:08:00
推~ 跟我的感想类似,没看过纸牌屋,觉得像国务卿女士那样一集好好讲一个事件的方式也可以参考
作者: whyy (melody)   2020-06-14 01:25:00
制作单位还是有收视率迷思,希望自己的戏受欢迎,不相信由老男人当主角串全场的戏会受欢迎,所以喜欢加有的没有的。
作者: findme   2020-06-14 15:10:00
这部剧一开始的设计就有问题,集数/情节/人物的作为动机都处理得不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