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你
心得靠北长
以下防雷
。
。
。
。
。
。
。
。
虽然是一个穿越剧,不同的灵魂用着相同的身体来做不同的决定,但是我总觉得
要把俩俩的角色合并起来才是完整的,当然你也可以不同意我,反正这是私心得囉
在我的认知里,世界上的人大约可以分为三类,一个类别的人们,几乎/完全没
有想过自杀这件事情;另一个类别的人,自杀这个念头仿佛空气中的霉菌一般,即使看不
到,但是你知道他在你生命的各处,随时准备生根,在你人生的各种缝隙中钻出来那样的
声音[好想死] [要是死了就不用痛苦了吧]诸如此类的声音;当然第三种人就是在两者之
中,虽然也可能浮出过自杀的念头,但是可以像是丢弃发霉的面包一样,干脆的抹掉这样
的念头,继续生活。自杀之国这本书中开头写的一样,不想死的人不会懂想死的人的心情
,这是真的。事实上,我也是花了几十年才忽然发现,原来世界上竟然真的有完全不想自
杀,也没想过自杀的人。
但是这个剧本,绝对是想过自杀的那一类人写出来的,而且其中还非常精准的表
示出[想自杀]跟[完全不能理解自杀]这两类人的差异想法,
[你不要冲动,伤害自己不能解决问题。]
(想自杀的人几乎都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日积月累那个声音越来越大一直到某天被触发不
可收拾才看起来像是冲动,而且如果死了就终于
不用解决问题)
[你是一个好女孩,只要再给你自己一个机会,只要再努力一点]
(这些话就是标准的没想过自杀的人会说出的话,其实每一句都是利刃,一直努力当一个
好女孩但从来没有得到想
要的过,多讽刺,就算想给自己一个机会,别人有给过她机会吗?为什么每个人都认为自
杀的人就是努力不够呢?说不定她就是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的啊)
[这个世界不是没有人需要你,站在你面前的我就很需要你啊]
(但我希望需要我的人,不是你啊,我肚子饿你给我穿外套有什么用?)
[但是我想要的不是被拯救,我想要的是结束这一切]
(非常精准地写出想自杀的人的心情)
甚至最后,女孩已经自杀了,她的家人是这样下结论的
[我们一直在韵如身边,却没有发现,她心里面有这么深的悲伤]
(再次精准展现不能理解自杀的人的心态,其实那个不是悲伤,
是睁着眼睛却看不到光的绝望)
正因为剧本是真正能理解光谱两端的人的想法,能写出这么精准的台词和剧本安排是非常
让我佩服的,而且我一直觉得其实这些分裂的人是要整并起来看的
女主角:黄雨萱/陈韵如
大部分的人,都比较喜欢外向、活泼、开朗、竞争心强、可以一眼看穿的这些人格特质,
因此有这些特质的朋友也比较多,而那些较为内向、隐藏了很多心事、容易受伤、不擅交
际的角落生物,就活得较为艰辛。但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剧看起来,是隐喻著这两个看起
来那么不同的人,是一个人,就像是我们也都有着不同的面相,有些人,在经过社会的洗
礼,知道拿出开朗面具,戴上笑脸出门上班,就可以过得比较顺利,不管是谈恋爱还是谈
生意,很少人喜欢跟阴郁的人打交道。当我们带上开朗面具获得更多好处,被关在心中那
个小房间的自己,就会对不开朗的、内向的这些不受大众欢迎的特质更没有自信。因为不
讨喜,所以就都藏起来。有些人则是藏着藏着,藏到自己都忘记还有这些,但是在某些特
殊的时候,可能借由一首旧歌,一个画面,觉得隐隐疼痛著。但是人终究无法一辈子用着
假面具去爱人,陈韵如戴着黄雨萱的面具,但终究面具随着时间斑驳,渐渐露出真实的样
貌,还是终于等到那一句[请你,不要再用黄雨萱的表情看我]被恶狠狠的撕开了面具,再
也无法假装的开朗,也不用继续假装开朗了,陈韵如终究只剩下全部抹去重来的一线希望
,这也是黄雨萱的最后希望。只能够每个人回复成自己原来的样子,爱情才能从灰烬中获
得重生。如果他不爱妳原本的样子,再美的相遇最后都只会获得苦涩的结果。
男主角:李子维/王诠胜
我觉得这个角色也该是同一个人,很多的男人对于契尼可效应中的初恋情节,是到了成年
之后还在心头卡关的,青少年时期的初恋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获得善终,都会想着,要是
我当时这样做就好了,要是我当时那样做也许结果就不一样。这个剧干脆告诉你,就像蝴
蝶效应一样,并不是回到过去就会把结果弄得更好,也可能让事情更糟。而李子维用着王
诠胜的身体,获得了再爱一次黄雨萱的机会,想尽办法做最完美的情人,但是仍在关键时
刻弄拧了。我说的就是求婚的时刻。照黄雨萱的认知,王诠胜是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但
是在求婚这样重要的事情,王诠胜却做了一件错事,就是让所谓的专业公司去设计求婚过
程。黄雨萱是个责任感、事业心极重的女孩,刚好也是在冲刺事业的重要时刻,要赶上飞
机对当时的黄雨萱来说绝对是重要至极的事情,王诠胜却让求婚公司在这样的节骨眼安排
求婚,而且是在黄雨萱气急败坏的时候提出,黄雨萱赶飞机不跑才奇怪,这其实也是和前
面的一样,暗示著没有一个男人可以当作完美情人,不管是让你回到多少次过去,或者多
了解对方,都是不可能的,这个价值观在全剧都是贯穿的,我觉得这种细节安排的很棒。
即使我们再有心,再努力,很多的遗憾也只能是遗憾。
朋友:莫俊杰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莫俊杰是在整片中,唯一没有变换灵魂的年轻人。莫俊杰象征的是
不变的友谊,那些跟你一起经历过人生大风大浪,看着你从丑小鸭变成唐老鸭,还一样对
你忠贞不移的朋友,莫俊杰的人设是里面最干净执著的,他认定是朋友,再生气也是灌饱
自己就消气了,他认定是爱着的人,允诺只要是对方开心的事情他就会去做,即使要割开
爱人的身体和自己的心,他也一边大哭着一边去做。
反派:谢宗儒/谢芝齐
我其实也觉得这是一个人,但是心里住着无法控制的野兽(谢芝齐)。野兽可能代表着无法
自制的欲望、不可告人的奇怪想法,让人深深压制在礼貌逻辑之下的丑恶。这一面,每个
人都有,只是每个人的野兽有着不同的样貌,和不同的....大小。当然戏剧就是得把这只
野兽喂养到阿嬷养的那样大只,再放出来才会有张力。
家人:
我觉得陈韵如家人的设定非常耐人寻味,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陈韵如的家人就跟你的家人
,很像。每天都相处在一起,对彼此的生活习惯都非常了解,但是其实仔细的观察,常常
家人对你的了解可能不如朋友,真的有事情的时候,也只会跟朋友讲,跟朋友求助。
我觉得这整出剧真的非常精准,包含选角,台词,歌曲的使用(怀旧用五百打动老人,中
生代用八三么,新生代用孙盛希),就连剧设定"制作人麻怡婷曾说想制作一部“让人看了
不知不觉就掉下泪的戏”"也精准的达到了。选女主角让她在一群高中生中就是27岁的样
子,然后两个男主角年轻的要死,看起来完全无违和感,这选角根本神。整个剧组
的专业程度真的只能敬佩
写在最后
我很佩服那些愿意在写文章的时候,把自己最底层细腻的想法和心思都写出来的人,大部
分的时候,我是做不到的,但是要是你们在我字里行间看出了什么,拜托也假装没看到吧
。我也是那种喜欢带着黄雨萱面具的人之一